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调节原理是什么?有何优点? 

题目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的调节原理是什么?有何优点?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机炉协调控制的基本原理是在机炉单独调节、炉跟机或机跟炉的基本调节方案中,增加机炉间的协调信号回路,两者的调节相互协调,以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并使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
以炉跟机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仍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控制其调节阀的开度,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使汽轮机的功率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若主蒸汽压力变化在允许范围内,此信号不起作用;当主蒸汽压力的变化超过允许范围时,该信号将限制汽轮机调节阀的开度进一步变化。另外,将汽轮机的功率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汽轮机的功率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减缓锅炉燃烧调节的迟缓,使燃烧指令直接与汽轮机的能量需求相平衡。
以机跟炉为基础的协调控制方式,是在炉跟机或机跟炉两种基本调节方式的基础上,将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锅炉燃烧调节器,仍以主蒸汽压力变化为主调信号,而外负荷变化信号用于强化燃烧调节,以缩小机、炉调节对外负荷变化响应速度的差别。此时将外负荷变化和主蒸汽压力变化的信号同时引入汽轮机的调节系统,根据主蒸汽压力改变调节阀的开度(主蒸汽压力升高,调节阀开大),使汽轮机的功率变化,与外负荷的变化相适应,维持主蒸汽压力为设定值。而引入外负荷变化的信号,则使汽轮机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
单元机组的协调控制是解决大系统控制问题基本策略的具体运用。它采用分解与协调的基本方法,把系统分解成机、炉和其他辅机的若干个子系统,进行分块处理,求得各块达到最优控制。再从系统的全局出发进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求得各子系统之间的和谐,进而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最优控制。因此,既可加快锅炉的燃烧调节、充分利用主蒸汽系统的蓄热能力,提高机组对外负荷变化的响应速度,又可保证主蒸汽压力波动在允许范围内,提高单元机组调节的动态稳定性。同时,在协调中充分考虑控制对象的性能和相互间的影响,控制精度和可靠性都很高。另外,它把自动调节、状态监视、逻辑控制、联锁保护和报警显示等功能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具有多种控制功能,满足不同运行方式和不同运行工况控制要求的综合控制系统。由于采用分散处理,各控制器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整定和维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单元机组负荷调节的控制方式有几种?
单元机组负荷调节的控制方式有以下三种:
1)锅炉跟随汽轮机的负荷调节方式;
2)汽轮机跟随锅炉的负荷调节方式;
3)机炉协调的负荷调节方式(协调方式)。

第2题:

单元机组负荷凋节的控制方式有()种。

  • A、锅炉跟随汽轮机的负荷调节方式
  • B、汽轮机跟随锅炉的负荷调节方式
  • C、协调控制方式
  • D、手动方式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加热炉采用汽化冷却的是什么原理,有何优点?


参考答案:加热炉水梁等冷却构件采用汽化冷却,主要是利用水变成蒸汽时吸收大量的汽化潜热,使加热炉水梁等冷却构件得到充分冷却。加热炉采用汽化冷却时具有以下优点:
1)汽化冷却的耗水量比水冷却少得多。
2)用水冷却时,由于冷却水带走的热量全部损失,很难回收利用;采用汽化冷却所产生的蒸汽,可以很方便的用来供生产、生活等方面使用,甚至可以用来制冷和发电。
3)采用水冷却时,一般冷却介质为工业水,水质硬度较高,已在水梁等冷却构件上结垢致使冷却构件发生过热或过烧而损坏;采用汽化冷却冷却介质为软化水,既避免了结垢发生,又可延长冷却构件使用寿命。
4)炉筋水管采用汽化冷却时,其表面温度比水冷却时要高,对于减轻加热钢坯水冷黑印,改善坯料加热温度的均匀性有一定的好处。

第4题: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方式是怎光进行控制的?


正确答案: 在这种控制方式下,当外界负荷发生变化时,锅炉和汽轮机共同适应负荷的需要,共同保证参数的稳定。从某种意义上讲,锅炉和汽轮机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机组内部又是两个独立的对象。
当中央调度所发出的负荷指令发生了变化时,整个控制系统经过机炉协调主控制器对锅炉和汽轮机同时分别发出调节指令,平行地改变锅炉的给水、燃料、空气量和汽轮机的进气量,同时还根据主汽压力偏离给定值的情况,适当地限制进气阀的开度变化,且加强锅炉的调节作用。
在调节结束时,机组输出功率达到负荷要求功率,而主汽压力恢复给定值。这种控制能使单元机组尽可能快的适应负荷的变化,同时压力的变化范围也不大,因而使机组的运行工况比较稳定。这种协调控制方式综合了锅炉跟踪控制方式和汽轮机跟踪方式的优点,既能保证良好的负荷跟踪性能,又能保证锅炉的运行稳定性。

第5题:

单元机组负荷调节的控制方式有协调、()、()三种方式。


正确答案:机跟炉;炉跟机

第6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什么?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系统的特点是机炉联合起来共同适应负荷要求和保证机组稳定运行。

第7题:

单元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的顺序如何?


正确答案:在正常情况下,机组协调控制投入的顺序一般如下:①Ⅰ、Ⅱ级减温水投入自动;②给水投入自动;③炉膛负压投入自动;④送风投入自动;⑤燃料量投入自动;⑥锅炉主控投入自动;⑦汽轮机主控投入自动;⑧协调控制投入自动。

第8题:

单元机组自动调节有何特点?


参考答案:(1)单元机组不存在锅炉之间负荷分配的任务,调节系统比较简单;(2)在大型单元机组中由于增加了中间过热器,在低压缸之前,当主汽门突然开大时,汽轮机高压缸的出力相应迅速增加,而低压缸出力的变化比较迟缓有惰性和提高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要求出力能很快跟随汽门开度变化而变化,因此在开始时就将汽门多开大一些,这给调节带来困难;(3)外部负荷变动时调速系统动作,主汽压力发生变化,使锅炉调节系统相应动作,实现锅炉,汽机两个调节系统协调控制。

第9题:

SRAM记忆单元电路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它和DRAM记忆单元电路相比有何异同点?


正确答案:SRAM记忆单元由6个MOS管组成,利用双稳态触发器来存储信息,可以对其进行读或写,只要电源不断电,信息将可保留。DRAM记忆单元可以由4个和单个MOS管组成,利用栅极电容存储信息,需要定时刷新。

第10题:

机炉协调控制方式有何优点?


正确答案: 此种方式吸收了机、炉相互跟随控制方式的优点。当功率指令改变时,对机、炉设备及泵与风机的运行状态进行综合考虑,使各调节系统相互配合,以适应电网指令的要求。在此种方式下,主蒸汽压力波动较小,且动态反映较快,能适应电网调频的需要。此种方式适用于汽包锅炉和直流锅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