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滤后原料油缓冲罐D102液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

题目

影响滤后原料油缓冲罐D102液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回炼油缓冲罐与原料缓冲罐之间跨线作用是()。

  • A、平衡压力
  • B、补原料油缓冲罐液面
  • C、补回炼油缓冲罐液面

正确答案:C

第2题:

影响回流罐液面的因素有哪些?如何调节?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回流温度的变化,将引起回流罐液面的变化。
2)回流泵或产品泵问题造成回流罐液面上升。
3)回流量或产品出装置量变化将引起回流罐液面的变化。
4)阀门失控,造成回流罐液面上升。
5)塔底加热量变化。
调节方法:
1)控制好回流温度。
2)应当启用备用泵,联系钳工修理。
3)改变回流量及产品出装置流量。
4)改付线控制,联系仪表修理。
5)稳定塔底热源。

第3题:

急停车后,脱硫系统原料油回收的方法是()。

A、经冷却后压回缓冲罐

B、不用冷却压回缓冲罐

C、经冷却后用油泵打回缓冲罐

D、直接向火炬线排放


参考答案:A

第4题:

稳定塔顶回流罐(D-302)液位影响因素有哪些,液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稳定塔操作压力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2)稳定塔顶回流量增加,回流罐液位下降;
3)不凝气的排放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4)液化气外送量增大,回流罐液位下降;
5)反应岗处理量加大和管反温度高,回流罐液位上升;
6)气压机放火炬,回流罐液位下降;
7)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由LIC-1307与FIC-1311串级调节液化气至双脱量来控制;
2)加强平稳操作,控制好稳定塔顶温度、压力和回流量;
3)联系反应岗和气压机岗平稳操作
4)及时联系处理机泵、仪表问题。

第5题:

回炼油缓冲罐液位的主要影响因素有哪些,怎样调节?


正确答案: 影响因素:
1)回炼油返分馏塔二层量变大,液位下降;
2)反应深度变大,液位下降;
3)回炼油去反应量增大,液位下降;
4)原料油变轻,液位下降;
5)处理量减少,液位下降;
6)分馏塔人字挡板温度上升,液位上升;
7)柴油馏出温度及塔顶温度上升,液位下降;
8)二中回流减少,液位下降;
9)二中回流返塔温度上升,液位下降;
10)二中段回流泵(P-206/1,2)故障或仪表失灵;
11)顶回流带水,液位上升。
调节方法:
1)正常生产时通过调节回炼油返分馏塔二层量(FIC-1206)和回炼油进反应量(FIC-1201)来控制回炼油罐液面;
2)联系反应岗位,控制合适的反应深度;
3)调节二中循环回流量(FIC-1209);
4)D-204液面过低,可通过补油线将回炼油或原料油补入,以防止泵抽空;
5)机泵故障时,应及时切换,仪表失灵尽快联系仪表处理。

第6题:

影响溶剂缓冲罐(D-20607)液位的因素,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①再生塔底液位波动:稳定再生塔底液位;②溶剂循环泵(P-20602/A.B.流量发生变化;稳定流量;③E-20603A-D,E-20604A.B泄漏造成液位上升;检查泄漏情况,停工处理。

第7题:

气压机出口分液罐(D-301)液面影响因素有哪些,液位如何控制?


正确答案: 主要影响因素:
1)出D-301的凝缩油量减少,D-301液面上升;
2)吸收塔吸收剂量增加,四个中段回流量增加,吸收温度过低,造成过渡吸收D-301液面上升;
3)D-301入口温度降低,D-301液面上升;
4)压缩富气量增加,D-301液面上升;
5)再吸收塔压力上升,D-301液面上升;
6)脱吸塔过度脱吸,D-301液面上升;
7)机泵故障,仪表失灵。
调节方法:
1)正常情况下D-301液面通过LIC-1302与FIC-1302串级调节凝缩油量来控制;
2)搞好D-301的物料平衡,根据入D-301物料量调节出料量;
3)油水乳化,可适当提高D-301液面,增加油水分离时间;
4)防止过渡吸收和过渡脱吸;
5)机泵故障,切换备用泵,仪表失灵应及时联系处理。

第8题: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持续走低可能是原料油过滤器堵塞。()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影响压缩富气分液罐液面的因素有()、()、压缩机出口前冷器,后冷却效果改变,()、()。


正确答案:粗汽油量变化;稳定汽油量变化;调节阀失灵;界面变化

第10题:

原料油缓冲罐液位指示失灵,判断其液位是否稳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进料泵出口压力稳定
  • B、反应进料泵出口流量稳定
  • C、原料油缓冲罐压控调节器输出信号稳定

正确答案:C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