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南、北方绑扎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

题目

盆景南、北方绑扎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山水盆景的养护要点。
植物养护(水、肥、光、病虫、温等)、经常换水、盆面保持清洁、石头树体保持清洁、山石的维修。

第2题:

树木盆景管理中为什么要翻盆?翻盆的技术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翻盆主要是为了更新盆土,扩大营养面积。
技术要素
1)翻盆的年限,因树种和树龄的规格而定;
2)翻盆的时间,一般都在早春晚秋(10-11月)进行,一般来说盛夏非不得已应避免翻盆。
3)翻盆的方法,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先用花铲剔除盆内四周部分宿土,再将盆倒扣过来,用手拍打盆底,或将盆沿轻轻磕一下,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翻盆时结合修根。

第3题:

测线炮点编号规则是()。

A.由西-东、由南-北方向递增

B.由东-西、南-北方向递增

C.由东-西方向递增、南-北方向递减

D.由东-西方向递减、北-南递减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丛林式盆景对植物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创作时应掌握哪些基本要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景观与意境效果?以九株植物为例说明丛林式盆景创作全过程。


正确答案:⑴选树:要求姿态自然、格调统一。不要求每一棵树木均十全十美,而要求有粗有细、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最好选择盆栽树苗。
⑵选盆:丛林式表现的景观较为宽阔,宜选择盆口面较大的盆钵。形状以长方、椭圆形为宜。盆钵宜浅不宜深。盆钵的颜色与所用树木和石料协调。
⑶脱盆剔土、修剪根系。
⑷树木布局:先放在一边试排,确定主宾、高矮、藏露、疏密,最后确定理想的布局。
⑸枝叶修剪与栽种。
⑹点缀石头与铺苔;
⑺点缀配件;
⑻浇水养护。
九株植物材料要求比例2:3:4。

第5题:

树木盆景的八大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苏派:形成于苏州一带,代表人物有周瘦鹃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雀梅、榆、三角枫等,其传统的造型有一定的格式,如六台三托一顶,主要采用粗扎细剪的造型手法,追求清秀古雅、生机盎然的艺术风格。圆片。
2)扬派:形成于扬州一带,代表人物有万觐堂、王寿山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松、柏、榔榆、黄杨等,主干造型多为游龙式、悬崖式,造型手法是精扎细剪,云片圆正平薄,片中小枝“一寸三弯”,以气势严整壮观、清秀古拙、层次分明为特色。
3)川派:形成于四川成都一带,代表人物有李宗玉等,树种取材广泛,有金弹子、六月雪、贴梗海棠、桂花等,成都盆景多采用自然式造型,讲求野趣天成,而重庆盆景多采用主干规则式造型,讲求身法,棕丝攀扎给人以造型艺术美。
4)岭南派:流传于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代表人物有孔泰初等人,使用的树种以榕、榆、雀梅、木棉等南方植物为主,高耸型、大树型为其造型特点,而蓄枝截干、大飘枝的造型手法则为其所独创,艺术风格苍劲自然、飘逸豪放。
5)海派:主要分布于上海一带,代表人物有殷子敏等,树种以松柏类为主,造型朝微型化发展,以明快流畅、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6)浙派:形成于杭州、温州等地,代表人物有潘仲连等,传统使用的树种以松柏类为主,主要是五针松,浙派盆景的造型特点以高干型、合栽式最具代表,造型手法是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刚劲自然、充满时代气息。
7)徽派:分布于洪岭、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一带,以宋钟铃等为代表人物,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梅、黄山松、罗汉松、桧柏等,造型以规则式为主,如游龙式,其造型手法采取粗扎粗剪的方式,追求浑厚、古朴的艺术风格。
8)通派:流传于南通一带,代表人物有朱宝祥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罗汉松、六月雪等,以两弯半的造型为主,又称“鞠躬式”,造型手法以棕丝蟠扎为主,整体造型浑厚雄健。

第6题:

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①画线时应画出主筋的间距及数量,并标明箍筋的加密位置;
②梁内钢筋应先排主筋后排构造筋;板得钢筋一般先摆纵向钢筋然后摆横向钢筋;
③受力钢筋接头在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④箍筋的转角与其他钢筋的交叉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钢筋的交叉点课呈梅花式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错开绑扎,应交错绑扎在不同的钢筋上;
⑤绑扎钢筋网片采用一面顺扣绑扎法,在相邻两个帮点应呈八字形,不要互相平行以防骨架歪斜变形;
⑥预制钢筋骨架绑扎时要注意保持外形尺寸正确,避免入模安装困难;
⑦在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的原则下,研究加工方案。

第7题:

盆景用配件根据质地分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配件种类繁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人物类、动物类、建筑物类。根据质地分:
陶质配件、瓷质配件:陶土烧制而成,分上釉和不上釉两类。不怕水,不变色,易与盆钵、山石调和,在盆景中应用较多。
石质配件:多用青田石等雕琢而成,有淡绿、灰黄等色,极易与山景调和,但较粗糙。
金属配件:用易熔金属浇铸而成,外加颜色,可成批生产,耐用,但不易与景搭配,多用于软质石料着苔的盆景。
其他材料配件:用木、蜡、象牙、砖等材料制成的配件。

第8题:

我国北方山水盆景的风格特点?
表现辽阔壮丽的北国山河、奇峰峭壁,以雄伟浑厚见长。

第9题:

紫砂盆有几种基本颜色?它属于陶盆还是属于瓷盆?它与普通的釉陶盆、瓷盆在烧制工艺上有哪些区别?它们对盆景植物的生长发育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主要色彩有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梨皮、淡灰、冷金、栗色等。属于陶盆又称紫砂陶盆。
是采用一种被称之为“泥中之泥”的特殊粘土经过1000-1150℃的高温烧制而成。内外不上釉,质地细密、坚韧,但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漏渗,又具有一定的吸水和透气性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色质古雅、含蕴、极富民族特色,加之制作缜密精巧,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均较高。由于具有排水性能,无光泽和颜色偏深,故多作盆栽盆,一般不作水底盆。

第10题:

介绍北方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10cm见方分苗或移入营养钵。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田间管理包括浇水、追肥、植株调整等。定植后浇一次水,及时中耕保墒。中晚熟品种,生长势较旺,缓苗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防徒长。早熟品种只能短期蹲苗,在第一穗坐果后,结合追肥浇催过水。进入结果期后,对水分要求越来越多,结果盛期达到高峰,应视天气情况4~6天浇水一次。盛果期也是养分吸收盛期,基肥不足时,缓苗后可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氮素化肥225~300kg。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腐熟畜粪干7500kg,以后每采收一穗果追肥一次,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结果期还可以喷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作根外追肥。番茄的植株调整包括支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疏花疏果等,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番茄果实的生理障碍有多种,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裂果、日烧等,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主要是因水费不当造成的,所以应对水肥等管理条件充分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