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意义是什么?

题目

学习“古典文献目录学”的意义是什么?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专科文献目录学


正确答案: 是从特定读者群的需要出发,揭示与报道某一专门学科文献的状况的学科。

第2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起源于古代的书志学,又称();();()等,亦或径称“国学”。


正确答案:校雠学、目录学、古典文献学

第3题:

试论“古典文献目录学”的主要内容。


参考答案:1.目录学所谓目录,是指按照一定次序编排的一批书名(或篇名)及其叙录,简介图书内容和形式,反映文献出版、收藏等情况,指导阅读和检索图书等文献资料。目录学则是研究目录的形成和发展,探讨目录工作的一般规律的专门学问。目录学在学术研究中最大的功用就是“辨章学术.考镜源流”。所以,前人把与文献学、校雠学有关的知识内容都冠以“目录学”之名有一定道理。2.版本学所谓版本,是指同一种文献在编辑、传抄、刊刻、装订、传播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形态的文本。版本学就是研究各种文献的版本源流,比较其优劣异同,鉴别各种版本的真伪高下的专门学问。3.校勘学校勘,是指改正文献在形成和流传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而出现的字句篇章上的错误,使之尽可能地恢复或接近文献的原来面目。校勘学则是研究和总结校勘工作的一般性方法和规律的专门学问。4.辨伪学指对古典文献的真伪进行辨别的学问。

第4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主要是指有关古典文献的();();();();()、辑佚等方面的学问。主干知识包括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辨伪学等部分。


正确答案:目录、版本、校勘、典藏、注释

第5题:

为什么说刘向、刘歆是古典目录学的奠基者?


正确答案: 刘向校书,每一书已,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此即载在本书之叙录,后又别集众录,谓之《别录》,即抄集众书之叙录而成者。此为解题之始。刘向仙逝,其子刘歆踵其事,图籍校订完毕,总群书而成《七略》,即为群书之总目。“七略”曰辑略、六艺略、诸子略、诗赋略、兵书略、术数略、方技略,辑略为诸书之总要,余六略为图籍分类,此为最早之分类总目。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

第6题:

东汉的()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写出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学文献()。


正确答案:班固、《汉书·艺文志》

第7题:

为什么说《隋书经籍志》是古代文献目录学定型的标志?


正确答案: 《隋书·经籍志》,由唐初李延寿、敬播初修,魏征删定。《隋志》将甲乙丙丁四部名称径改称“经史子集”,道藏和佛藏作为两个附类,体例和分类吸收了《汉志》、《中经新簿》、《七志》、《七录》的优点,成为后来书目编撰的范本。《隋志》撰写了四十八篇书序,简要说明学术源流,继承了《七略》的传统。《隋志》不仅是史志书目的范本,也是古典文献目录学的里程碑式的著作。

第8题:

刘氏父子整理图籍,具体做了九项工作:();();();();();()、评述内容、叙述源流、分类编目。为古典文献目录学奠定了内容与方法两方面的基础。《七略》已佚,大体据其编成的《汉书·艺文志》成为迄今尚存的最早书目文献,后世史书皆仿《汉志》而成。


正确答案:校订文字、厘定编次、订定书名、鉴别伪书、介绍作者、解释书名

第9题:

“古典文献目录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古典文献目录学”注重介绍古代典籍内容及其流传演变和有关研究方法。包括古籍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典籍流传演变等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是典籍文化史,它的主要作用是指引治学门径。可以说是中国典籍文化史,注重介绍承载传统文化的典籍及有关知识。

第10题:

目录学在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正确答案:(1)考察古籍概况,确定研究目标:目录是文化发展史的缩影,通过目录,可以对本专业的古籍数量,学术价值如何,哪些古籍亟待整理出版,哪些需要辑补或辑佚,等从而确定研究的目标。
(2)搜集版本,选择善本:整理古籍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是校勘。因此,搜集多种不同版本,是进行整理的条件。通过目录,可以了解一部书的刊刻情况,版本的多少及其优劣,为下一步的工作创造条件。
(3)考篇目之分合:一部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多经过数次整理和刊刻,篇卷往往有分有合。如《素问》一书,《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内经》十八卷,其中有《素问》九卷;齐梁间全元起作《素问训解》为九卷,其篇目与今通行王注本不同。王注本整理为二十四卷,后世刊行版本,有九卷本,十二卷本,二十四卷本,而明正统道藏刊本为五十卷。这类情况,从历代目录对《素问》的著录,可以反映出来。
(4)考书之真伪:利用历代目录是否著录,可以考辨古书的真伪。如《银海精微》,旧题唐孙思邈撰。清《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即根据唐宋各代的目录中未见著录,并结合宋代王安石等关于“银海为目”说,断定此书为宋以后之书。余嘉锡在《四库提要辨证》中指出:“此书不惟不见于唐宋艺文志,亦绝不见于明以前藏书家目录。考《千顷堂书目》卷十四医家类有《银海精微》二卷,在明代不知撰人之内,书名、卷数,皆与《四库》著录本同。然则此书乃明人所作,本不题撰人,亦未尝依托古书,不知何人忽题为孙思邈,盖方技家辗转传钞,因其书不著姓名,恐其书不足以取重,遂妄取古人之名以实之耳。”
(5)考亡佚之书:历代典籍的散亡,已述于前。有的全书亡佚,有的残缺不全。因而辑失工作也是整理古籍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目录,可以了解书的亡佚状况,如书名、卷数、作者、书的性质等,为辑佚提供有关的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