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我国商主体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

题目

分析我国商主体立法存在的问题及如何完善。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商主体立法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已基本上实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法律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商主体立法自然也如此,其存在的问题如下:
立法存在空白。商事关系极具复杂性,商主体立法难免要运用一些授权性规范。但如果所授权制定的法律并没有制定出台,没有相互衔接,就会形成法律真空,形成事实上的无法可依。我国商主体立法就存在这种现象,表面上立法如林,但实际上隐藏了许多立法的真空地带。
重复立法和交叉立法。现行立法既有按所有制划分的全民、集体、私营、合资和外资立法,又有按行业划分的工农商业的立法,不但不能覆盖所有企业,反而会造成不必要的重复规范,甚至相互矛盾,徒增立法和法律适用成本,而且严重影响了法律的协调统一和实效性。
差别待遇突出。我国商主体立法人为地为不同“身份”的商主体制造了许多差别待遇。例如内外资企业在设立上、资本制度上的差别待遇;公有制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享有许多优惠政策,公有制优于私有制企业,国有企业优于集体企业,外资企业优于内资企业等。这样不但不利于市场的良性竞争,还会导致商事法律适用的复杂性。
存在大量的规范性漏洞。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如其逻辑结构不完善,无论缺乏哪个环节,都构成规范性漏洞。这种问题在现行商主体立法中相当多,主要体现为缺乏法律后果,从而使得不少法定权利称为“空头支票”,许多法定义务难以强制执行。
完善建议:
清理商主体立法的逻辑线索,逐步确立以财产责任形式为标准的单一立法逻辑,淡化商主体的“身份”观念,即是要有计划地让所有制形式和外商投资形式的企业逐步淡出。
以财产责任形式为逻辑线索的商主体立法,亦应进一步实现其现代化与合理化,才能肩负此重任。例如尽快整合调整个人独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村承包经营户的法律,统一适用个人独资企业法调整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如何认识我国当前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应该怎样进一步加以完善?


参考答案:当前我国金融市场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间接金融和直接金融不成比例.我国间接金融一直占据金融的主导地位.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乡镇企业、集体企业等,资金力量都是极其薄弱的.财政投资力量削弱,直接金融又极其缺乏,它们的资金缺口只能依靠银行解决.这样,几乎所有风险都转嫁到银行身上.这种金融市场结构体系是不可取的,应该要经济实体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资金需求,外援资金不应超过一半以上.(2)资本市场发育不平衡.我国的短期资金市场或中期资金市场动员的资金被长期占用.这种状况在经济物价基本稳定状况下只构成潜在的威胁,一旦经济有较大波动或物价上涨较快,出现恶性通货膨胀,人们纷纷提走短期资金,就可能出现金融和经济危机.(3)金融市场利息机制僵化.一个成熟的金融市场,利率应该是放开的,通过利率的升降来调剂市场资金供求.我国一直实行的是法定利率,在很长时期内法定利率没有浮动.现在,虽然可以根据法定利率在一定幅度内调整,但还没有完全根据市场供求决定信用资金价格,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资金供求规律的要求.此外,金融市场仍未完全放开,金融垄断体制仍未被彻底打破;金融工具种类数量不多,且缺乏规范化;还存在着较浓厚的行政性管理色彩.对我国金融市场模式的思考与展望:(1)努力发展直接信用市场,改变直接信用和间接信用比例.根据我国市场经济体制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要求,直接金融市场要尽快得以发展并完善起来,这样市场经济才能走上正常的轨道.否则,国家或国家银行统包企业一切资金需求,实行无限制的资金供给制,我国金融市场绝对不可能发展起来,结构也不可能最终合理化.(2)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要合理配置.我国现有的金融市场基本上是短期市场或大部分短期加一部分中期市场.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资金需求很旺,大型长期性投资不足,使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关键项目处于十分困难的境地.今后,除适当扩大财政收入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例外,就是要尽力扩大长期金融市场,以解决长期资金投资不足的问题.(3)利率要有灵活性.金融市场的活力在于利率.今后,在创造市场投资条件的同时,应加强对利率的运用,使利率调整与储蓄投资变化相适应,使利率真正起到调节储蓄与投资的作用,影响市场资金配置;要以中央银行为核心,以同业拆借为代表,进行适当浮动,使利率市场化;特别是要使储蓄和投资形势的变化通过利率的调整来调控整个金融市场和经济的运行.(4)减少垄断,搞活金融市场.目前,我国金融市场独家垄断形势已经被打破,但在货币借贷市场上,分工垄断的局面并没有完全被打破.这一切都必须设法解决.

