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农业?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题目

什么是农业? 试分析农业的根本特性。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如何振兴农村经济?


参考答案:我国是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这决定了农业始终是我国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自立的基础,农业和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根本问题。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位。因为:首先,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中国农业要保证十多亿人的吃饭问题;农业为工业提供原料,农产品是重要的出口商品;农村是工业品的重要市场;农业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将为发展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等。其次,现实生活中,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关系到本世纪末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和社会稳定。因为,生活水平达到小康,很重要的是这80%的人口能不能达到,中国稳定不稳定,也看这80%稳定不稳定。最后,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如果得不到加强,它将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因而,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
如何发展农业?邓小平强调指出要靠政策和科学。政策,主要解决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我国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农村展开,给农民自主权、给基层自主权,这样一下子就把农民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把基层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面貌就改变了。因此,振兴农村经济必须长期稳定和完善家庭承包经营制,建立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逐步壮大集体经济实力。理顺工农产品的价格,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是科学解决问题。因此要实施科教兴农,把农业发展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转变,推进农业的产业化和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振兴农村经济,还必须增加对农业的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第2题:

试分析新中国的农业税制演变。


参考答案:

(1)1949-1958年:新解放区建立统一的农业税制度、老区沿用原来税法的时期。1949年,广大新解放区虽然都征收了农业税(公粮),但征税办法不统一,许多地方还未来得及建立正规的农业税制度。建国初期,形成了新老解放区区域性相对统一的两类农业税制。
(2)1958-1999年:全国农业税制度统一的时期。这个时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58-1978公平合理负担,鼓励增产,统一税制与因地制宜相结合,简便征收、方便群众等农业税政策原则。1958年,农业税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新中国统一的农业税制度正式形成。1979-1982年是实行农业税起征点、减轻贫困地区农民负担的第二阶段。这一政策对帮助农民休养生息,促进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1983-1999年是开征农业特产税和稳定农业税负担的第三阶段。
(3)2000-2006年:农村税费改革时期。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年到2003年,按照“减轻、规范、稳定”的原则,正税清费,逐步取消专门面向农民征收的各种税费,减轻农民负担。第二阶段从2004年到2006年,主要是按照“多予、少取、放活”方针,逐步取消农业税。


第3题:

试分析农业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


参考答案:

在农业技术经济范畴中,技术效果是经济效益实现的基础和前提,只有取得一定的技术效果,技术方案、技术措施和技术制度的应用,才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同时,经济效益又是技术效果的最终表现,二者的关系十分密切。技术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可表现为一致性,也可能表现为矛盾性。


第4题:

试分析农业的本质特征。


正确答案: 农业的劳动时间与生产时间不一致;农业面临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土地是农业中特殊的生产资料。

第5题:

试分析农户在农业投资中的行为方式。


参考答案:

①农户是市场中的一个理性主体;②农户资金在生活和生产上的分配;③农户自有资金和外部资金的均衡;④农户资金在农业和非农业之间的分配。


第6题:

试分析农产品交易特性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影响。


参考答案:(1)有限理性,业产业化经营中,农户的有限理性表现得十分突出;农业龙头企业的理性会高于农户,但也是有限的。因此通过合同制或一体化经营,借助农业龙头企业可以减少农户有限理性的约束,但由于农业龙头企业的有限理性所导致的经营失败也会株连到农户。
(2)机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中机会主义的盛行会使农户和企业都有通过合同或一体化等组织形式来减少或避免机会主义行为的强烈愿望;
(3)资产专用性。当一项耐久性的投资被用于支持某种特定的交易时,这部分资产就具有专用性。
(4)不确定性,易双方既要面临来自环境或市场的不确定性,还要面临来自交易双方行为的不确定性;
(5)交易发生的频率,它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设立某种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形式的费用能否得到补偿。

第7题:

农业资金的特性是什么?


参考答案:

①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②季节性;
③效益不稳定性;
④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⑤低收益性和效益的外部性。


第8题:

农业资金的内涵与运动特性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指国家、个人或社会其他部门投入农业领域的各种货币资金、实物资本和无形资产,以及在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形成的各种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和其他资产的总和。
特性:
(1)农业中资金周转期长,周转速度慢。
(2)农业中资金运动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3)农业中资金利用的效益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4)农业资金在循环周转过程中不完全通过流通过程。


第9题:

农业的本质或农业生产最根本的特性就是经济()与()的有机交织。


正确答案:经济再生产过程;自然再生产过程

第10题:

为什么说农业是根本,必须大力发展农业


正确答案: 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把农业放在首要地位,大力发展农业,因为:⑴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的基础作用主要表现在:农业是人类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农村又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农业的发展能为国民经济其它部门发展提供劳动力等。⑵农业直接关系到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物价稳定,社会安定。我国绝大多数人口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直接关系广大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直接关系到20世纪未能否达到小康水平;农产品又是城乡人民生活必需品。⑶我国农业生产相对落后,已成为国民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它已很难支撑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快速发展。总之,农业生产的发展是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现代化建设、社会稳定的基础,并最终决定着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规模和速度,是能否实现现代化战略目标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