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题目

简述我国技术引进的基本方针和原则。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引进软件技术
2、进口关键设备
3、避免重复引进
4、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是( )。

A.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B.我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

C.我国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原则

D.我国对外政策的基本方针和首要任务


正确答案:D

第2题:

技术引进的原则是()、()、()。


正确答案:经济原则;技术原则;社会原则

第3题:

简述我国1985年颁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对于限制性商业条款的规定。


参考答案:

我国1985年颁布的《技术引进合同管理条例》规定,供方不得强使受方接受不合理的限制性要求;未经审批机关特殊批准,合同不得含有下列限制性条款:
(1)要求受方接受同技术引进无关的附带条件,如购买不需要的技术、原材料、设备或产品;
(2)限制受方自由选择从不同来源购买原材料、零部件或设备;
(3)限制受方发展和改进所引进的技术;
(4)限制受方从其他来源获得类似技术或与之竞争的同类技术;
(5)双方交换改进技术的条件不对等;
(6)限制受方利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产量、品种或销售价格;
(7)不合理地限制受方的销售渠道或出口市场;
(8)禁止受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引进的技术;
(9)要受方为不使用的或失效的专利支付报酬或承担义务。
1988年颁布的《实施细则》中进一不规定:
(1)未经审批机关批准,合同不得含有限制受方利用引进技术生产的产品出口的条款。但供方已签订独占许可合同的国家和地区,或者供方已签订独家代理合同的国家和地区除外。
(2)未经审批机关批准,合同中不得规定禁止受方在合同期满后继续使用技术的条款。


第4题:

简述在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决策时应考虑的因素。


正确答案: 首先,引进技术项目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1)技术的先进性;
(2)技术的适用性;
(3)技术的可靠性;
(4)技术的经济性。
其次,技术输出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五个方面:
(1)如果一个国家的投资环境较差,市场规模较小,或者企业缺少资金我、人力和经验等投资要素,企业应倾向于向该国企业转让技术。
(2)投资风险和技术秘密外泄风险的比较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
(3)技术的内部转移和外部转移成本比较是一个重要因素。
(4)技术的寿命周期长短是必须考虑的因素。
(5)政府政策和干预程度也是必须注意的。

第5题:

简述技术引进的内容。


正确答案: 购买专利、购买技术秘密、聘请技术专家、搜集技术资料、派人出国考察学习、进口技术设备等。

第6题:

简述我国现阶段的收入分配政策和防止收入差距扩大的基本方针。


参考答案:

收入分配政策: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防止收入差距扩大:保护合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限制社会各类人员之间收入差距的过分悬殊。


第7题:

简述技术引进的含义和基本内容。


正确答案:技术引进就是一个国家通过各种途径,从外国取得先进的科学技术,它是技术转让过程中引进方的活动。
(1)通过国际技术贸易,以引进专门知识(如产品设计知识、工艺知识、测试方法、材料配方等)为重点,取得制造技术,其中也包括引进必要的作为翻版、消化、改革用的样机等。
(2)通过广泛的技术交流、合作及各种跨国的学术交流活动,做到引进国外新的学术思想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并举。
(3)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充分发挥所引进的先进技术的作用,做到引进技术知识与引进管理知识并举。
总之,技术引进不外乎两点:一是以样机产品形式体现出来的引进;二是以制造技术形式体现出来的引进。

第8题:

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

A.是我国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B.它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

C.是治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D.是我国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


正确答案:ABD
解析: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是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是我国所有公安业务工作都必须遵循的共同指导原则,它反映了我国公安工作的重要特色和优势。故选ABD。

第9题:

军事思想的内容:军事哲学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观、()的认识论和方法论;军事实践基本指导原则问题,主要内容有战争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军队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国防建设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等。

  • A、经济问题
  • B、军事问题
  • C、思想问题
  • D、战略问题

正确答案:B

第10题:

简述我国规范分配秩序的基本方针?


正确答案: 规范分配秩序的基本方针是:国家依法保护合法收入,取缔非法收入,整顿不合理收入,调节过高收入,保障最低收入。
第一,要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制度,推进个人收入的公开化、货币化和规范化。
第二,要区别合法收入与违法收入、合理收入与不合理收入,实行不同的政策。
第三,整顿不合理收入,对凭借行业垄断和某些特殊条件获得个人额外收入的,必须纠正。
第四,通过税收手段调节过高收入。
第五,落实对收入过低者的扶持、救助,实行最低保障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