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

题目

食物中毒事件现场卫生学和流行病学调查内容包括()

  • A、采集可疑食物样品和患者生物样品
  • B、开展实验室检测,寻找病原物质
  • C、食物中毒诊断
  • D、按卫生局确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别,实施网报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食品卫生监督员执行公务时,对已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及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予以封存后,应立即做的工作是

A.进行流行病学和卫生学调查

B.采集样品送检

C.报告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达行政控制决定书

D.责令当事人保护现场

E.制作现场笔录


正确答案:C
食品卫生监督员执行公务时,对已造成食物中毒的食品以及有证据证明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予以封存后,应立即做的工作是报告所属卫生行政部门批准,送达行政控制决定书。

第2题:

不同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概述


答案:
解析:
急性化学物中毒事故发生突然,波及范围大,往往中毒人员多,且病情复杂,情况紧迫,必须立即展开应急救援工作,所以调查方案应以"预案"来制订,以便在事故发生时迅速做出反应。

第3题:

不同中毒事件的现场调查


参考答案:(一)急性苯中毒事故1.记录事故经过时间、地点、患者从事何种作业时发生事故。2.了解现场环境面积、通风、个人防护措施;工作场所空气中苯浓度。3.患者情况死亡人数、昏迷人数、有不适症状(主要神经系统症状)人数、有可能涉及的人数。4.记录已采取的救治措施。5.企业的职业卫生及安全管理及教育,既往急、慢性苯中毒发病情况。6.组织应急职业健康检查。目标疾病: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检查内容:(1)症状询问:重点询问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烦躁、步态蹒跚等酒醉样症状。(2)体格检查:内科常规检查、神经系统检查。(3)实验室和其他检查1)必检项目: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心电图、肝脾B超。2)选检项目:尿反-反式粘糠酸、尿酚、血苯。(二)急性亚硝酸盐中毒事件的调查1.现场处置人员的个体防护调查人员进入亚硝酸盐生产、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的食品加工、储存现场调查时,必须穿戴工作服、防护手套(一次性橡胶手套)、医用防护口罩(N95防尘口罩)。2.现场调查的内容(1)中毒事件相关场所的调查:调查对象包括中毒事件涉及的食品生产、加工至食用整个过程的各个场所。调查内容包括食品加工过程(包括使用的原料和配料、调料、食品容器、使用的工具),食品的分装、储存的条件等。(2)中毒事件相关人员的调查:调查对象应包括中毒患者、目击证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如饭店负责人、厨师、服务员、食品采购员等)。调查内容包括进食时间、进食物质、进食人数、中毒人数、中毒的主要症状、中毒事故的进展情况、已经采取的紧急措施,饮食的加工方法、食品的来源等。(3)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如某一地区反复出现此类事件,则调查内容还应包括现场周围是否同时有动物大量死亡,动物死前的症状表现,现场周围亚硝酸盐使用情况,居民的生产、生活习惯(如饮水、饮食等)。(三)一氧化碳中毒现场调查现场空气采样检测: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和(或)患者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浓度大于10%。一氧化碳的现场空气样品检测设备均带有采气装置,争取采集中毒环境未开放前的空气样品,必要时可模拟事件过程,采集相应的空气样品。检测方法可使用CO检气管定性或半定量测定,或使用不分光红外分析仪定量测定(参照GBZ/T160.28-2004,GB3095-1996。GB/T18204.23-2000)。(四)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的现场调查在执行救援任务时要特别注意加强对呼吸道及眼睛等暴露器官的个人防护。进入现场隔离区的医护人员,必须配备化学事故个体防护用品,包括相对或绝对封闭的防化学品的服装、手套及靴子,以及过滤式防毒面具(包括:配备各类滤毒罐)。在救治已彻底清洗后的中毒患者时,不必穿戴针对有机磷毒物的防护装备。1.对生产、储存、运输等过程中泄漏事故的调查现场调查人员进入事故现场前应首先找到事故发生单位的安全、卫生部门负责人,说明来意,获得同意和配合,初步了解事故概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地点、可能的毒物品种、中毒人数和抢救情况)。若事故现场尚未得到控制,则应对如何控制事故扩大、救助中毒患者脱离现场和救援人员的自身防护、设置隔离带、疏散人员等方面提出意见,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开展调查。如事故现场已得到控制,则开展以下调查:(1)向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人员了解该单位原料、产品和生产工艺过程及相关资料。(2)现场观察了解厂房结构、设备布局、化学物跑冒滴漏程度、通风防护状况。(3)、了解事故现场毒物或可疑毒物存在状态,并采集空气样品进行浓度检测;如现场浓度已被稀释,仍可测定用作评估参考,也可在事后利用模拟现场进行检测。(4)询问现场目击人员,以了解事故发生经过,是否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有否设备故障、有否违章操作,接触毒物的时间、地点、方式,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工龄,事故发生时的感觉和印象,主要症状、体征和抢救经过。(5)通过临床资料深入了解患者主要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临床诊断以及抢救经过。(6)采集患者的皮肤污染物、血液、尿液,测定有机磷原形或其代谢产物。2.对经口中毒事件的调查在接到中毒报告后,应尽快携带应急处理所需物品前往现场调查。调查的内容包括:(1)询问中毒患者及同餐进食而未中毒者进食的食谱,通过分析两组人员进食食物的差别,来确定可疑的中毒食品。(2)向中毒事故有关人员询问就餐的人数,食用食物的来源。(3)对可疑中毒食品的加工过程及其加工场所进行调查:①详细了解可疑中毒食品加工、制作的流程,分析可能存在或产生某种危害的加工操作环节及其危害发生的危险性。②检查食品的原(配)料及其来源,加工方法和储存情况。③现场周围环境和生活习惯的调查。3.中毒样品的采集与检测(1)采集样品的选择:中毒患者血液是首选采集的样品。如系经口中毒事件,应加采患者所服食品、呕吐物和洗胃液。另可根据中毒事件的流行病学特点和卫生学调查结果,确定现场应采集的空气、水或其他样品。(2)样品的采集方法1)空气样品:参见(GBZ/T160.76-2004工作场所空气有毒物质测定一有机磷农药。2)血液样品:使用具塞的抗凝试管盛放,采血量为5~10ml。3)呕吐物、固体食品和半流质食品:使用广口瓶或塑料袋盛放,采样量在50~100g。4)液体样品(血液除外):使用具塞或加盖的塑料瓶或桶盛放,采样量在100~200ml。(3)样品的保存和运输:所有生物样品采集后宜在4℃条件下冷藏保存和运输,如无条件冷藏保存运输,样品应在采集后24小时内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在冷冻条件下保存备份的样品3个月,以准备实验室复核。(4)现场快速检测方法1)血胆碱酯酶活性快速检测:纸片法。2)蔬菜、水果、粮食、茶叶、水及土壤中有机磷类农药残留量的快速检测:有速测卡法(纸片法)和酶抑制率法(分光光度法),具体操作见GB/T5009.199-2003。(5)实验室检测方法1)血液胆碱酯酶测定:定量检验主要用硫代乙酰胆碱-二硫双硝基苯甲酸比色测定法(WS/T67-1996,GBZ52~2002附录B)、自动生化仪测定法等。在进行中毒鉴定时,应采集静脉血检测。应首选全血ChE和红细胞AChE活性测定作为中毒指标,血清ChE活性测定主要用作接触的指标。2)生物材料中有机磷杀虫剂原形或代谢产物的测定:①血、呕吐物和洗胃液中有机磷原形测定:对急性中毒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帮助,常用带氮一磷检测器或火焰检测器的气相色谱法。②尿中有机磷代谢产物测定:主要用作接触指标,如接触对硫磷、甲基对硫磷和苯硫磷等后尿中对硝基酚含量增高,接触敌百虫后尿中三氯乙醇含量增高等。此外,大多数有机磷杀虫剂经代谢产生烷基磷酸盐或烷基硫代磷酸盐或烷基二硫代磷酸盐随尿排出,它们可用作反映近期和低水平的接触指标。常用气相色谱法检测。4.中毒事件分析确认的依据(1)中毒患者均有确切的有机磷杀虫剂接触史;(2)中毒患者出现以毒蕈碱样、烟碱样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临床表现;(3)实验室检查发现血ChE活性降低或血、尿中检出有机磷原形或其代谢产物。

