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18岁,CT扫描发现脊柱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体骨质压迫吸收,

题目

男,18岁,CT扫描发现脊柱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体骨质压迫吸收,增强扫描肿瘤内可见低密度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椎旁血管瘤
  • B、椎旁神经纤维瘤
  • C、血肿机化
  • D、转移瘤
  • E、淋巴瘤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 最可能的诊断是()

  • A、脊柱化脓性骨髓炎
  • B、脊柱结核
  • C、脊柱转移瘤
  • D、多发骨髓瘤
  • E、嗜酸性肉芽肿

正确答案:B

第2题:

有助于鉴别脊柱结核与椎间盘脱出的征象是()

  • A、椎间隙狭窄
  • B、椎体骨质增生
  • C、椎间盘内信号不均
  • D、椎旁软组织肿胀
  • E、脊柱曲度异常

正确答案:D

第3题:

成人脊柱结核最多见的X线表现是( )

A.一般只影响单个椎体,椎间隙正常

B.椎体骨质密度增高,硬化,椎间隙变窄

C.椎体骨质疏松,脊柱呈竹节样融合

D.椎体边缘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增宽

E.一般影响多个椎体,椎体变形,椎间隙正常


正确答案:D

第4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成人的椎体结核和椎体肿瘤在X线片上的主要鉴别点是()

  • A、椎体破坏程度
  • B、是否有死骨形成
  • C、椎旁软组织肿块
  • D、椎体骨质疏松程度
  • E、椎间隙是否变窄或消失

正确答案:E

第5题:

男,18岁,CT扫描发现脊柱旁软组织肿块,邻近椎体骨质压迫吸收,增强扫描肿瘤内可见低密度区,首先考虑的诊断是()

  • A、椎旁血管瘤
  • B、椎旁神经纤维瘤
  • C、血肿机化
  • D、转移瘤
  • E、淋巴瘤

正确答案:B

第6题:

成人脊柱结核最多见的X线表现是()

  • A、一般只影响单个椎体,椎间隙正常
  • B、椎体骨质密度增高,硬化,椎间隙变窄
  • C、椎体骨质疏松,脊柱呈竹节样融合
  • D、椎体边缘破坏,椎间隙变窄,椎旁软组织阴影增宽
  • E、一般影响多个椎体,椎体变形,椎间隙正常

正确答案:D

第7题:

脊柱结核与转移瘤主要鉴别点是()

  • A、骨质破坏为主
  • B、椎间隙狭窄
  • C、椎体压缩变扁
  • D、椎旁软组织影
  • E、脊髓受压

正确答案:B

第8题:

成人脊柱结核区别脊柱肿瘤 X 线特点的有()

A. 椎体骨质破坏
B. 椎间隙狭窄,消失
C. 脊柱侧弯,后凸
D. 椎旁软组织影增宽

答案:A,B,D
解析:
脊柱结核常常涉及椎体或椎间隙,而脊柱肿瘤常常是椎弓根;因此脊柱结核常有椎体骨质破坏,椎间隙狭窄消失,椎旁软组织影增宽。而脊柱侧突这种属于肿瘤引起的。

第9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脊柱结核的X线表现不包括()

  • A、相邻椎体破坏
  • B、椎间隙变窄、消失、椎体融合
  • C、边缘性、虫蚀样骨质破坏
  • D、腰大肌影增宽,可有钙化
  • E、骨赘、骨桥形成

正确答案:E

第10题:

患者男,30岁,发热,乏力,食欲减退,腰部钝痛,且有腰部棘突压痛及叩击痛,腰椎平片示:L3椎体下缘及L4椎体上缘终板骨质模糊不规则,L3~4椎间隙正常,腰大肌增厚,腰部CT示:L3椎体下部及L4椎体上部溶骨性骨质破坏,之中可见散在细小钙化,邻近椎体骨质疏松,L3~4椎间隙正常,L3~4椎旁软组织肿胀。发生椎旁脓肿几率最高的是()

  • A、颈椎结核
  • B、胸椎结核
  • C、腰椎结核
  • D、胸腰椎结核
  • E、腰骶椎结核

正确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