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2003年9月13日报道,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负责人说,我

题目

新华社2003年9月13日报道,商务部产业损害调查局负责人说,我国运用法律手段,规范出口贸易、保护国内产业取得初步成效。自1997年颁布反倾销反补贴条例至今,我国对国外产品的反倾销案调查已有24起。我国进行反倾销()

  • A、违背市场经济的开放性
  • B、违背市场经济的竞争性
  • C、是运用WTO的相关规则,维护国家的经济安全
  • D、表明不能对外商实行国民待遇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新华社2011年2月28日报道,未来五年,中国计划建设新建保障性住房3600万套。()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2题: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的规定,以下有关调查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立案调查的决定,由商务部予以公告

B.涉及农产品保障措施的国内产业损害调查,由商务部进行

C.商务部可以自行决定立案调查

D.商务部应当将立案调查的决定及时通知世界贸易组织保障措施委员会


正确答案:B

第3题:

下列有关反倾销的说法,正确的有:

A.倾销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正常价格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市场

B.损害是指倾销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这与保障措施的损害规定是一样的

C.反倾销调查可以自下而上,由国内产业或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也可以由上而下,由商务部自主决定立案调查

D.倾销幅度低于3%后可终止反倾销调查


正确答案:C
   倾销是指在正常贸易过程中进口产品以低于其正常价值的出口价格进入我国市场,故A项错误。损害是指对已经建立的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或者产生实质损害威胁,或者对建立国内产业造成实质阻碍,此外,反倾销条例要求在倾销和损害之间要有因果关系,倾销进口必须是国内产业损害的原因。保障措施是在关税减让使得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导致进口国内相同产品或与其竞争的产品生产者受到严重损害威胁时,由进口国采取的消除或减轻该损害或损害威胁的措施,故与反倾销中的损害是不同的,故B项错误。反倾销的发起方式有两种,即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者有关组织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的书面申请,另一种是特殊情形下,商务部有充分证据认为存在倾销和损害以及两者之间有因果关系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故C项正确。终止反倾销调查的情形如下:申请人撤销申请;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存在倾销、损害或者二者之间有因果关系;倾销幅度低于2%;倾销进口产品实际或者潜在的进口量或者损害可以忽略不计的;商务部认为不适宜继续进行反倾销调查。故D项错误。

第4题:

甲、乙、丙中国企业代表国内某食品原料产业向商务部提出反倾销调查申请,要求对原产于A 国、B 国、C 国的该原料进行相关调查。经查,商务部终局裁定确定倾销成立,对国内产业造成损害,决定征收反倾销税。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倾销税的纳税人是该原料的出口经营者
B.在反倾销调查期间,商务部可以建议进口经营者作出价格承诺
C.商务部可以决定恢复反倾销调查,并可以对实施临时反倾销措施前90 天内进口的产品追溯征收反倾销税
D.商务部可以根据对倾销、损害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的调查结果作出初裁决定或直接作出终裁决定

答案:C
解析:
选项A 错误:反倾销税的纳税人为倾销进口产品的进口经营者。选项B 错误:商务部可以向出口经营者提出价格承诺的建议。选项D 错误:初裁决定确定倾销、损害以及二者之间的因果关系成立的,商务部应当对倾销及倾销幅度、损害及损害程度继续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终裁决定,予以公告。可见初裁和终裁是有先后顺序的。【点评】本题考核对外贸易救济中的反倾销措施。反倾销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学习中注意反倾销调查,申请人的资格、调查期限以及调查终止情形;注意临时反倾销措施与反倾销税的程序与期限。

第5题:

美国甲公司出口一批钢材到中国。中国部分公司认为该批钢材对我国相关产业造成了实质损害威胁,向商务部提请进行反倾销调查。经查,参与申请公司所占的市场份额达到总产量的55%,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的规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商务部不能发起反倾销调查,因为实质损害威胁不符合我国立法中关于损害的规定
B.如果该类钢材在美国境内也有销售,则应该以其在美国境内的销售价格确定该批钢材的正常价值
C.因支持申请的企业份额超过50%,所以商务部应该发起反倾销调查
D.即使没有商务部的申请,商务部也可以主动发起反倾销调查

