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荷兰风格派的创作主张和主要艺术成就.

题目

简述荷兰风格派的创作主张和主要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荷兰风格派是1917年在荷兰出现的几何抽象主义画派,以《风格》杂志为中心,因此得名。风格派拒绝使用任何的具象元素,主张用纯粹抽象的几何图形来表现纯粹的精神。在抽象化和单纯化的口号下,风格派提倡数学精神。其主要画家有杜斯伯格和蒙德里安。
蒙德里安创作的《红与黑》、《百老汇爵士乐》是这一画派较有影响的作品。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赵元任艺术歌曲创作的主要风格特征。


参考答案:

1、在独唱歌曲和多声部歌曲成就甚高。
2、作品鲜明的反应了“五四”时期的科学民主精神。
3、在音乐写作方面有重要的创新,在曲调写作和和声配置方面作了“中国派”的实验。
4、其作品旋律与歌词声韵、语调的结合尤为出色。他的音乐作品尤其是独唱和合唱曲代表中国20年代音乐创作的高水平。


第2题:

艺术创作者群体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成就显著,其创作实践和艺术成果也被人们认可,这就形成了( )

A.艺术风格
B.艺术流派
C.艺术思潮
D.艺术趣味

答案:B
解析:

第3题:

简述海顿的创作及艺术成就?


参考答案:

1、人物简介弗朗茨·约瑟夫·海顿(FranzJosephHaydn,1732-1809),奥地利作曲家,确立了交响曲、四重奏等体裁古典主义风格的典型范式。
2、代表作品海顿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作有108首交响曲、84首弦乐四重奏、20多部清唱剧和其他数量众多的作品。其代表作为:
(1)交响曲,代表作有:第31交响曲《号角》、第45交响曲《告别》、第94交响曲《惊愕》、第100交响曲《军队》、第101交响曲《时钟》、第103交响曲《鼓声》和第104交响曲《伦敦》等。
(2)弦乐四重奏,重要的作品有Op.64之5《“云雀”四重奏》、Op.76《“皇帝”四重奏》等。
(3)钢琴奏鸣曲,49首作品中较成熟的是第19首(D大调)和第46首(降A大调)。
(4)声乐作品,最突出的是他的清唱剧《创世纪》(1798年)和《四季》(1801年)。
3、艺术成就
(1)奠定了交响曲的结构形式,他在《“伦敦”交响曲》中,将四个乐章的性质和曲式最终确立下来:第一乐章,快板,奏鸣曲式;第二乐章,慢板或行板,奏鸣曲式或变奏曲;第三乐章,性格开朗幽默,带有三声中部的小步舞曲;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2)确立了弦乐四重奏的体裁特征,形成了与交响乐相同的四乐章模式,作品中音乐更富有变化,主题有了更大的扩展,织体摆脱了通奏低音的依赖,开始把大提琴放到旋律主奏乐器的位置,不只强调第一小提琴的作用,使四个声部更加协调平衡。
(3)创作了一批脍炙人口的作品,如交响曲《告别》、《惊愕》、《军队》;四重奏《云雀》、《皇帝》;清唱剧《创世纪》、《四季》。
(4)作品旋律朴素、和声明晰、结构匀称,音乐既明快、幽默、轻松,又不乏高贵的气质,呈现出古典乐派的理想境界,这些因素加上他在音乐上的贡献,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


第4题:

艺术创作者群体有相同或相近的艺术主张,代表人物成就显著,其创作实践和艺术成果也被人们认可,这就形成了()。

  • A、艺术风格
  • B、艺术流派
  • C、艺术思潮
  • D、艺术趣味

正确答案:B

第5题:

现代运动中荷兰艺术和设计运动中的(),提倡严格的审美观,创作中用原色,包括白色、灰色和黑色

  • A、艺术派
  • B、色彩派
  • C、构成派
  • D、风格派

正确答案:D

第6题:

风格派是活跃于()年间,以荷兰为中心的一场国际艺术运动。风格派艺术从立体主义走向完全抽象,对于20世纪的现代艺术、建筑学和设计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参考答案:1917-1931

第7题:

简述荷兰风格派运动的鲜明特征。


正确答案: 荷兰风格派具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将传统的建筑、家具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element)。
第二,把最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是,在新的结构组合当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性,即个体的整体中,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
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以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大多数的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
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几何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第8题:

举例说明“荷兰风格派”的艺术特征。


参考答案:

荷兰风格派运动是指1917年,荷兰在以《风格》杂志为核心的基础上,形成的以青年艺术家为成员的松散的艺术团体。它主要由以下四个方面的鲜明特征:
第一,将传统的建筑、家居和产品设计、绘画、雕塑的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为基本的几何结构单体,或者称为“元素”。
第二,把最基本的结构单体或元素进行结构组合,形成简单的结构组合,但在新的结构组合中,单体依然保持相对的独立性和鲜明的可观的,即个体的整体中,不因整体而失去个体的形态特征。
第三,造型与装饰艺术中,除了对称性外,非对称性是体现艺术效果的最有效手段。大多数的艺术家对非对称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运用。
第四,在造型上,非常特别地反复运用经济和结构,在色彩的使用上,重视基本原色和中性色。


第9题:

简述荷兰风格派家具的独特风格是什么?


正确答案:以抽象的“元素”作为组成作品的基本点,把传统的形态特征完全抛弃,变成最基本的几何结构,组成几何结构的单体,就是元素。不论绘画、雕塑、建筑、家具等等,都是元素组合的产物,而元素本身又可以一个单体存在。

第10题:

论述萨特的创作特征、文学主张和艺术风格。


正确答案: 创作特征:萨特存在主义文学的思想倾向,主要是表述存在主义的人学主张。文学与人学的结合,在这个流派身上,体现得特别明显。可概括为一个总论点和三个分论点。
总论点是“存在先于本质”。这是说世界上首先有人,有个人的主观性、有自由选择的行动,然后才能给人下判断,做结论。他认为人不是上帝创造的,没有先验的性善、性恶之分。每个人只能根据不断选择自己超越自己,给自己下定义,每个人都处在动态的行为选择中,所以,每个活人的存在,只是一种实现本质的可能性,即他并不能在结论性的意义上存在,只能在可能性的意义上存在。
三个分论点是总论点的具体化。萨特的作品大都是这些分论点的形象表述。第一,他的客体观是“自在的存在”。认为世界荒谬,人生孤独;第二,他的主体观是“自为的存在”,主张自由选择,不断选择;第三,他的责任观,是自由和负责相联系,自由选择必须承担责任。第一点是自由选择的客观条件。第二点是自由选择的核心内容。第三点是自由选择的基本依据。可见,自由选择的确是萨特人学的精髓。
文学主张:主张文学介入社会斗争,干预人类生活。首先,他认为创作是为阅读而设的引导。其次,他认为,阅读是引导下的创作。
艺术风格:第一,极限境遇。萨特十分注重境遇描写,他所谓的境遇就是人处在世界中所体现出的反感、恶心和孤独的环境条件。如短篇小说《墙》中的革命战士,面对的是被判死刑、等待枪决的荒谬世界。第二,自由选择的人物。萨特笔下的人物都是自由选择的正反面人物。如《苍蝇》中的厄勒克特拉,是一个自由选择在先,投降妥协于后,只作了一次选择的悲剧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