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给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入院后第1

题目

患者因严重肺部感染入院,入院后给予广谱抗菌素控制感染,入院后第10天,患者发生腹泻,大便为水样便,偶见白色膜样组织,同时伴有腹痛和脐周压痛。患者可能的感染诊断?需要哪些检查支持诊断?是否属于医院感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89岁,因排尿困难入院,诊断为前列腺肿大入院,入院后给予留置导尿5天后,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你认为该患者泌尿系感染最直接的因素足

A.以上都不是

B.性别

C.卧床

D.留置导尿

E.年龄


正确答案:D

第2题:

患者张某,拟诊伤寒入院,入院后患者做肥达反应,两次的结果分别如下:入院后第4天结果,TH1:80,TO 1:80,TA、TB、TC 1:40;入院后第12天,TH、Tol:320,TA、TB、TC 1:40,则患者可以诊断为()
A.伤寒
B.副伤寒(甲型)
C.副伤寒(乙型)
D.沙门菌早期感染
E.回忆反应


答案:A
解析:
本题为应用题,考核对肥达反应的结果解释和在诊断伤寒及副伤寒甲、乙、丙中的意义。伤寒与副伤寒沙门菌含有O(菌体)抗原和H(鞭毛)抗原,它们感染人体后,会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其中0抗原为共同抗原,H抗原分为伤寒H抗原、副伤寒甲、乙、丙H抗原A、B、C.肥达反应系应用已知伤寒沙门菌0抗原和H抗原,副伤寒沙门菌H抗原A、B、C与患者血清进行半定量凝集试验。根据血清中抗体的凝集滴度及动态变化。用以辅助诊断伤寒或副伤寒的血清学方法。伤寒或副伤寒患者发病后2周,其血清抗体滴度明显增高,一般地区人群中0凝集滴度(TO)≥1;80,H凝集滴度≥1:60;或发病后期至恢复期0、H滴度较发病初期增高至≥4倍者,有诊断价值。本例肥达反应结果支持诊断为伤寒,而副伤寒H凝集滴度(TA、TB及TC)均低,且无动态性升高,可否定副伤寒。

第3题:

院内感染的界定是

A、患者入院24小时内

B、患者入院24小时后

C、患者入院48小时内

D、患者入院48小时后

E、患者入院72小时后


参考答案:D

第4题:

某男性患者,26岁,因高位小肠瘘1日入院,入院后经颈内静脉插管滴肠外营养液,两周后突然出现寒战、高热,无咳嗽、咳痰,腹部无压痛、反跳痛,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

  • A、高渗性非酮性昏迷
  • B、肺部感染
  • C、气胸
  • D、导管性脓毒症
  • E、咽部感染

正确答案:D

第5题: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确定为医院感染的时间要求是

A:入院1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D:入院7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E:入院1周后发生的感染

答案:C
解析: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第6题: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确定为医院感染的时间要求是

A.入院1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B.入院24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C.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D.入院72小时后发生的感染

E.入院1周后发生的感染


正确答案:C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第7题:

男性,46岁,因股骨粉碎性骨折入院。入院时无肺部感染的临床表现,5天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该病人的情况属于

A:医院感染
B:院外感染
C:院前现象
D:并发症
E:原发感染

答案:A
解析: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第8题:

患者男性,52岁。因骨折而入院,4天后出现肺部感染的症状和体征。该感染属于

A、医院感染

B、非医院感染

C、正常现象

D、并发症

E、社会感染


参考答案:A

第9题:

下列做法符合 15 日内二次入院的是()

  • A、 因肺部感染办理入院, 在院期间并发胸膜炎, 嘱其出院办理二次入院申请。
  • B、 因阑尾炎住院,无手术指征,经抗炎等对症治疗好转后出院;5日后又因腹痛诊断为急性阑尾炎入院。
  • C、 尿路结石患者经治愈后出院,3 天后因高血压收治入院。
  • D、 肺癌患者入院后住院费用较高,医生因费用问题嘱其办理出院后次日再办理二次入院。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对无明显潜伏期的疾病,判断医院感染的原则是()

  • A、入院8小时后发生感染
  • B、入院12小时后发生感染
  • C、入院16小时后发生感染
  • D、入院24小时后发生感染
  • E、入院48小时后发生感染

正确答案: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