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苗期紫菜栽培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题目

出苗期紫菜栽培的管理工作有哪些?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紫菜出苗期以()紫菜出苗效果最好,最稳定。


正确答案:半浮动筏式栽培

第2题:

秋大白菜栽培的苗期管理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⑴浇水,播种后如果墒情好,在发芽期间可以不浇水如果底墒不好,播种后浇一水,幼苗开始拱土时浇第二水,子叶展开后浇第三水,间苗、定苗后再各浇一水。
⑵查苗补苗,齐苗后及时检查苗情,若有漏播或缺苗,应立即从苗密处挖取小苗补栽,不宜补种,以免苗间长势差异过大。
⑶间苗、追肥,播后7-8天,幼苗拉十子时进行第一次间苗,苗距7-8cm间苗后结合浇水追施少量氮肥提苗。当幼苗长有4片真叶、拉大十字进行第二次间苗,间苗后结合浇水多长势较弱的幼苗偏施氮肥提苗。5-6叶时进行第三次间苗。
⑷中耕锄草,要浅锄笼背,深锄垄沟,并将少量松土培到幼苗根部,防止根系被水冲刷外露。

第3题:

紫菜出苗期养殖过程中应怎样晒帘?


正确答案: 方法:应在晴朗天气进行,将网帘解下,在岩礁、沙滩或其他平坦地方晒帘。
1.晒网次数:潮位偏高的网帘一般不需要晒网;潮位适中的网帘一般在肉眼见苗和全苗时各晒一次;潮位偏低的网帘一般在间苗前、见苗时、见苗后各晒一次。
2.晒帘强度:紫菜1mm以下未明显见苗时晒得轻些,用手摸网帘刚刚变硬、硅藻刚刚变绿为止;见苗时,用手摸网帘刚刚变硬后再晒一小时;见全苗时,网帘刚刚变硬后再晒一个小时多。
注意问题:
(1)根据不同的晒网环境,灵活掌握晒网时间;
(2)晒网结束后要及时下海张挂;
(3)晒好的网帘如果不能及时下海张挂,一定不要往帘上泼水;
(4)不能在阴天晒网,也不能将网帘湿堆。

第4题:

我国紫菜主要栽培种类()、()


正确答案:条斑紫菜;坛紫菜

第5题:

从网帘下海到出现肉眼可见大小的幼苗为止,这一期间称为紫菜的出苗期,出苗期的管理工作主要是什么?


正确答案: 1、调节养殖潮位,控制干露时间:潮位在大潮时干出4.5小时是适于紫菜出苗的潮位
2、苗网的管理:主要是清除浮泥与杂藻,一般从网帘下海后就应立即进行
3、施肥:是否需要施肥,要看海区肥度而定

第6题:

全膜玉米双垄沟播栽培技术的苗期管理、中期管理、后期管理有哪些注意事项?


正确答案: 1、苗期管理:玉米苗期是长根、增叶、茎叶分化的营养生长阶段,决定了玉米的叶片和节数。到拔节期,基本上形成了强大的根系,叶片又是地上部分生长的中心。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根系发育、培育壮苗,达到苗早、苗足、苗齐、苗壮的“四苗”要求。一要破土引苗。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在早春时期遇雨,覆土容易形成一个板结的蘑菇帽,易导致幼苗难以出土,使出苗参差不齐,所以在播后出苗时要破土引苗。二要查苗补苗。在苗期要随时到田间查看,发现缺苗断垄要及时移栽,在缺苗处补苗后,浇少量水,然后用细湿土封住孔眼。三要间苗、定苗。应坚持“三叶间、五叶定”的原则,即出苗后2~3片叶时,开始间苗,除去病弱杂苗;幼苗达到4~5片叶时,即可定苗,每穴留苗1株,保留生长整齐一致的壮苗。四是打杈。全膜玉米生长旺盛,常常产生大量分蘖,这些分蘖不能形成果穗,只能消耗养分。因此,定苗后至拔节期间,要勤查勤看,及时将分蘖彻底从基部割除。
2、中期管理:玉米拔节后,茎节间迅速伸长、叶片增大,根系继续扩展,雌穗和雄穗分化形成,由营养生长转向营养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因此,管理的重点是促进叶面积增大,促进茎秆粗壮墩实。此期要注意防治玉米顶腐病、瘤黑粉病、玉米螟等。当玉米进入大喇叭口期,即展开叶片达到10~12片时,追施壮秆攻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kg。追肥方法是用玉米点播器或追肥枪从两株距间打孔,深施或将肥料溶解在150~200kg水中,制成液态肥,每孔内浇灌50ml左右。
3、后期管理:玉米后期以生殖生长为中心,是决定穗粒数和粒重的时期。管理的重点是防早衰、增粒重、防病虫。保护叶片,提高光合强度,延长光合时间,促进粒多、粒重。肥力高的地块一般不追肥以防贪青。若发现植株发黄等缺肥症状时,应及时追施增粒肥,一般以每亩追施尿素5kg为宜。