答案:B,D
解析:
选项A错误。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7条的规定,反倾销认定中的“损害”包括三种情况,分别是实质损害、实质损害威胁和实质阻碍。题目中的实质损害威胁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选项B正确。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4条的规定,进口产品的同类产品,在出口国(地区)国内市场的正常贸易过程中有可比价格的,以该可比价格为正常价值。B项中同类钢材在美国的售价可以被用来确定正常价值。选项C错误。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17条的规定,在表示支持申请或者反对申请的国内产业中,支持者的产量占支持者和反对者的总产量的50%以上的,应当认定申请是由国内产业或者代表国内产业提出,可以启动反倾销调查。题目中的比例符合我国法律的规定,但要注意,即使符合要求,商务部也是“可以”而非应该启动调查。选项D正确。根据我国《反倾销条例》第13条和第18条的规定,反倾销调查的启动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应申请启动,第二种则是商务部主动发起。D项中的表述正确。

第6题:

新闻报道,泛指对社会上最近发生的事情的报道。根据这个定义,下列行为属于“新闻报道”的是( )。

A.新华社最新报道,去年流行的传染病又于今年春天同期复发

B."今后三天内将有一次大规模沙尘暴”,《新京报》一名记者如是说

C.某杂志刊登的一篇介绍人民公仆焦裕禄光辉事迹的报道

D.对近来深受人们欢迎的作家海岩的采访


正确答案:B

第7题:

进口中国的某类化工产品2015年占中国的市场份额比2014年有较大增加,经查,两年进口总量虽持平,但仍给生产同类产品的中国产业造成了严重损害。依我国相关法律,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2015)

A.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申请反倾销调查
B.受损害的中国国内产业可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
C.因为该类化工产品的进口数量并没有绝对增加,故不能采取保障措施
D.该类化工产品的出口商可通过价格承诺避免保障措施的实施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保障措施。AB项,《保障措施条例》第2条规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并对生产同类产品或者直接竞争产品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的,依照本条例的规定进行调查,采取保障措施。”第3条第1款规定:“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向商务部提出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B项正确,A项错误。
CD项,该条例第7条规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是指进口产品数量的绝对增加或者与国内生产相比的相对增加。”C项错误。与反倾销、反补贴措施不同,保障措施的实施形式包括临时保障措施(提高关税)和保障措施(提高关税、数量限制等),不包括价格承诺,D项错误。

第8题:

某外商2004年大量增加了对我国的电子产品的出口,使得国内的相同电子产品的行业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可以由我国电子产业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商务部申请保障措施

B.只能由在电子产业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向商务部申请保障措施

C.商务部在未收到相关利益人申请的情况下,不能主动立案调查

D.商务部在未收到相关利益人申请的情况下,可以主动立案调查


正确答案:AD
保障措施不同于反倾销、反补贴,其对申请人没有市场占有率的要求,只要申请人能证明进口产品数量增加,对生产同类产品或直接竞争的国内产业造成严重损害或者严重损害威胁就可以。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第2条。所以A是正确的选项。《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障措施条例》第4条规定:商务部没有收到采取保障措施的书面申请,有充分证据认为国内产业因进口产品数量增加而受到损害的,可以决定立案调查。所以D是正确选项。2004年国务院已将反倾销、反补贴和保障措施的行政主管部门由外经贸部改为商务部,条例也做了相应修改。

第9题:

2015 年 5 月,中国进口的钢材部件大量激增,商务部拟采取保障措施。有关保障措施的说法,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必须在进口的产品对国内产业造成实质损害时,反倾销措施才可采取
B.保障措施的调查只能是商务部依职权发起
C.商务部需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
D.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最长不超过 10 年

答案:C,D
解析:
A 错误。适用保障措施要求的产业损害程度重于反倾销或反补贴要求的损害程度,即严重损害而不是实质损害。B 错误。与国内产业有关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照保障措施条例,向商务部提出保障措施的申请;必要时,商务部在没有收到此类申请时,也可以立案调查。C 正确。商务部根据客观事实和证据,确定进口产品数量增加与国内产业损害是否存在因果关系。D 正确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不超过 4 年。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的,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可以适当延长,但一项保障措施的实施期限及延长期限,最长不超过 10 年。

第10题:

据新华社报道,中科院计算所研制成功我国首枚高性能通用微处理芯片?


正确答案: “龙芯1号”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