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论书,首重用笔,不知清初书家王澍对此有何论述?

题目

古人论书,首重用笔,不知清初书家王澍对此有何论述?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被称为“浓墨宰相、淡墨探花”的清代书家是()

A.刘墉、王文治

B.刘墉、梁同书

C.翁方纲、王文治

D.翁同和、王文治


参考答案:A

第2题:

有人说:“作书大要,可一言而尽之”,又说“书有六要”,不知何指?


正确答案: “作书大要,可一言而尽之”和“书有六要”,是朱履贞《书学捷要》提出来的。“大要”的一言就是:“笔方势圆。”什么叫“笔方势圆”呢?他解释说:“方者,折法也,点画波撇起止处是也。方出指,字之骨也。圆者,用笔盘旋空中,作势是也。圆出臂腕,字之筋也。”论述虽说精彩,但把方折之势归之于“指”的功效,未免美中不足。我们知道,“指”的作用是执笔,而不是运,把“指”和“臂腕”的作用连在一起来谈,看来是似欠妥当的。然而,他在接下来的阐发中,却又是很具精到见解的:“故书之精能,谓之遒媚,盖不方则不遒,不圆则不媚也。书贵峭劲,峭劲者,书之风神骨格也。书贵圆活,圆活者,书之态度流丽也。”很是被他发挥得妙。
至于“书有六要”说法的内容是什么呢?我们且听他道来:“一气质。人享天地之气,有今古之殊,而淳漓因之;有贵贱之分,而厚薄定焉。二天资。有生而能之,有学而不成,故笔资挺秀秾粹者,则为学易;若笔性笨钝枯索者,则造就不易。三得法。学书先究执笔,张长史传颜鲁公十二笔法,其最要云:‘第一执笔,务得圆转,毋使拘挛。’四临摹。学书须求古帖墨迹,抚摹研究,悉得其用笔之意,则字有师承,工夫易进。五用功。古人以书法称者,不特气质、天资、得法、临摹而已,而功夫之深,更非后人所及。伯英学书,池水尽墨;元常居则画地,卧则画席,如厕忘返,拊膺尽青;永师登楼不下,四十余年。若此之类,不可枚举。而后名播当时,书传后世。六识鉴。学书先立志向,详审古今书法,是非灼然,方有进步。”认为只有“六要俱备,方能成家”。如果“六要”各有缺失,其不足就是:“若气质薄,则体格不大,学历有限。天资劣,则为学艰,而入门不易。法不得,则虚积岁月,用功徒然。功夫浅,则笔画荒疏,终难成就。临摹少,则字无师承,体势粗恶。识鉴短,则徘徊古今,胸无成见。”从正面说到反面,交待可说是够详尽的了。另外,从“六要”的顺序看,他把“气质”、“天资”放在前面。把“得法”、“临摹”放在中间,把“功力”、“识鉴”放在最后,也是颇经斟酌而代表了他的思想倾向的。

第3题:

“读其书,颂其诗,不知其人可乎?是以知人论世。”的提出者是______。


参考答案:孟子

第4题: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选自王建《古从军》。()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明末清初哪位书家最著名(不少于4位)?


正确答案: 徐渭、张瑞图、黄道周、倪元璐、王铎、傅山、朱耷等。

第6题:

在书论方面,王澍还有别的论说没有?


正确答案: 在用笔、结字之外,王澍于用墨、临古、篆书、楷书、行书、草书、榜书等也多所论述。现择要介绍一二如下:在“临古”上,他有两个主张:一是“临古须是无我”,因为“一有我,只是己意,必不能与古人相消息”;二是从“专精一家,至于信手触笔,无所不似”开始,然后再“兼收并蓄,淹贯众有”,最后“自成一家”,否则只学一家,只能被“此家所盖,枉费一生气力”。在草书创作上,他认为写草书一定要“心气和平,敛入规矩,使一波一磔,无不坚正”,这样才算是不失掉“右军尺度”,如果稍一放纵,就会违背规矩改变正道,以致于“恶道坌出”了。基于这一认识,所以他认为米芾讥笑张旭、怀素的草书只好挂在酒店里头,“非过论也”。从辩证的高度,写下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却也是来之甘苦的。
在“论古”方面,他说魏晋人的书法“一正一偏,纵横变化,了乏蹊径”,不像唐朝人的“敛入规矩”而有“门法可寻”。至于他所说的“学魏晋正须从唐入”,看来却也并不完全一定这样。这又要我们灵活对待了。此外,他论古还认为“古人稿书最佳”,原因是写的时候“其意不在书”,这就常会出现“天机自动,往往多入神解”的效果。并举“右军《兰亭》,鲁公‘三稿’,天真烂然,莫可名貌”为例,也很是被他道出了些要妙。末了,他还说到“《争座》一稿,便可陶铸苏、米四家。及陶铸成,而四家各具一体貌,了不相袭。正惟其不相袭,所以为善学颜书者也”。说明善于学习古人,最后总得遗貌取神,才能开出自家面目,否则千人一面,只不过是奴书罢了。

