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现代生态畜牧业有哪些特征

题目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经历了哪些发展阶段?现代生态畜牧业有哪些特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畜牧业产业化的内涵和作用?


本题答案:(1)畜牧业产业化的概念: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即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照产加销、牧工商、贸工牧、产学研、牧工教一体化的要求,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科技为支撑,围绕区域性畜牧业资源优势和主导产业,优化组合各种生产要素,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实现畜牧业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济体制。
(2)畜牧业产业化的意义:
(1)有利于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
(2)可提高畜牧业的比较效益;
(3)有利于加速畜牧业现代化进程;
(4)有利于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5)有利于促进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和政府职能的转变;
(6)有助于畜牧业的科技进步

第2题:

畜牧业产业化(名词解释)


本题答案:是指畜牧业经济再生产过程中的产前、产中、产后等环节,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系统,实现布局区域化,生产专业化、经营规模化、服务社会化、管理企业化的新型畜牧业经营体制。

第3题:

全盟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暨现代畜牧业发展现场会提出的畜牧业“四化”是()

A、产业化

B、规模化

C、标准化

D、品牌化


【答案】ABCD

第4题:

什么是畜牧业现代化?畜牧业现代化有什么特征?


正确答案: 畜牧业现代化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装备畜牧业,实现对传统畜牧业全面的、根本性的改造,在生产条件、生产技术、生产组织和经营管理方面达到世界先进水平,能够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大幅度提高劳动生产率、畜产品的产出率和商品率。以最少的投资,使畜牧业生产达到高产、优质、高效、稳定、协调发展的目的。
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
1、装备现代化:用现代工业成果,先进的生产工具和设备装备畜牧业企业,实现装备现代化——机械化、电气化。
2、技术现代化:优良品种推广;无公害绿色饲料;
3、观念现代化:树立现代化经营理念
4、管理现代化:现代产业分工细致,必须有科学的管理才能保证效率。
5、人员知识化:在生产力诸要素中,劳动力是最活跃、最能动的要素,现代化的企业发展就需要知识型的劳动力才能支撑。

第5题:

什么是畜牧业产业化?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是什么?


正确答案: 畜牧业产业化又称畜牧业产业化经营,即畜牧业与其相关产业,为了共同利益,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以技术为支撑,以科学的方式组织和协调起来,实行一体化运作的经营方式。也就是贸工牧一体化经营。
畜牧业产业化的实质:将养殖企业与市场有机连接,根据市场需求,以畜产品为主导,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衔接,形成市场—中介组织—农户的产业化格局,将产前、产中、产后组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实行共担风险、均享利益的运行机制,使畜牧业纳入自我发展、积累、约束、调节的可持续发展的良性轨道,促进优质、高产、高效畜牧业的发展,加速畜牧业现代化的进程。

第6题:

畜牧业现代化的特点主要有哪些?


本题答案:畜牧业现代主要在生产手段、生产技术和生产组织三方面达到现代化的生产水平。其主要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装备现代化
(2)技术现代化
(3)观念现代化
(4)管理现代化
(5)人员知识化

第7题:

生态学的发展经历了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事件有哪些?


正确答案: 生态学10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5个阶段:
(1)生态学知识累积阶段(1866年前);
主要事件有:在中国长期的农业社会中就累积了像二十四节气这种实质反映气候与生物关系的知识,而且广为流传,成为指导农业生产的重要依据。
(2)个体生态学与群落生态学阶段(1866--1935);
主要事件有:1866年,德国动物学家海克尔定义了生态学,这就标志着生态学的产生。生态学产生以后便分化出植物生态学、动物生态学等学科分支。
(3)生态系统生态学阶段(1935—1962);
主要事件有:1935年,植物生态学的英美学派代表人物,英国植物生态学家坦斯列第一次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把生物与其环境看成是一个动态整体。1941年,美国科学家林德曼,发表了《一个老年湖泊内的食物链动态》的论文。她用确切的研究数据揭示了在食物链顺序转移中生物的数量关系。美国生态学家奥德姆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研究了遗弃农田的次生演替及生态系统的能流与物流。1952年,他出版了《生态学基础》一书,确立了生态系统生态学的地位。
(4)生态学向调控与工程方向发展阶段(1962--);
主要事件有:1962年,美国海洋生物学家卡逊写的《寂静的春天》,她的书是人类生态环境意识觉醒的标志。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64年开展以生态系统定量研究为重点的“国际生物学研究计划”之后,又于1971年组织了“人与生物圈”长期研究计划。中国于1972年加入这个研究。1992年的环境与发展大会制定了《保护生物多样性公约》、《气候变化公约》、《关于森林问题的原则声明》、《21世纪行动议程》、《里约热内卢宣言》。
(5)农业生态学发展的生态学基础;
主要事件有:意大利教授G.Azzi在1929年在大学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并在1956年出版了《农业生态学》一书,定义了农业生态学。1972年日本的小田桂三郎出版了《农田生态学》用到系统分析方法分析农田生态系统中的各种关系。之后也有学者出版关于农业生态学的书,且在各类生态学国际会议上农业生态学的内容越来越多。近年来,农业生态学在生态学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第8题: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生态畜牧业。

A.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B.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

C.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D.原始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本题答案:A

第9题:

提高畜牧业的效益,指的是提高()

  • A、经济效益
  • B、社会效益
  • C、生态效益
  • D、经济、社会、生态效益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我国生态畜牧业产业化的发展过程经历了()生态畜牧业。

  • A、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 B、原始畜牧业、传统畜牧业
  • C、传统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 D、原始畜牧业、工厂化畜牧业

正确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