第2题:

沟通主体分析的根本是解决“我是谁”以及“我在什么地方”这两个问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第3题:

下列选项体现立法的法治原则的为()

A.一切立法权的存在和行使都应有法的根据

B.立法的准备、立法程序和立法完善的所有活动都由有权立法的主体进行

C.立法主体进行活动,其行为应以法为规范,行使法定职权

D.关于立法方面的法,在立法活动中应获得普遍服从


参考答案:A, C, D

第4题:

完善立法体制,有效解决部门辅助立法问题。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针对当前形势下我国立法体制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从以下( )方面对我国的立法工作进行改革与完善。

A.健全立法机关主导、社会各方有序参与立法的途径和方式

B.加强立法解释工作

C.深入推进民主立法

D.建立立法工作的监督问责机制


参考答案:ABCD

第6题:

简述如何完善我国的行政立法程序。


参考答案:(1)建立立法项目的必要性分析制度
(2)完善听证程序
(3)审议阶段建立行政立法责任制度

第7题:

中国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哪些问题?如何加以完善?


参考答案:A存在的问题:
(1)农民经营自主权的经常遭到侵犯
(2)耕地的细碎化与规模经营狭小
(3)集体经营功能弱化
(4)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
B如何完善:
(1)认真贯彻农业法和农村土地承包法,使农业家庭承包经营纳入法制化轨道
(2)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克服家庭承包经营的弱点
(3)培育和完善农业市场体系,为家庭承包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第8题:

论述我国行政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参考答案:(一)我国行政监督的现状:行政监督体系还不健全。监督法规不完善。专业监督的力量薄弱且人员素质不高。被监督者缺乏主动接受监督的自觉性。(二)完善途径:建立科学合理的行政监督机制:建立和健全行政监督的领导体制;保证专业监督部门独立行使职权;充实专业监督人员队伍;拓展人民监督的方式和途径;强化国家公务员的公仆意识。健全行政监督法制:加快行政监督方面的立法;健全监督保障制度和行政诉讼制度;保障监督主体的合法权益。 

第9题:

中国农业家庭承包经营中存在的哪些问题,如何加以完善?


参考答案:

问题:
①农民的经营自主权经常遭到侵犯(产权障碍);
②耕地的细碎化和规模经营狭小(规模障碍);
③集体经营功能弱化;家庭经营的企业化管理水平难以提高(管理障碍);
④农户进入市场遇到障碍(产业与市场障碍)。
解决:
①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②建立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行产业化经营;
③增强农村公共品的供给;
④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农业;
⑤建立健全农民的保障机制。


第10题:

分析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


正确答案: (一)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的特点:
1.归口登记和双重管理体制
2.分级管理体制
3.限制竞争原则
4.年度检查制度
5.财务监督非营利性约束;受赠财产支出比例约束;财务公开制度。
6.对公共事业组织的财政优惠
(二)我国公共事业组织立法中存在的问题:
1.公共事业组织单行法的缺失
2.立法权威性的缺失
3.实体法的缺失
4.立法内容的缺失
(1)公共事业组织行为规范的缺失。
(2)法律规范的操作性不强,漏洞过多。
(3)法律体系衔接不好,法律规范不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