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表水的特征是()

题目

地表水的特征是()

  • A、矿物质含量较低,易被污染,水量没有保证
  • B、水量丰富,水质浑浊度小,但易产生"富营养化"
  • C、水温恒定,细菌数很少,但盐类含量高,硬度大
  • D、水量小,易受污染,感官性状差,自净能力差
  • E、水质较软,含盐量较少,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自净能力相对较强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地表水体对矿床充水的作用主要取决于()。

A.地表水体和矿床的位置关系

B.地表水体与煤层间是否有可靠的隔水层

C.地表水体与矿区内含水层的关系

D.地表水体自身的特点


正确答案:ABCD

第2题:

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对超标的地表水体,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B.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期进行水质评价
C.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采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D.集中式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及特定项目

答案:C
解析:

第3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宁夏农田灌溉地表水耗水量高于其他省份

B.引黄各省(区、市)地表水取水量均高于地表水耗水量

C.陕西省居民生活地表水耗水量占该省总耗水量的比重高于山东省

D.地表水取水量最多的省份,其取水量占全河地表水取水量的比例不到20%


正确答案:C
 1.24/20.91=2.48/41.82>2.36/49.57.

第4题:

天然地表水有何特征?


正确答案: 天然地表水的杂质特征:天然地表水体的水质和水量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几乎各种污染物质可以通过不同途径流入地表水,且向下游汇集。地表水中按杂质颗粒的尺寸大小可分为悬浮物、胶体和溶解物质三类。以悬浮物形式存在的主要有石灰、石英、石膏和黏土及某些植物;呈胶体状态的有黏土、硅和铁的化合物及微生物生命活动的产物即腐殖质和蛋白质;溶解物包括碱金属、碱土金属及一些重金属的盐类,还含有一些溶解气体,如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等。除此之外,还含有大量的有机物质。

第5题:

(2016年)根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关于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原则的说法,错误的是()。

A. 对超标的的地表水体,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B.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期进行水质评价
C. 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采用综合指数法进行评价
D.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项目应包括基本项目、补充项目及特定项目

答案:C
解析:
水质评价原则
地表水环境质量评价应根据应实现的水域功能类别,选取相应类别标准,进行单因子评价,评价结果应说明水质达标情况,超标的应说明超标项目和超标倍数。
丰、平、枯水期特征明显的水域,应分水期进行水质评价。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地表水源地水质评价的项目应包括本标准中的基本项目、补充项目以及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选择确定的特定项目。

第6题:

土层表面以上有大面积的地表水体,从地表向下有两层土层,依次是透水层、不透水层。当地表水位升降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地表水位上升(下降),则土层自重应力上升(下降)
B、地表水位下降(上升),则土层自重应力上升(下降)
C、地表水位升降,透水层自重应力不变
D、地表水位上升,不透水层的自重应力下降

答案:B
解析:
透水层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其自重应力计算应采用有效重度。地表水位下降后,使原水位以下有效自重应力增大,地下水位上升后,使变动后水位以下有效自重应力减小;而对于不透水层,某点自重应力计算式中只含有透水层的饱和重度,透水层高度,该点以上不透水层的高度,不透水层的天然重度,由于地表水位变化并不改变这些参数,故不透水层自重应力始终不变。

第7题:

(2019年)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表水环境》(HJ2.3-2018),水文要素影响型建设项目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因子,应根据建设项目对地表水体水文要素影响的特征确定,湖库主要评价因子不包括()。

A.水温
B.径流过程
C.径流深
D.水量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地表水害探查的主要内容是圈定地表水害危险区。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9题:

下述一般情况下,地下水与地表水相比所具有的特点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

A.矿化度比地表水高
B.水温比地表水低
C.水量季节性变化比地表水小
D.净水工艺较地表水简单

答案:B
解析:
地表水温度变幅大。地表水温度某段时间高于地下水,某段时间低于地下水。

第10题:

地表水按水源特征可分为()和()两大类。


正确答案:封闭型;开放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