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题目

关于大气层中的臭氧正确的说法是()

  • A、只有臭氧层才有臭氧
  • B、臭氧在大气层中均匀分布
  • C、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阳辐射中的紫外线
  • D、臭氧层分布在对流层中,所以与人类关系很密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 )。


正确答案:D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故A项说法错误。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故B项说法错误。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到达暖层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所以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是一直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C项错误。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故D项说法正确。

第2题:

从地球表面到1000千米高空的区域称为大气层,大气层可分不正确的是()。

A.对流层

B.臭氧层

C.平流层

D.电离层


参考答案:B

第3题:

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下列关于大气层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大气层的厚度大约为700千米 B.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对流层 C.大气层的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D.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


正确答案:AC
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故A项说法错误。对流层的大气
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故B项说法正确。对流层和平流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到达暖层后,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所以大气层的气温并不是一直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故C项说法错误。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故D项说法正确。

第4题:

CFC中,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 )。

A.C原子
B.H原子
C.O原子
D.Cl原子

答案:D
解析:

第5题:

1995年1月23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确定从1995年开始,每年的9月16日为“国际 保护臭氧层日”,旨在纪念1987年9月16日签署的《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下列关于臭氧及臭氧层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氯氟烃类化学物质中的溴原子和氯原子会与臭氧反应
B.臭氧层是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一部分
C.臭氧层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紫外线和红外线
D.臭氧因为其味道臭,所以被命名为“臭氧”


答案:C
解析:
太阳光由可见光、紫外线和红外线三部分組成,臭氧层主要吸收短波紫外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吸收长波红外线,故C选项错误。

第6题:

臭氧层位于大气层中的

A. 平流层

B. 外大气层

C. 热层

D. 对流层

E. 中间层


答案:A

第7题:

下列关于大气层知识的描述正确的是:
A平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
B臭氧层空洞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植被被大量破坏
C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氧气,约占78.1%
D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平流层、对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答案:A
解析:
解析:
A项正确,因为平流层是地球大气层里上热下冷的一层,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上升。这一点与位于其下贴近地表的对流层刚好相反,对流层是上冷下热的,温度随着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项错误,因为氧层空洞的形成,在人为因素中,工业上大量使用氟里昂气体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之一;
C项错误,因为大气层含量最多的气体是氮气,约占78%,其次是氧气占21%,稀有气体占0.94%,二氧化碳占0.03%,水蒸气和杂质占0.03%;
D项错误,因为大气层由低到高依次是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暖层和散逸层。
故正确答案为A。

第8题:

氟利昂制冷剂中,对大气层中的臭氧层起破坏作用的是()原子。

A.氯

B.氟

C.溴


正确答案:A

第9题:

地球大气层是在地球引力作用下,大量气体聚集在地球周围,形成数千公里的大气层。下列关于地球大气层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

A.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
B.云、雨、雪等复杂现象主要发生在平流层
C.国际航班的巡航高度一般位于对流层
D.中间层臭氧含量较高,氮、氧含量较低

答案:A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地理。第二步,A项: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气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还存在大部分的固体杂质。故A项正确,B项错误。C项:飞机在平流层,C项错误。D项:中间层又称中层,是指自平流层顶到85千米之间的大气层,该层内因臭氧含量低,同时,能被氮、氧等直接吸收的太阳短波辐射已经大部分被上层大气所吸收,所以温度垂直递减率很大,对流运动强盛。D项错误。因此,本题选择A选项。

第10题:

地球大气层中的“臭氧”层对太阳的紫外线具有隔阻作用,哪类物质排放能够造成“臭氧”层破坏、变薄、甚至出洞?


正确答案:氟里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