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些选项有利于发挥符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承载力作用?()A、适当减小桩间距B、选择密实的砂土作为桩端持力层C、加大承台埋深D、适当增加桩顶变形

题目

下列哪些选项有利于发挥符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承载力作用?()

  • A、适当减小桩间距
  • B、选择密实的砂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 C、加大承台埋深
  • D、适当增加桩顶变形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哪些选项有利于发挥复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承载力作用?( )
A.适当增大桩间距 B.选择密实砂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C.加大承台埋深 D.适当增加桩顶变形


答案:A,C,D
解析:

第2题:

下列措施有利于发挥复合桩基承台下土的承载力作用的是( )。

A. 适当增大桩间距
B. 选择密实的砂土作为桩端持力层
C. 加大承台埋深
D. 适当增加桩顶变形

答案:A,C
解析:
考查桩基承台效应知识。

第3题:

桩基础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承台底土阻力的作用,指出可以考虑承台底土阻力的条件。()

A、桩端持力层为岩石

B、在软弱土层中的摩擦桩

C、承台底面以下存在高灵敏度软土


参考答案:B

第4题:

对于钻孔灌注桩成孔深度的控制要求,下列哪些选项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要求(  )

A. 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B. 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
C. 摩擦端承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辅,以设计桩长控制为主
D. 端承摩擦桩应以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控制为主,以设计桩长控制为辅

答案:A,B
解析:
A项正确,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6.2.3条第1款规定,摩擦桩应以设计桩长控制成孔深度。
B项正确,第6.2.3条第2款规定,端承桩必须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的设计深度。
CD两项错误,端承摩擦桩、摩擦端承桩必须保证设计桩长及桩端进入持力层深度,当采用锤击沉管法成孔时,端承摩擦桩桩管入土深度控制应以标高为主,以贯入度控制为辅,摩擦端承桩桩管入土深度控制以贯入度为主,以控制标高为辅。

第5题:

桩基承台下土阻力的发挥程度主要与下列哪些选项的因素有关?
(A)桩型 (B)桩距
(C)承台下土性 (D)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


答案:A,B,C
解析:

第6题: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计算基桩竖向承载力时,下列哪些情况下宜考虑承台效应?(  )

A、桩数为3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
B、桩身穿越粉土层进入密实砂土层、桩间距大于6倍桩径的桩基
C、承台底面存在湿陷性黄土的桩基
D、软土地基的减沉疏桩基础

答案:B,D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5.2.3、5.2.4条规定,A项为桩数少于4根的摩擦型柱下独立桩基,不考虑承台效应;C项承台底为湿陷性黄土,不考虑承台效应;BD两项需要考虑承台效应。

第7题:

在建筑桩基设计中,下列哪些选项不宜考虑桩基承台效应作用?( )
A.承台底面以下存在新填土
B.承台底面以下存在湿陷性黄土
C.桩端以下有软弱下卧层的端承摩擦桩
D.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岩的嵌岩桩


答案:A,B,D
解析:

第8题:

桩基础由( )和( )组成。

A.端承桩,承台

B.桩身,承台梁

C.端承桩,承台梁

D.桩身,承台


正确答案:D

第9题:

下列哪个选项的情况下,群桩承载力最宜取各单桩承载力之和 ()
A.端承型低承台群桩 B.端承型髙承台群桩
C.摩擦型群桩 D.摩擦型低承台群桩


答案:B
解析:

第10题:

以下关于承台效应系数取值的叙述,哪些符合《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的规 定?( )
A.后注浆灌注桩承台,承台效应系数应取高值
B.箱形承台,桩仅布置于墙下,承台效应系数按单排桩条形承台取值
C.宽度为1.2d(d表示桩距)的单排桩条形承台,承台效应系数按非条形承台取值
D.饱和软黏土中预制桩基础,承台效应系数因挤土作用可适当提高


答案:B,C
解析:
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表5. 2. 5可知,A项,后注浆灌注桩承台,承台效应系数ηc宜取低值;D项,对于饱和黏性土中的挤土桩基、软土地基上的桩基承台,承台效应系数ηc宜取低值的0. 8倍。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