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在那一年()

题目

大数据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是在那一年()

  • A、2012
  • B、2013
  • C、2014
  • D、2015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十七大首次将哪“三制”写进新党章。


正确答案:代表任期制、巡视制、党的常委会接受主委监督制)

第2题:

关于邓小平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82年党的十二大首次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命题

B.1987年党的十三大首次系统阐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C.1992年党的十四大首次把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写进党章

D.1997年党的十五大首次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


参考答案:A,B,C,D

第3题:

首次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进了宪法。( )


参考答案:正确

第4题: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二大首次把入党誓词作为一条写进了党章。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正式把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首次写进党章的是()。

A.中共六大

B.中共七大

C.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正确答案:B

第6题:

在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党首次把什么理念写进党的行动纲领?


正确答案:首次把生态文明写进行动纲领。

第7题:

“人权保障”被写进宪法是在哪一年?

A、1999

B、2002

C、2004

D、2008


参考答案:C
2004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通过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修正案,“人权保障”正式入宪。故本题答案为C项。

第8题:

1982年9月召开的党的()首次把入党誓词作为一条写进了党章。

A、十三大

B、十四大

C、十二大

D、十五大


正确答案:C


第9题:

近日,辽宁省省长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对外确认辽宁省经济数据在2011年至2014年被注入水分,存在大规模数据造假问题。对此,你怎么看?


答案:
解析:
在经济新常态的形势下,2016年我国GDP实际增速为6.7%,保持了较为平稳的增长,然而在全国大部分省份均实现增长目标的大背景下,辽宁省经济增速却全国垫底,甚至在2016年上半年出现了负增长,而近期曝光的经济数据造假事件,便是这导致辽宁经济增速断崖式下跌的核心因素。
  
  辽宁省的主要领导在面对带水分的经济数据造假面前,不遮丑,不护短,既是对自身的反省和鞭策,也对其他地区起到警示作用,这一点值得肯定。但是经济数据造假背后所暴露出来的扭曲的政绩观却必须引起各方面的足够重视。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可能都知道食品造假、药品造假、日用品造假···但大规模的政府财政经济数据造假却不多见,而其不良影响往往也是广泛且持久的。财政数据造假问题,一方面,其直接影响了中央对辽宁省经济形势的研判和决策,进而影响中央对辽宁的财政转移支出,经济健康发展和民生工程建设,降低民生保证能力;另一方面,大规模数据造假也将直接影响普通老百姓的“钱袋子”,因数据造假而要填补的巨大税收负担将直接转移嫁接在普通民众身上,是典型的“吹牛也要上税”,进一步加重了当地民众的生活负担,同时严重损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
  
  可见,经济数据造假无论是对上还是对下都有百害无一利,那这样的事情为什么还会发生呢?根源是对己有利。只要对己有利,则会“官出数据,数据出官”,在经济大环境承压的今天,在数据中注入水分,让数据更好看,可以换得上级部门的重视和提拔,何乐而不为呢?正是在这种扭曲的政绩观的驱使下,一份份看似漂亮的注水政绩单出炉了。
  
  因此,为了防范和杜绝类似的数据造假问题,一方面是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绩效制度,发挥制度的正向激励作用和反向惩戒作用,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和问责力度,保障数据质量,防范和制止数据造假;另一方面是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官员绩效考核制度,扭转部分官员不良的政绩观,培养健康的官场生态。

第10题:

首次把“任人唯贤”的干部路线写进党章的是()。

  • A、党的八大党章
  • B、党的十一大党章
  • C、党的十二大党章

正确答案: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