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脆弱带

题目

生态脆弱带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总体任务是( )。
A 强化资源开发监管和执法力度,促进脆弱区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B 建立健全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测、评估及预警体系
C 加强生态保育,增强脆弱区生态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D 全面限制有损于脆弱区生态环境的产业扩张, 发展与当地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从源头控制生态退化


答案:A,B,C,D
解析:
ABC 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中的总体任务。

第2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规划总体目标包括()。

A: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B: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C: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D: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

答案:D
解析:
依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目标中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适宜治理的土地得到不同程度治理;阶段目标是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100%,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

第3题:

海岸带是生态脆弱、灾害较多的地带


参考答案:

海洋处于陆地的最低处,地上人为过程和自然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最终都要进入海洋,海洋污染物的绝大多数又集中在近岸海域,这就使海岸带生态系统变得相当脆弱,极易失去平衡,海岸带是侵蚀作用最剧烈的地方,也是地质构造最活跃的地方,这里的地震频繁,火山活跃、风暴潮、寒潮、赤潮等灾害的发生频率高,对海岸带的资源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均产生较大危害。


第4题: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关于规划具体任务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根据生态脆弱区资源禀赋、自然环境特点及容量,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布局,重点发展与脆弱区资源环境相适宜的特色产业和环境友好产业
B、在全面分析和研究不同类型生态脆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成因、机制、机理及演变规律的基础上,确立适宜的生态保育对策
C、在全国生态脆弱典型区建立长期定位生态监测站,全面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网络体系
D、加强资源开发监管与执法力度,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严格禁止超采、过牧、乱垦、滥挖以及非法采矿、无序修路等资源破坏行为发生


答案:A,B,C,D
解析:
见教材P190。

第5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规划的具体任务有()。

A: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脆弱区生态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B:加强生态保育,促进生态脆弱区修复进程
C:加强生态监测与评估能力建设,构建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
D: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

答案:A,B,C,D
解析:

第6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提出的近期(2009—2015年)目标要求: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战略环境影响评价执行率达到(),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以上;生态产业示范已在生态脆弱区全面开展。

A:100%
B:90%
C:80%
D:70%

答案:A
解析:

第7题:

根据《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 ,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到( )年,在生态脆弱区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政策保障体系、生态监测预警体系和资源开发监管执法体系。
A 2010
B 2015
C 2020
D 2025


答案:C
解析:

第8题:

在区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中,可列为生态脆弱区的有()。

A:沙尘暴源区
B:石漠化地区
C:热带雨林区
D:山地平原交界带的山麓

答案:A,B,D
解析:
生态脆弱区主要包括:①处于剧烈退化中的生态系统,如沙尘暴源区、严重和剧烈沙漠化区,强烈和剧烈水土流失区和石漠化地区;②处于交界地带的区域,如水陆交界之海岸、河岸、湖岸岸区,处于山地平原交界处之山麓地带等;③处于过度的区域,如农牧交错带、绿洲外围带等。

第9题:

《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的规划目标是( )。
A 到2015年, 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 以上
B 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40% 以上
C 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D 到2020年, 生态脆弱区4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规划纲要》的规划目标是()。

A: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300以上
B: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新增治理面积达到40%以上
C:到2015年,生态脆弱区3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D:到2020年,生态脆弱区40%以上土地得到不同程度的治理

答案:D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