第7题:

元代后期的隐士书家群是如何组成的?有哪些代表书家?并论述他们的品德特。


正确答案: 元代为异族统治时期,汉人职位地方低下,大宗文人有辱于夷狄之变,感慨极不得志,对国家失走信心,于是他们回隐山林,以求摆脱,正在艺术上,他们崇尚老庄思想,不受尘俗影响。元代初、中期,书坛受赵孟頫书风的影响,隐士一派书风被吞没,元初以来,作为南宋旧都的杭州,连续持续江南文化重镇的职位地方,太湖地区的文化也逐步繁荣起来,杭州文化圈与苏松地区的交换日益密切。元代后期,很多文人因避战乱,纷纷进吴,这些人的书风不受赵氏的影响,体现出一种越过物外、矫矫不群的精神采质,书法品德或怪异奇伟,或简淡静逸,成为元代书法不可忽看的一脉。
代表书家有吴镇、杨维桢、陆居仁、倪瓒四家最为典型。
吴镇草书受晚唐书家高闲的影响,所作草书颇有怀素之风,清俊流走,高逸拔俗。
杨维桢书法奇诡非凡,行草书中见章草笔意,刚健爽劲,同时以游离于汉晋书风之外。点画狼籍有浊世风,号称粗头乱服。其书法是对元代书坛崇尚晋唐书风的一次抗争与反判。
陆居仁,书法体现出一种散淡情怀,多得二王笔及怀素笔意,有冲和之风,中锋行笔时同渴笔,燥润相生,可见其心态的紧张与用笔的率意。
倪瓒的书法多见于题跋,以小楷见长,字形恰恰扁,以隶法进楷,深得魏晋人笔意。是元代隐士书法中高逸一派的典型代表。

第8题:

为什么说董其昌是晚明个解放思潮下的代表书家?并论述其“以禅吟书”论。


参考答案:正在明代晚期的中国书法史上,董其昌是一位行之有效的大众,他的文人画瞧点与南北宗论为中国画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正在书法史上,他开宗立派,构建云间派,正在吴门走向式微之际,使得苏南书坛再度双苏,为中国书法史揭开了簇新的一页,影响极其长远。董其昌正在少年时,就正在寻求突陈腐传统权利的束缚,从抱残守缺的营磊中摆脱出来,他擅长学习昔人,正在书法创作中极其流行笔法、墨法、结字与章法。以禅喻书是董其昌书学思想的核心,其中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淡说,淡是其书法审美的最高境界,是一种人格精神的体现,一种情的反映。其二是熟后求生说,字须熟后生,画须熟外熟。崇尚自然天趣,追求平常。其三是顿悟说,这是董氏将禅意融进书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他多次论述顿悟正在书法审美中的意义。正在书法上的南北宗思想,只是并未论述,由于他正在书法上推崇平常天真与绘画上的南宗的审美趣向是一致的。董氏还第一次提出了“晋人书取韵,唐人书取法,宋人书取意”的书法史瞧,成为书法史上的一个重要理论,后经冯班、梁献等回纳,影响长远。

第9题:

王清任对“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有何论述?


正确答案: 王氏云:“著书不明脏腑,岂不是痴人说梦;治病不明脏腑,何异于盲子夜行。”所以提出“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

第10题:

王铎作为晚明个解放思潮中的代表书家,你怎样理解他书法作品中的个特与双古思想的对立一致?


正确答案: 王铎终身极重临写《淳化阁帖》,多次放大临写,既为临作,又为创作,他以昔人笔法运自我情感。终身崇古、信古、仿古、双古,并正在晚明个思想解放影响下,充分革新精神。王铎的书法正在重看前人笔法的基础上特别重看作品中的“势”。因前人作品较小,而大幅巨制是明代中后期的时代特,王铎擅长将其拓大,且不失精微。其结字的欹侧多变和章法的腾掷激荡,均因势而生,形成一种风樯阵马的魄力。别的,他还擅长用墨,浓墨、渴墨的交替使用使得作品燥润相生,有时也使用涨墨,这些墨法有使用,克服了刻帖的局限,给作品增添了畅快之气。更赋于作品以一种新的精神内涵,正在方式上对前人的审美定式有了较大的冲破,与同期的晚明书家拉开开了间隔,王铎的出现,为晚明的书法增添了光耀的一笔,同时他也创造的继续了二王及米芾书风,成为中国书法史上进古出新的又一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