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八议”与“官当”制度。

题目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八议”与“官当”制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官当”制度始创于()

A.夏商周时期

B.秦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


参考答案:C

第2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发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下列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发展变化?
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
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
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


答案:A,B,D
解析:
。《北周律》是北周周武帝时修订的法典,又称为《大律》,在这部法典里,首创了流刑五等之制,为后世所沿用。但是《北周律》不是首次规定“重罪十条”,首次规定“重罪十条”的是《北齐律》。在《北齐律》里,北齐政权为了维护封建国家根本利益,集南北朝立法经验之大成,校正古今,锐意创新,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重罪十条”是对危害封建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把“重罪十条”置于律首,作为严厉打击的对象,增加了法律的威慑力量,选项C错误。

第3题:

下列哪些内容确立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法律制度?( )。

A.春秋决狱

B.八议

C.准五服以制罪

D.秋冬行刑


正确答案:BC
【考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
  【解析】春秋决狱和秋冬行刑属于汉代司法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体现了儒家思想纲常观念进一步体现在法律中,曹魏时期“八议”入律、“准五服以制罪”是《晋律》与《北齐律》中确立的制度。

第4题:

下列说法正确揭示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的发展变化的有( )。
A.《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 “官当”制度
B.《北周律》首次规定了 “重罪十条”
C.《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 “八议”制度
D.《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


答案:A,C,D
解析:
【详解】
“官当”是封建社会允许官吏以官爵折抵徒刑的特权制度。《北魏律》规定了公、侯、伯、子、男五等爵,每等可以抵三年徒刑等“官当”制度。《陈律》正式使用了 “官当” 一词。“重罪十条”是对危害统治阶级根本利益的十种重罪的总称,在《北齐律》中首次规定。“八议”来源于《周礼》的“八辟”,是对亲、故、贤、能、功、贵、勤、宾八种权贵人物犯罪后在审判上予以特殊照顾的制度。《魏律》制定时,“八议” 成为该法典的主要内容之一,后世的封建法典大都延续了这一制度。魏晋南北朝时期,立法活动频繁,《北齐律》包括名例、禁卫、婚户、擅兴、违制、诈伪、斗讼、贼盗、捕断、毁损、厮牧、杂律12篇,它将刑名与法例合为名例律一篇,起到了相当于刑法总则的作用。

第5题:

下列有关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
B.《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为封建制五刑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C.八议、官当、服制定罪和重罪十条都属于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重要表现
D.本时期首次确立了死刑复奏制度


答案:A,B,C,D
解析:
【精解】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引礼入律、礼律进一步融合的重要时期。故选B项.《曹魏律》和《晋律》都对刑罚制度进行了改革,故B项正确。本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有八议、官当、服制定罪、死刑复奏和重罪十条,故C项正确。三国曹魏时期首次出现了死刑复奏制度,该制度被晋、南北朝、隋、唐沿用。

第6题: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确立了允许以官职或爵位抵罪的法律制度,该制度称为()

A.官当

B.八议

C.赎刑

D.十恶


参考答案:A

第7题: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制度较秦汉时期有了较大发展,其中确立于这一时期并对后世影响较大的制度有、()
A.春秋决狱 B.准五服以制罪
C.八议 D.秋冬行刑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法律发展。“八议”、“准五服以制罪”是儒家思想在封建法律制度中的集中表现,《魏律》首立“八议”制度,《晋律》首立“准五服以制罪”制度。因此,本题的正确选项为BC项。

第8题:

中国古代的“官当”制度形成于()

A.夏商时期

B.春秋战国时期

C.秦汉时期

D.魏晋南北朝时期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下列选项中,属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儒家化的表现的有( )

A.重罪十条
B.八议制度
C.登闻鼓直诉制度
D.官当制度

答案:A,B,C,D
解析: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在汉律的基础上,加重了法律儒家化的色彩,主要表现是:准五服以制罪、官当制度、八议制度、重罪十条、登闻鼓直诉制度、死刑复奏制度等。

第10题:

简述魏晋南北朝时期公文制度制度
在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纸张已成为公文唯一载体等原因,产生了一系列公文制作制度
1.公文用纸制度,重要的是用黄纸书写,以防虫蛀,一般公文用白纸书写
2.卷轴制度,开则便于阅读,批答,合则便于携带,收藏,是公文形式的一发进步
3.用印制度,改用朱色水印
4.骑缝,押缝制度,根据纸制公文的特点,起到防止公文伪造,保证其真实性的作用
5.连暑制度,也称联署制度,即几位官员在同一公文上联合签署姓名,以表示对该公文内容共同负责
6.勾检制度,专门稽核皇帝和中央政府颁发的下行文,说明对公文的复核已有专门部门负责
7.帖敕,即由主持朝政的大臣在奏章后签署意见,做为敕命,批发判行8.一文一事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