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磷盐中磷利用率大小顺序依次为()。

题目

下列磷盐中磷利用率大小顺序依次为()。

  • A、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
  • B、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钙
  • C、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大多数作物缺磷的症状不太明显,主要是由于()

A.土壤中磷的浓度比较低

B.磷在作物体内移动性比较大,再利用率高

C.吸收氮素过多

D.根系吸收磷比较困难


正确答案:B

第2题:

牙骨质中无机盐成分以什么离子为主

A.钙和铁离子

B.钙和磷离子

C.磷和铁离子

D.磷和氟离子

E.钙和氟离子


正确答案:B
牙骨质与骨组织的组成相类似,但其硬度较骨和牙本质为低,所含无机盐约为重量的45%~50%,有机物和水约50%~55%。无机盐与釉质、牙本质中的一样,以钙、磷离子为主要,并主要以磷灰石的形式存在。

第3题:

植物中的磷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利用率较低。


答案:植酸磷

第4题:

农业生产的磷的输入输出平衡是怎样的?如何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


正确答案: (1)磷肥的输入。磷肥的生产、消费与磷矿的开采基本上是同步的。磷肥的生产量虽然只占土壤圈储磷量的65%,但由于磷肥主要施在表层,因此对表层土壤磷有重要贡献。
(2)土壤磷素寝室损失及淋失。土壤侵蚀是引起磷素损失的一个重要途径。土壤磷的淋失量相对较少。
(3)植物和动物吸收。植物吸收是土壤磷输出的主要途径。动物吸收的磷主要由植物中的磷沿食物链逐级传递与吸收。
(4)生物归还。据有关学者的估算,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中每年归还给土壤的磷素为11.0×107t。
提高农业的磷利用率并减少磷流失的措施主要包括有:
(1)推广应用新型高效的磷肥肥料。
(2)采用磷肥高效施用的技术与方法。包括因土施用;氮磷钾配合使用;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因作物施用;适期施用;粉碎施用;集中施用;分层施用;根外喷施;配施微肥;不与碱性肥料混施。
(3)选育与推广应用磷高效利用的作物品种。
(4)加强农业生态系统内的磷素循环。

第5题:

在好氧生化处理系统中,为维持微生物的营养平衡,在缺少磷元素的废水中通常加()来弥补磷的不足。

  • A、红磷
  • B、白磷
  • C、磷酸
  • D、磷盐

正确答案:D

第6题:

患者,男,36岁。血压持续增高1年以上,中度水肿,尿蛋白常(++~+++),管型(+),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请问应给予慢性肾炎患者下列哪一种饮食

A.高维生素、低蛋白质、低磷、低盐

B.高维生素、高蛋白质、低磷、低盐

C.高维生素、高蛋白质、高磷、低盐

D.高维生素、低蛋白质、高磷、低盐

E.低维生素、低蛋白质、低磷低盐


正确答案:A
慢性肾炎患者应给予低蛋白、低磷、低盐、高维生素饮食。应精选优质蛋白食物,因摄入蛋白质时常伴有磷的摄入,故限制蛋白入量后即达到低磷饮食的要求,此饮食可减轻肾小球内高压、高灌注及高滤过状态,延缓肾小球硬化和肾功能的减退。有水肿高血压的病人应限制盐(3g/d)的摄入。

第7题:

含磷废水的化学沉淀可以通过向废水中投加含高价金属离子的盐来实现。关于化学除磷,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 )

A.化学除磷药剂可采用铝盐、铁盐,也可以采用石灰
B.用铝盐或铁盐作混凝剂时,宜投加离子型聚合电解质作为助凝剂
C.采用石灰除磷时,所需的石灰量只与污水的含磷量有关
D.由于污水中成分极其复杂,故化学沉淀除磷需进行试验以决定实际投加量

答案:C
解析: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废水中碱度的存在,石灰的投加量往往与磷的浓度不直接相关,而主要与废水中的碱度具有相关性。典型的石灰投加量是废水中总碱度(以碳酸钙计)的1.4~1.5倍。

第8题:

慢性肾功能减退患者的饮食为

A.高热量、高蛋白、低盐、低脂

B.高热量、高蛋白、低磷、低盐

C.高热量、优质低蛋白、低糖、酌情低盐

D.高热量、禁蛋白、低磷、酌情低盐

E.高热量、高脂、低磷、酌情低盐


正确答案:C

第9题:

活性污泥法生化池停车过程中,操作顺序不正确的是()

  • A、先停进水,后停曝气
  • B、先停磷盐配制系统再停磷盐投加点
  • C、先调充氧量,后减少进水量
  • D、先停进水,后停回流

正确答案:C

第10题:

小麦麸中的磷主要是(),猪、禽对这种磷的利用率低。


正确答案:植酸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