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长肥育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以提高增重速度。若为了获得较好的胴

题目

生长肥育猪可采取自由采食方式,以提高增重速度。若为了获得较好的胴体瘦肉率,可在肥育后期体重达80kg左右时,控制日粮喂量(85%—90%)约2—3周,减少皮下脂肪沉积。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正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商品猪的肥育方式有()()()三种。


正确答案:阶段育肥;直线育肥;前高后低

第2题:

日增重一般指()至屠宰整个肥育期间的平均日增重。


正确答案:断奶

第3题:

根据肉猪的生长发育规律说明生长肥育猪采食量、增重速度和饲料报酬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1)体重的增长规律:在正常的饲料条件、饲养管理条件下,猪体的每月绝对增重,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而每月的相对增重(当月增重÷月初增重×100),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到了成年则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2)饲料:饲料对增重影响很大。一是饲料数量的影响,猪吃的多,生长快,如60斤的小猪,日食5斤精料可长2斤体重,吃4斤料,只能长1.4斤。当然过多也会造成浪费。另一个是饲料品质的影响,如小猪日粮中所含蛋白质水平和氨基酸的种类,比例是否完全平衡。如粗蛋白水平18%,比14%的增重快,同时用混合饲料比单一饲料喂猪增重快。
3)年龄:按单位体重的增重率计,年龄越小,增重速度越快,年公斤增重耗料越少。例如10公斤仔猪,每月增重7公斤,增重率70%,肉料比1:2.1公斤;80公斤的大猪,每月增重20公斤,重率只有25%,肉料比1:3.4,所以小猪阶段比大猪增重大,效益好。

第4题:

试述提高生长肥育猪生产力的措施。


正确答案: 评定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主要指标分为三部分,即生长速度、饲料转化率、酮体与肉质。
生长速度以日增重表示,单位是g/d,饲料转化率指生长、育肥期间平均每千克增重所消耗的混合饲料量,酮体与肉质则包括了屠宰率、膘厚、眼肌面积、瘦肉率、肉色、PH、系水力、肌肉大理石纹、熟肉率等。
主要措施有: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选择瘦肉型与兼用型猪种和脂肪型猪种相比,其对能量和蛋白质的利用率更高,增重快、耗料少、瘦肉率高。不同品种或品系之间进行杂交,利用杂种优势,是提高生长育肥猪生产力的有效措施。
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生长育肥猪起始体重受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的影响。提高仔猪的初生重和断奶重,能增强仔猪生命力,使其生长速度更快,断奶体重也更大,则转群时体重也越大,生长快速,育肥效果好。
3,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在限量饲喂条件下,提高饲料能力浓度和饲养水平,能提高生长育肥猪的增重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饲料中必需氨基酸的配比,能提高猪的肌肉生长速度。在饲料中添加适量的矿物质和维生素,能保证其充分生长。选择合适的粗纤维含量5%-8%,能影响其适口性和消化率。
4,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育肥方式,如“吊架子”或“一条龙”,均能提高育肥猪的生长。选择合理的饲养方法,自由采食法,增重快,沉积脂肪多,饲料转化率降低;限量饲喂法,饲料转化率改善,酮体背膘较薄,但日增重较低。前期采用自由采食法,后期采用限量饲喂法。同时,及时调整饲喂调制、饲喂次数、饮水、应用促生长剂、合理分群及调教、做好去势、防疫和驱虫,管理制度等,都是提高育肥猪生长的重要方面。
5,适宜的环境条件。生长育肥猪多为舍饲,猪舍的小气候是其主要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气流、光照、声音等物理因素,以及圈舍卫生,圈养密度、舍内有害气体、尘埃和微生物因素。这些都影响育肥猪的生长,必须适宜。
6,适时屠宰。主要有生长育肥猪的生物学特性和消费者对胴体的要求与销售价格两大方面因素决定。

第5题:

锌对肥育猪具有促进生长的作用,能提高氮的吸收和蛋白质的合成,改善食欲,对肠道中有害微生物有抑制作用。


正确答案:错误

第6题:

日增重一般指()至()整个肥育期间的平均日增重。


正确答案:断奶;屠宰

第7题:

舍内温度过高对猪只造成的影响()

  • A、采食量下降
  • B、饮水量上升
  • C、提高死亡率
  • D、降低日增重

正确答案:B,C,D

第8题:

试述提高猪肥育效果的主要技术措施?


正确答案: (1)选择优良品种及适宜的杂交组合;
(2)提高仔猪初生重和断奶重;
(3)适宜的饲粮营养水平;
(4)适当的饲养管理方法;
(5)适宜的环境条件;
(6)适时屠宰。

第9题:

根据大量研究,泌乳奶牛的最适温度为(),生长肥育猪的最适温度为()。


正确答案:17—20℃;15—27℃

第10题:

为了获取较瘦(低脂)胴体,在瘦肉型肥育后期常限制采食量,此时与自由采食相比,日增重降低,饲料利用效率也降低。


正确答案: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