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主张新诗的文体自由,用白话口语写诗,不受格律约束,直接引发了

题目

鲁迅主张新诗的文体自由,用白话口语写诗,不受格律约束,直接引发了“自由体诗”创作的热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1918年5月,鲁迅在发表了白话小说()和白话新诗《梦》《爱之神》后,一发而不可收,几乎同时开始了白话小说、白话诗和杂文的创作。


正确答案:狂人日记

第2题:

下面是关于“新诗”的一些说法,正确的项是()

  • A、现代诗歌的主流是“新诗”。
  • B、“新诗”是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诗体。
  • C、“新诗”打破了近体诗严格的格律束缚,创造了很多新样式,语言上运用现代白话。
  • D、“新诗”不必讲究格律,不必讲究押韵。

正确答案:A,B,C

第3题:

中国新诗是如何产生的。

A.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徐志摩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新月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新月集》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B.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郭沫若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女神》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女神》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C.从1914年到1917年年底,以胡适为代表一批文化先驱,领时代风气之先,开始有意识地用“白话”尝试诗歌写作,写出了一批“白话”诗。1917年2月,《新青年》刊出了胡适的白话诗8首,成为我国最早的一批“白话”诗作。以后《新青年》又陆续发表了刘半农、沈尹默等多位作者的一些白话诗,“白话”新诗写作渐为世人瞩目。1920年胡适的《尝试集》出版,直接引发了“白话”新诗的创作热潮,新诗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尝试集》也成为我国第一部白话新诗集。


参考答案:C

第4题:

现代诗歌是指民国以来的诗歌,其主体是用白话写作、以打破旧诗词格律为主要标志的新诗。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第一部白话新诗集是1920年()出版的《尝试集》

  • A、鲁迅
  • B、胡适
  • C、王国维
  • D、钱钟书

正确答案:B

第6题:

①新诗口语化大众化方向是正确的,但旧体诗的优点不能全部抛弃②诗之形式美在于顺应自然取法适中,音乐性则古今中外好诗皆同③主张新诗形式上绝对自由者,在摒弃旧体诗格律化之同时矫枉过正了,将诗的形式美和音乐性一股脑儿抛弃了④20世纪初,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新诗随之而兴起,挣脱了旧体诗束缚思想之清规戒律,涌现出《雨巷》《再别康桥》等名篇⑤诗是最美的文体,形式美和音乐性不可或缺。不过,旧体诗死板的格律化固然不对,新诗在形式上绝对自由也未必妥当⑥看来,新诗要能流传千古,还得在形武美和音乐性方面下功夫,把矫枉过正的过正部分回归原位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正确的是()。

A、④⑤②①⑥③
B、④①⑤②③⑥
C、④③②①⑥⑤
D、④⑥⑤②③①

答案:B
解析:
观察选项会发现四个选项首句一致。④句总领全文。在④句中谈论到胡适等人提倡白话文,新诗不断涌现。比较四个选项,可看出①句衔接④句最为紧密。①句中“口语化、大众化”呼应了④句中“白话文”,后通过转折,引出旧体诗也有优点,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验证B项,后文③⑥两句谈到“矫枉过正”这个问题,应捆绑在一起。⑥句由“看来”引导出结论,放在结尾总结前文。因此本题答案为B选项。
【知识点】语句排序

第7题:

开一代诗风,成为中国现代白话自由体新诗奠基作的是郭沫若的《()》。


正确答案:女神

第8题:

冰心主张写散文应该

A、白话文言化

B、用唐绝句写诗

C、朴实无华

D、中文西文化


参考答案:AD

第9题:

"五四"以来的新诗是指打破了旧诗词格律的白话诗。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新月派提出了新诗格律化的主张。


正确答案:正确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