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题目

简述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塑料模具推出机构的作用。


正确答案: a、实现推落塑件或将塑件推至所要求的高度。
b、不造成塑件变形和损坏。
c、不损坏塑件外观和使用性能。
d、机构运行安全可靠

第2题:

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1)推杆的形式。圆形推杆、矩形推杆、阶梯形推杆、盘形推杆。
(2)推杆的尺寸。推杆的长度有模板厚度、推出距离确定。推杆直径不宜太细,应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来承担推力。
(3)推杆的布置。在保证塑件成型质量和顺利脱模的情况下,推杆数量应尽量少,并尽可能地设置在塑件的内侧,以免因顶出痕迹而影响塑件外观。
○1尽可能使推杆位置均匀对称。
○2应注意将推杆设在脱模阻力最大处。
○3在顶推塑件的边缘,为了增加推杆与塑件的接触面积,应尽量采用直径较大的推杆。
○4当塑件结构需要在薄壁位置设置推杆时,可根据塑件结构适当增大推杆工作面端面的截面积或采用盘形推杆。

第3题:

什么是推出机构?其由哪些部分组成?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重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压铸件在模具型腔内形成后,随即开模取出压铸件,但在取出之前,还必须将铸件从模具型腔中脱出,用来完成这一工序的机构称为推出机构。
推出机构由推出元件,复位元件,限位元件,导向元件和结构元件组成。
推杆推出机构的设计重点是设计推杆的结构和大小。

第4题:

某些情况下,开模后塑件留在或可能留在没有推出机构的定模—侧,模具结构应设计().

  • A、双向推出机构;
  • B、侧抽芯机构;
  • C、二次推出机构;

正确答案:A

第5题:

推出机构的设计原则?


正确答案: 1、保证制品不因推出而变形损坏。应选择合适的脱模方式(力不能过大)和恰当的推出位置,使脱模力得到均匀合理的分布
2、制品应尽量滞留在动模一侧。可利用动模的开模动作推出制品
3、保证良好的塑件外观。推出位置应尽量设在塑件内部或对外观影响不大的部位
4、机构应灵活可靠,制造、维修、更换方便
5、推出零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硬度,工作稳定可靠
6、合模时应正确复位
7、推出行程应恰当,初始和终止位置恰当合理,以保证制品脱模可靠,推出后要有必要的脱模空间。

第6题:

推杆推出机构设计时应考虑上面问题?推出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正确答案: (1)设置推杆的自由度较大,制造、修配方便,容易达到推杆与模板或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精度
(2)推杆推出时运动阻力小,推出动作灵活可靠
(3)推杆损坏后便于更换。
注意事项:
(1)推杆工作部分与模板或型芯上推杆孔的配合采用H8/f7~H8/f8的间隙配合
(2)推杆的工作端面与型腔底面平齐或高出型腔0.05~0.1mm
(3)推杆位置选择时应注意塑件本身的强度和刚度,尤其是薄壁件,和凸缘等处
(4)当推杆受到较大脱模力时,必须增大推杆的直径或增加推杆数量。

第7题:

推出机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开模时应使压铸件留在动模一侧
2、推出机构不影响压铸件的外观要求
3、推出部位的选择:推出元件应作用在脱模阻力大的部位,如成型部位的周边、侧旁或底端部。尽量选在强度较高的部位,如凸缘、加强肋等处。
4、避免推出压铸件变形或损伤。推出元件应分布对称、均匀,使推出力均衡,防止压铸件在推出过程中产生变形或损伤。
5、推出机构应移动顺畅,灵活可靠。推出机构的结构件应有足够的强度和耐磨性能,保证在相当长的运动周期内平稳运行,无卡滞或干涉现象。

第8题:

简述推出机构的设计要求。


正确答案: (1)设计推出机构时应尽量使塑件留于动模一侧
(2)塑件在推出过程中不发生变形和损坏
(3)不损坏塑件的外观质量
(4)合模时应使推出机构正确复位
(5)推出机构应动作可靠

第9题:

注射模的推出机构设计时要满足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注射模的推出机构设计时要满足
①结构可靠
②保证塑件不变形和不损坏
③保证塑件外观良好
④尽量使塑件留在动模一边

第10题:

模具设计中,如果塑件脱模力较大,模具结构应设计().

  • A、双向推出机构;
  • B、侧抽芯机构;
  • C、二次推出机构;

正确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