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个ATP,琥珀酸可产生()个ATP。

题目

NADH经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可产生()个ATP,琥珀酸可产生()个ATP。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胞质NADH经α磷酸甘油穿梭后氧化磷酸化产生的ATP数是

A.1

B.2

C.3

D.4


正确答案:B
解析:①α磷酸甘油穿梭主要存在于脑和骨骼肌中。线粒体外的NADH在胞质巾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使磷酸二羟丙酮还原成α-磷酸甘油,后者通过线粒体外膜,再经位于线粒体内膜近胞质侧的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下氧化生成磷酸二羟丙酮和FADH2。磷酸二羟丙酮可穿出线粒体外膜至胞质,继续进行穿梭,而FADH2则进入琥珀酸氧化呼吸链,生成2分子ATP,因此,在这些组织糖分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H+可通过α磷酸甘油穿梭进入线粒体。②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主要存在于肝和心肌中。胞质中的NADH在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使草酰乙酸还原成苹果酸,后者通过线粒体内膜上的α酮戊二酸转运蛋白进入线粒体,又粒体内苹果酸脱氢酶的作用下重新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NADH进入NADH氧化呼吸链,生成3分子ATP。线粒体内生成的草酰乙酸经谷草转氨酶的作用生成天冬氨酸,后者经酸性氨基酸转运蛋白运出线粒体再转变成草酰乙酸,继续进行穿梭。因此,在这些组织糖分解过程中3-磷酸甘油醛脱氢产生的NADH+H+可通过苹果酸-天冬氨酸穿梭进入线粒体中。

第2题:

下列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能产生ATP
B.是体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C.可生成NADP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

答案:A
解析:
磷酸戊糖途径不能产生ATP,其主要意义是生成NADPH和磷酸核糖。

第3题:

1mol NADH + H+经交替氧化途径将电子传给氧气时,可形成

A. 4 mol ATP B.3 mol ATP C.2 mol ATP D.1 mol ATP


正确答案:D

第4题:

经呼吸链,每个NADH可产生()个ATP。


正确答案:3

第5题:

关于呼吸链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
A.NADH呼吸链是提供氧化磷酸化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
B.呼吸链的各组分是按标准氧化还原电位,由低到高排列的
C.电子传递方向从高还原电位流向高氧化电位
D.每对氢原子氧化时都产生2.5个ATP


答案:D
解析:

第6题:

当氢和电子经NADH氧化呼吸链传递给氧生成水时可生成ATP的分子数是( )。


正确答案:C

第7题:

有关ATP的描述,正确的是

A.体内合成反应所需能量均由ATP直接供给
B.ATP是生物界普遍的直接供能物质
C.脱下的一对氢经琥珀酸氧化呼吸链产生3个ATP
D.ATP由ATP酶催化合成的
E.ATP含有3个高能磷酸键

答案:B
解析:

第8题:

下列关于磷酸戊糖途径的表述,正确的是

A、不能产生ATP

B、是体内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

C、可生成NADP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

D、饥饿时葡萄糖经此途径代谢增加

E、可生成NADH,通过电子传递链可产生ATP


参考答案:A

第9题:

1分子葡萄糖经丁酸发酵可产生()个ATP,经丙酮丁醇发酵可产生()个ATP,经混合酸发酵可产生()个ATP。


正确答案:3;2;2.5

第10题:

底物脱下一对H,经NADH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经琥珀酸呼吸链氧化产生()分子ATP。


正确答案:6;6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