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题目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1)高度腹胀。
(2)腹内压增加。
(3)呼吸困难(低氧、频率快)。
(4)心功能障碍(低排血量、血压↓)。
(5)下肢静脉滞留、栓塞。
(6)肾功能障碍(>15mmHg,少尿;>30mmHg无尿)。
(7)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治疗包括以下哪些内容()

A.排空腔内容物

B.尽可能排空腹腔内占位性损伤

C.改善腹壁顺应性

D.优化液体管理

E.优化全身/局部灌注


答案:BCD

第2题:

何谓"一个半综合征"?核间性眼肌麻痹的临床表现和病变部位有哪些?


正确答案:1.一个半综合征:因一侧脑桥侧视中枢和对侧已交叉过来的内侧纵束同时受累;致病变侧眼球外展和内收均不能,对侧眼球不能内收,外展时有水平眼震,即一个半综合征。
2.核间性眼肌麻痹:病变主要损害脑干的内侧纵束,故又称内侧纵束综合征.多见于多发性硬化、脑干肿瘤、炎症或血管病等。损伤时可出现下列临床表现:
1)前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视中枢与动眼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上行纤维受累.致患侧眼球不能内收,对侧眼球外展时伴有眼震.
2)后核间性眼肌麻痹:脑桥侧视中枢与外展神经核之间的内侧纵束下行纤维受累.致患侧眼球不能外展,对侧眼球内收正常.

第3题:

腹腔间室综合征(ACS)的诊断标准是腹腔内压力

A.15mmHg

E.>20mmHg


参考答案:E

第4题: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和治疗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患肢受挤压等受伤史。伤肢普遍肿胀,并有剧烈疼痛。筋膜间隙触之张力增高,有明显压痛;筋膜间隙内的肌肉被动牵拉疼痛,在前臂掌侧间隙,被动牵拉手指伸直时,有明显疼痛,大都不能完全伸直手指。在小腿胫前间隙,被动牵拉足趾跖屈引起疼痛,而在胫后深间隙则被动牵拉足趾背屈引起疼痛。肌肉活动障碍,在前臂表现为手指伸屈障碍,小腿表现为足趾背屈及跖屈障碍。通过间隙的神经干的功能障碍,感觉障碍早于运动障碍。血管搏动减弱至消失。
(2)治疗:采用制动,抬高患肢,20%甘露醇脱水,严密观察;对于有手术指征的应及时行手术切开筋膜减压,做好术后处理,促进患肢的恢复。一经确诊,早期应立即手术切开筋膜减压。

第5题:

简述筋膜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处理原则。


正确答案:(1)症状:疼痛、功能障碍。(2)体征:肿胀、压痛、肌肉被动牵拉痛、肢端苍白、无脉或脉搏减弱、毛细血管充盈差、皮肤感觉麻痹。治疗:(1)非手术治疗:抬高患肢、脱水治疗、解除外固定。(2)手术治疗:筋膜切开减压。

第6题:

简述前臂掌侧筋膜间室综合征临床表现。


正确答案:患者常有外伤史或肘部前臂受压史。缺血性疼痛是一普遍存在的症状,疼痛逐渐加重,当手主动或被动活动时疼痛加剧,疼痛部位在前臂的掌侧,手指常处于半屈曲状态以缓解疼痛,屈指无力。麻木是另一早期症状,只是由于剧痛而被掩盖。麻木、感觉减退和消失均为神经缺血的结果。其次是手指苍白、紫绀和发凉。受累的前臂掌侧皮肤红肿,屈肌变硬且有压痛。如果病人患肢被夹板或石膏管型固定,那么被动伸直手指,屈肌疼痛加剧,这是该症相当可靠的体征。晚期前臂掌侧筋膜间隙综合征患者形成典型的Volkmann缺血挛缩畸形,肘关节微屈,前臂肌肉萎缩,肌肉发硬,呈旋前位。腕关节掌屈,拇指内收,各手指的掌指关节过伸,指间关节屈曲,这种畸形即使被动活动也不能纠正。只有当腕关节掌屈时,手指才可被动伸直。

第7题:

患者男性,25岁,因高处坠落后致多发伤收住ICU,入院诊断有原发性腹腔间室综合征,你认为其引起原发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

  • A、骨盆骨折
  • B、麻痹性肠梗阻
  • C、腹腔内出血
  • D、颅脑外伤
  • E、休克

正确答案:C

第8题:

患者,男性,25岁。因高处坠落后致多发伤收住ICU,入院诊断有原发性腹腔间室综合征。引起原发性腹腔间室综合征最常见的原因是

A、骨盆骨折

B、麻痹性肠梗阻

C、腹腔内出血

D、颅脑外伤

E、休克


参考答案:C

第9题:

腹腔间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1)高度腹胀。
(2)腹内压增加。
(3)呼吸困难(低氧、频率快)。
(4)心功能障碍(低排血量、血压↓)。
(5)下肢静脉滞留、栓塞。
(6)肾功能障碍(>15mmHg,少尿;>30mmHg无尿)。
(7)SIRS:多器官功能障碍。

第10题: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疼痛:创伤后肢体持续性剧烈疼痛,且进行性加剧,为本征最早期的症状。至晚期,感觉消失,可无疼痛。
(2)指或趾呈屈曲状态,肌力减弱。被动伸指或趾时可引起剧痛。
(3)患室表面皮肤略红,皮温稍高,有严重压痛,触诊可感到室内张力增高。
(4)远侧脉搏和毛细血管充盈时间正常。若不及时处理,将发展成缺血性肌挛缩,其主要临床表现为:①由疼痛转为无痛;②苍白或发绀、大理石花纹等;③感觉异常;④肌肉瘫痪;⑤无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