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时期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达2年之久的人是()

题目

“五·四”时期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达2年之久的人是()

  • A、孟禄
  • B、杜威
  • C、推士
  • D、克伯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我国演讲学的起步期是()

A.春秋战国时期

B.五四时期

C.隋唐五代

D.清末明初


参考答案:B

第2题:

定居美国的英国籍夫妇马克和琳达,拟来华共同收养儿童。依中国相关法律规定,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 )

A.马克和琳达必须共同来华办理收养手续
B.马克和琳达应与送养人订立书面收养协议
C.收养的条件应适用中国法和美国法
D.若发生收养效力纠纷,应适用中国法

答案:B,C
解析:
本题考查涉外收养的程序收养的法律适用。A错误,《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8条规定,夫妻共同收养的,应共同来华办理收养手续:一方因故不能来华的,应书面委托另一方。B正确,《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子女登记办法》第9条规定,外国人来华收养子女,应与送养人订立书面收养协议。C正确,《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第28条规定,收养的条件和手续,适用收养人和被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收养的效力,适用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法律。关于收养的条件,本题收养人夫妇的经常居住地美国,C正确。关于收养的效力,收养时收养人经常居所地为美国,并不是中国,因此,D选项称“应适用中国法”不正确。

第3题:

我们聘请的外教来华讲学是服务贸易中的境外消费方式()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

第4题:

通过《马关条约》强占我国台湾达50年之久的国家是(  )。


A.美国

B.日本

C.俄国

D.德国

答案:B
解析:
甲午中日战争以中国的失败而告终,1895年4月,李鸿章和日本政府代表伊藤博文在日本马关签订了《马关条约》,内容之一就是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第5题:

1919年5月,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代表人物 ( )来华讲学,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随之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潮。

A.柏克赫司特
B.杜威
C.孟禄
D.华虚朋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查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中国的传 播情况。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说因民国初年蔡 元培的介绍而与中国教育界见面,其后逐渐对中 国教育产生影响。1919年5月,实用主义教育哲 学的代表人物杜威来华讲学,在中国驻留两年, 实用主义教育思想遂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教育思 潮,杜威教育学说的一些基本命题,如“儿童中 心”“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在做中学”,一 时充斥各种报纸杂志。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在相 当程度上满足了中国社会要求改革传统教育、教 育救国的愿望,对中国教育理论和实践都产生了 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第6题:

“五·四”时期美国教育家来华讲学达2年之久的人特是()

A、孟禄

B、杜威

C、推士

D、克伯屈


参考答案:B

第7题:

1919年,著名教育家(  )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凯洛夫
B.桑代克
C.克伯屈
D.杜威

答案:D
解析:

第8题:

请教:教师资格考试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

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把教学过程概括为:困难、问题、假设、______、结论的五步,简称五步教学法。


验证

第9题:

“五四”运动前后,著名教育家( )来华讲学,此后西方教育学说在我国广泛传播开来。

A.桑代克
B.盖顿
C.杜威
D.克伯屈

答案:C
解析:
“革新”运动的高潮在“五四”运动前后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是美国的实用主义教育思想,其代表人物是杜威。

第10题: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中国古代教育内容“四书”“五经”,以柏拉图为代表的西方教育家构筑的支配欧洲教育长达1500年之久的“七艺”课程体系,它们的主要出发点在于培养统治阶级所需要的人才,虽然这个时期也有其他学习方式的存在,但接受式学习是其主要的学习方式。


正确答案: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