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我国《刑法》确立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含义。

题目

简述我国《刑法》确立的三项基本原则及含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


参考答案:

概念:刑法的溯及力是指刑法生效后,对于其生效以前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对于刑法的溯及力各国采取不同的原则,我国采取的是从旧兼从轻原则。
我国现行《刑法》12条对刑法溯及力作了规定,根据这一规定,对于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97年10月1日修订刑法生效前实施的行为,应按以下情况分别处理:
1、当时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现行刑法认为是犯罪的,只能适用修订前的刑法,现行刑法不具有溯及力。
2、当时的刑法认为是犯罪,但现行刑法不认为是犯罪的,只有这种行为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则应适用现行刑法,现行刑法具有溯及力。
3、当时的刑法和现行的刑法都认为是犯罪,并且安装现行《刑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原则上按当时的刑法追究刑事责任。
4、如果根据当时的刑法已经做出生效的判决,该判决继续有效。


第2题:

简述我国刑法的效力范围。 ()


参考答案1.我国刑法对地域的效力2.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1)我国刑法对本国公民的效力(2)我国刑法对外国人的效力 (3)我国刑法的普遍 管辖权 (4)我国刑法对人的效力不受外国审判的约束3.我国刑法的时间效力(1)刑法的生效、失效时间(2)刑法的溯及力.

第3题:

疑罪从无是我国刑法确立的基本原则之一。 ()


参考答案:错

第4题:

我国刑法明确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是( )。A.罪刑法定原则B.罪刑相适应原则C.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D.惩办与宽大相结合原则


正确答案:ABC
本题考查刑法的基本原则。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三项基本原则: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罪刑相适应原则(最基本的原则)。故选ABC。

第5题:

简述领导的含义及我国领导的本质。()


参考答案领导者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群体的共同目标,在一定的客观环境影响下,采取恰当的方式方法,率领和引导被领导者完成预定任务的创造性实践过程。在我国,领导的本质就是服务,领导者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

第6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的含义及其适用规定。


参考答案:

我国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是指犯罪分子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的,应当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犯罪分子虽然不具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但是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减轻处罚分为法定减轻处罚和酌定减轻处罚两种。使用酌定减轻处罚的条件是:
1.犯罪分子不具有刑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
2.案件本身具有特殊的情况;
3.必须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第7题:

简述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


参考答案: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任何人犯罪,都应当受到法律的追究;同样情节的犯罪人,在定罪处罚时应当平等;任何人受到犯罪的侵害,都应当依法受到保护,而且被害人同样的权益应当受到刑法同样的保护;任何人不得享有超越法律规定的特权,不得因犯罪人或者受害人的特殊身份、地位、或者不同出身、民族、宗教信仰等而对犯罪和犯罪人予以不同的刑罚适用。

第8题:

判断题

罪责自负、主观与客观相统一、惩办与宽大相结合,是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三项基本原则。 ( )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B
解析:我国刑法明文规定的基本原则是罪刑法定、刑法面前人人平等、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第9题:

刑法是规范犯罪与刑罚的法律规范,我国刑法确立的基本原则有()

A、罪刑相适应

B、不溯及既往

C、罪刑法定

D、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参考答案:ACD

第10题:

简述我国刑法规定的一般累犯的成立条件及累犯的法律后果。


正确答案:
一般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并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以上刑罚的故意犯罪的犯罪分子。
一般累犯的构成条件为:
(1)前罪与后罪都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在前罪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5年以内。
(4)罪犯分子已满十八周岁。累犯的法律后果为:
(1)对于累犯,应当从重处罚。
(2)对于累犯,不得适用缓刑。
(3)对于累犯,不得适用假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