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中含硫≥0.08%时,在不加[Mn]的情况下凝固时,在晶界产生

题目

钢中含硫≥0.08%时,在不加[Mn]的情况下凝固时,在晶界产生低熔点的共晶化合物Fe-FeS(熔点为940℃)、其熔点远低于轧钢、段造温度(1150℃左右)。因此热加工时在晶界处开裂称之为热脆。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碳含量在0.06-0.25%的钢在凝固时发生下列哪个反应()

A、包晶反应

B、共晶反应

C、析晶反应

D、共析反应


本题答案:A

第2题:

硫(S)在钢中的溶解度很小,在钢锭凝固过程中,硫聚集在()的部位。

A、最早凝固

B、最后凝固

C、冒口

D、靠近模壁


参考答案:B

第3题:

含硫较高的钢,在热加工过程易产生()现象。


参考答案:热脆

第4题:

当钢中含碳量大于()时,二次渗碳体沿晶界析出严重,使钢的脆性增大,强度()。


正确答案:0.9%;下降

第5题:

在钢液凝固过程中,氧将逐步以FeO形态析出并分布在钢的晶界上,从而降低钢的塑性及其它机械性能。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第6题:

钢水在凝固过程中,氧将以()形式析出,分布在晶界降低了钢的()和其它机械性能。


参考答案:氧化物、塑性

第7题:

钼能增加钢的硬度和韧性,但含钼量增加,降低导热能力和塑性,变形抗力增高。在加热的过程中,钼易与硫形成低熔点的硫化钼而呈网状分布于晶界,锻造时产生热脆性。()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8题:

当钢中含磷量偏高时,就有可能在原奥氏体晶界位置或铁素体晶界处出现复磷区域,这是造成钢在常温或低温时出现脆性的主要原因,这种现象称为钢的()

A.冷脆

B.热脆

C.蓝脆

D.氢脆


本题答案:A

第9题:

硫通常以()夹杂的形式富集在晶界上,引起()的热脆,显著降低钢的加工性能。


参考答案:MnS、钢

第10题:

当钢中含碳量大于()时,网状二次渗碳体沿奥氏体晶界析出严重,导致钢的脆性()、抗拉强度()。


正确答案:0.9%;增加;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