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说“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里是最基层的组织,所设

题目

顾炎武说“天下之治,始于里胥,终于天子”。里是最基层的组织,所设官吏最小,称为胥吏。这表明()①皇帝通过依靠层层官吏实现对全国的控制②各级官吏(包括胥吏)都直接对皇帝负责③包括胥吏在内的各级官吏拥有封地④官吏依靠皇帝授予的权力统治属下及其臣民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学者认为顾炎武的思想“不超出儒家政治的陈词滥调”,另一些学者则认为顾炎武提出了以制度保障民主的宝贵近代思想。以下顾炎武的言论中能用于论证后一种观点的是()

A.“夫治天下犹曳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

B.“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

C.“必使治天下之法具出于学校,天子不敢自为是非,而公其是非于学校”

D.“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参考答案:C

第2题: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  )。

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答案:C
解析:
A项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感,与题意不符;B、D两项体现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相互依存关系,但这种看法是为更好地维护君主专制统治,缺乏民主意识;天下为公体现了一定的民主色彩,故选C项。

第3题:

荀子说:“天不为人之恶寒也辍冬,地步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下列选项中包含的这里与之一致的是:

A.天行有常,部位尧存,不为桀亡

B.劈材不照纹,累死砍柴人

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正确答案:A
题干中荀子的说法表明万事万物发展变化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A选项与之相符;B选项是告诫人们要尊重客观规律;C与A选项都是强调量变导致质变。

第4题:

孟子说:“匹夫而有天下者,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这里,仲尼不有天下,是()

  • A、坚守天理的要求
  • B、顺应人心的体现
  • C、脚踏实地的考量

正确答案:C

第5题:

认为只有“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才能“天下治矣”的是()

  • A、黄宗羲
  • B、李贽
  • C、王夫之
  • D、顾炎武

正确答案:D

第6题:

明朝各州县及乡之里社所设立的审判组织是()。

A.申明亭

B.提刑案察使司

C.知县

D.知府


参考答案:A

第7题:

下列与“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价值取向相同的是()。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A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D
该题考查价值观,题干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体现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①③④体现的是集体主义价值观,符合题意,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体现的是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原理,与题意不符,故答案应选D。分析:考点1: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8题:

各级贵族占有土地的最基层单位是邑、里、书社。()


参考答案:正确

第9题:

“是故有里胥而后有县大夫,有县大夫而后有诸侯,有诸侯而后有方伯、连帅,有方伯、连帅而后有天子。自天子至于里胥,其德在人者,死必求其嗣而奉之。”将这段话与儒家的“大同”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比较,可以看出()是正确的。

  • A、这段话的思想与儒家的“大同”思想是一致的。
  • B、这段话的思想与墨家的“尚同”思想是一致的。
  • C、这段话的思想与儒家的“大同”思想和墨家的“尚同”思想都不一致。
  • D、这段话既强调了墨家的下级服从上级,上级服从天子的等级秩序,又有儒家的以德服人的思想。

正确答案:D

第10题:

明朝各州县及乡之里社所设立的审判组织是()。

  • A、申明亭
  • B、提刑案察使司
  • C、知县
  • D、知府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