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一切非佛理之事”称为()。A、正见B、正语C、正业D、正念

题目

“不做一切非佛理之事”称为()。

  • A、正见
  • B、正语
  • C、正业
  • D、正念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有人说,有实相正见就可以成佛,何必修密法的佛身瑜伽呢?


正确答案: 实相智或空慧可以破我执法执,但不能成就报化色身。色身之成因是福德资粮,悟在一刹那,悟后需经过长时间的积德修福(三个阿僧祗劫)才能修成庄严佛身。
智慧是三乘共因,无此智慧,声闻、缘觉、菩萨都不见实相。但小乘罗汉求入寂灭,不求现身说法,故可以不修色身的福德资粮。但佛却不同,说法利众,离不开可见色身。故成佛必须同修色法二身的成因福慧资粮。
显宗菩萨道在七地前修无量功德,在八地时,形成外貌上与佛相似,具相好庄严意生身。此意生身经过八、九、十地的继续修炼,十一地成佛时就化为真实圆满报身。无上密根据成佛规律得出成佛的快慢不在证空性与否,而在色身成就的修证方法上,而佛身瑜伽正是快速成就的最佳方法。
如《金刚帐续》云:
“若空即方便,则不能成佛。”
“为遮我执故,诸佛宣说空,
故曼陀罗轮,方便安乐律,
由佛慢瑜伽,成佛非遥远。”

第2题:

正知与正念有什么差别?为什么要有正知正念?


正确答案: 正念就是念念不忘善法,正知就是经常用智慧来观察三门行持善法。以前高僧大德们常将自心比喻成马,正念喻为拴马之索,正知喻为马的主人,经常看护马。
因为正知正念是修行成功的两个必备条件。有了正知,才会时时观察自己的身口意三门是否如法,只要发现有不如法的地方,正念重新将心系于善法上。如此修学,则相续不会被烦恼染污,会成为一个很好的修行人。

第3题:

正念是一种特殊的意识状态,以下关于正念的状态说法正确的是包括()。

A、此时此刻

B、非反应

C、非判断

D、全心开放


答案:ABCD

第4题:

佛教教义认为,只有坚持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饮酒这样一些正确的行为,才可以积极地实践一切善行。这种方法叫()。

  • A、正语
  • B、正命
  • C、正念
  • D、正业

正确答案:D

第5题:

柜员办理冲正业务时,审核需冲正业务进行操作,冲正业务需注意()事项。

  • A、若有客户回单需收回
  • B、客户在冲正凭证上签字确认
  • C、E级柜员审核后授权
  • D、写明冲正原因

正确答案:A,B,D

第6题:

学佛应以()为首要。

  • A、布施
  • B、正定
  • C、正见

正确答案:C

第7题:

怎样辨别正知正见?


正确答案: 八正道是以正见为前导,正见就是智慧眼,唯有见到法才有智慧眼,否则所谓的正见只是头脑里的一个知见。不是用嘴巴辩论,而是用求真求证的精神去打开智慧眼,去见到法,才是正知正见。

第8题:

佛是怎样定义“正见”呢?


正确答案: “当正观察眼无常,如是观者,是名正见。”眼代表六根,也就是人的身心。六根是由四大组合而成,四大是生灭变化的,所以六根也一样是无常的。

第9题:

佛教教义中的()认为,摒除杂念、专心致志是修行的枢纽。

  • A、正语
  • B、正定
  • C、正念
  • D、正业

正确答案:B

第10题:

外道谤我大乘非佛说,未知应以何语破之?


正确答案:外道者,佛教以外之道也。俗名‘门外汉’。此类人根本不懂佛法,若强与辩论,等于对牛弹琴,过反在我不知趣也。孔子有云:‘不可与言,而与之言,谓之失言’。此等大问题,岂是三言五语所能解决,亦不是下等根器,一听即能了悟者也。居士遇此等人,但问其学比永嘉祖师何如?即举祖师证道歌:‘欲得不招无间业,莫谤如来正法轮’之句,用以劝之,便是不破而破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