第4题:

简述食物中毒的人群流行病学调查的内容。


正确答案: 1)了解食品中毒现场的基本情况:通过医务人员核实情况,患病人数、临床特点、就诊情况,患者病历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等。
2)制定病例定义(时间、地点、人群、临床、实验室、特异性药物、致病因子,疑似病例、可能病例、确诊病例),
3)开展病例搜索(聚餐名单、集体单位缺勤记录、集中入户、大范围就诊记录、市场流通发布预警信息、设立咨询热线);
4)统一调查方法,开展个案调查(基本信息、临床信息、饮食暴露信息);
5)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临床特征分析、时间、地点、人群,描述疫情的三间分布特点),初步判断事故可疑致病因素、可疑餐次和可疑食品;
6)分析性流行病学研究:根据调查的需要,进一步开展病例对照研究或队列研究。
7)采集病人的生物标本。

第5题:

食物中毒事故的流行病学调查是指()

  • A、现场流行病学调查
  • B、食品卫生学调查
  • C、实验室检验
  • D、以上都是

正确答案:D

第6题:

初步判断是否食物中毒,主要根据现场

A.卫生学调查资料

B.可疑食物调查资料

C.流行病学调查资料

D.病人自述的调查

E.潜伏期的调查资料


正确答案:C

第7题:

()承担卫生行政部门委托的食物中毒事件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标本采集和检测等工作,配合查明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经过,提出采取控制食物中毒措施的建议。

  • A、卫生监督机构
  • B、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 C、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 D、食安委

正确答案:B

第8题:

基层劳动卫生工作内容中不包括

A、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

B、制定有关的卫生标准和条例法规

C、职业流行病学调查

D、人员培训和宣传教育

E、对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人员的健康监护


参考答案:B

第9题:

请提出对急性职业中毒(食物中毒)本案作业场所进行劳动卫生学调查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事故发生时的劳动条件、设备运转情况、防护措施等;
2)生产工艺流程,了解存在哪些职业性有害因素;
3)对现场可疑毒物进行浓度检测并采集样品留实验室分析。

第10题:

现场流行病学调查主要有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了解病例一般情况、发病与就诊经过、家庭人员情况,家庭居住环境、家禽饲养情况,病例生活习惯、既往健康史、以及病例发病前后的暴露情况、活动范围及密切接触者。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