第7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以及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1)菜坛栽培:属于自然增殖的范畴
何谓菜坛:利用自然海区的岩礁,增殖一些自然生长的紫菜,这些岩礁就称作菜坛。
菜坛栽培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工作:
①清坛:用各种工具清除岩礁上附着的牡骊及藤壶等大的敌害生物;
②洒石灰水:把一定浓度的石灰水洒在岩礁上,用以杀灭较小的杂藻及小动物,为壳袍子的附着扫除障碍,准备附着地盘;
洒石灰水一般2~3次,浓度为8~18%,主要根据菜坛上的杂藻多少而定,第一次浓度为18%,第二次稍浓度为8%,第一次洒后一周洒第二次,在白露前后再洒,第三次5~6%。
缺点:菜坛面积有限,苗又是靠天然供应,容易受自然海况的影响,波动性很大,所以生产的发展受到很大限制。
(2)支柱式栽培
适用于波浪小,水浅而潮差小的海区。把一定粗细的竹杆插入底质作为支柱,在支柱之间挂网帘。这种支柱不会随着潮水涨落而升降是固定在滩涂上的。曾是日本和南朝鲜采用的主要方式。但在我国,这种栽培方式产量比较低,一般不用。
(3)半浮动筏式栽培
我国的主要栽培方式
筏架兼有支柱式和全浮动筏式的特点,即在涨潮时可以整个筏子漂浮在水面,而在退潮后筏架又可用短支架支撑于海滩上,使网千露在空气中。
优点:由于低潮时能够干露,因而硅藻等杂藻生长少,对紫菜早期出苗特别有利,而且能促使紫菜生长快,质量好,生长期延长。
(4)全浮动筏式栽培:适用于离岸较远,退潮后不干露的海区。在我国与栽培海带方式一样,网帘始终不露出水面,但所使用的网帘谓形状与浮架形式不同于海带。
优点:不受潮间带的限制,发展潜力大。
缺点:网帘始终不干露,影响出苗晚,紫菜藻不干出,健康程度受影响,易老化,易使杂藻生。因此必须增设干露装置。

第8题:

紫菜栽培的主要方式:菜坛栽培、()式栽培、半浮动筏式栽培和全浮动筏式栽培。


正确答案:支柱

第9题:

简述目前紫菜栽培面临的问题及其解决的办法


正确答案:根本原因(存在问题):
(1)海区养殖容量严重超负荷;
(2)盲目提早采壳孢子时间;
(3)种质退化严重。
解决紫菜病害频发的根本措施:
(1)确定适宜的采苗季节和养殖密度;
(2)对紫菜种质进行提纯复壮与改良;
(3)推广使用冷藏网技术。
提早采苗失败的原因:
(1)水温高、光照强,“处暑”前后,海区温度仍然高达28~29℃,壳孢子不萌发,造成采苗失败;
(2)无风无浪:紫菜是属喜浪性海藻,生态环境离不开风浪,但立秋、处暑前后,南方高温、风平浪静的气候居多,台架浮在水表层或干露时,受强光直射、曝晒,经常造成死苗;
(3)敌害生物大量繁殖:立秋、处暑前后,正是早秋浮游生物繁殖高峰期,潮间带的微生物、单胞藻等杂藻、病菌丛生蔓延,一旦占据了附着基,即导致采苗失败,或覆盖于紫菜幼体上使之窒息死亡。

第10题:

由采苗到()这一时期称为紫菜的出苗期。


正确答案:全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