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

题目

下列有关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者的犯罪对象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者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基本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制度;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信用卡信息资料的管理制度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而后者是特殊主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关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的说法,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

A.其客观行为表现为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
B.为境内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不构成此罪
C.该罪可能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罪形成法条竞合关系
D.该罪的主观方面应当为故意

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根据《刑法》第431条的规定,为境外的机构、组织、人员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的行为构成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军事秘密罪。ABCD选项均正确。

第2题:

关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下列表述错误的有(  ).
A.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构成本罪
B.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构成本罪
C.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单位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
D.犯罪对象包含伪造的信用卡、他人信用卡


答案:B
解析:
解析: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是指违反国家信用卡管理法规,在信用卡的发行、使用等过程中,妨害国家对信用卡的管理活动,破坏信用卡管理秩序的行为.具体包括四种情形:(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 (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故A、C、D正确.根据刑法修正案,窃取、收买或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论处.

第3题:

关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犯罪对象仅限于国家秘密,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犯罪对象除国家秘密外,还包括情报 ’

B.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为境外组织、个人效力的意思,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为境外组织、个人效力的意思

C.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侵害的客体是国家的保密制度,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的主要客体是国家安全

D.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存在犯罪中止形态,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则不存在犯罪中止形态


正确答案:D
11.答案:D 考点: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区分讲解:选项A、B、c是关于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与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的区分的正确说法,两罪的区分体现在犯罪对象、犯罪客体、犯罪主观方面等等。选项D不正确,因为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存在着犯罪中止形态,例如,行为人在着手实施获取国家秘密情报过程中自觉主动停止行为的情形。因此,、D项当选。

第4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的区别与联系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前者犯罪对象为信用卡本身;而后罪为信用卡信息资料
  • B、行为方式不同,前者表现为妨害信用卡管理的行为;而后罪则表现为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 C、犯罪客体不完全相同,前者侵犯的客体主要是金融机构的信誉;而后罪侵犯的客体则主要是信用卡所有人的合法权益
  • D、主体不同,前者是一般主体,二后者是特殊主体

正确答案:A,B,C

第5题:

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应定()罪。

  • A、信用卡诈骗罪
  • B、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 C、骗取信用卡罪
  • D、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正确答案:B

第6题:

关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说法正确的有

A.所谓窃取,是指采取自认为不被他人知悉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B.所谓收买,是指通过向知悉他人的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行送财物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C.所谓非法提供,是指知悉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向第三人非法提供其所知悉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
D.只有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才可成为本罪主体

答案:A,B,C
解析:
窃取、牧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是指违反信用卡管理法律、法规,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所谓窃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采取自认为不被他人知悉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A选项正确?收买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通过向知悉他人的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行送财物的手段,非法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B选项正确。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是指知悉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人员向第三人非法提供其所知悉的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行为。C选项正确。本罪是一般主体,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收买或者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的,从重处罚。D选项说法错误。

第7题:

明知对方是境外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构成(  )。
A.间谍罪
B.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
C.背叛国家罪
D.间谍罪和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两罪


答案:A
解析:
【精解】刑法理论认为,明知是间谍组织而为其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的,直接按照间谍罪定罪处罚,不实行数罪并罚。

第8题:

2009 年11 月,苏某伙同他人在福建省某市通过互联网购买到杨某等3 人的银行卡信息资料。11 月8 日,苏某伙同他人利用上述资料,开通涉案银行卡的电话支付功能,进而冒用该3 张卡,通过网络进行消费,造成三被害人损失共计5 万余元。苏某等人的行为构成?

A.妨害信用卡管理罪

B.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

C.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

D.信用卡诈骗罪


正确答案:D
【答案】: D
【详解】:依据《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十问题的解释》第5 条第2 款规定:“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一款第(三)项所称“冒用他人信用卡”,包括以下情形:……(三)窃取、收买、骗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获取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并通过互联网、通讯终端等使用的;……” 因此,本题中苏某等人的行为符合第(三)项规定的“冒用他人信用卡”的情形,构成《刑法》第196 条规定的信用片诈骗罪。故D 项正确,当选。依据《刑法》第177 条之一第1 款的规定,妨害信用卡管理罪的行为表现有;(1)明知是伪造的信用卡而持有、运输的,或者明知是伪造的空白信用卡而持有、运输,数量较大的;(2)非法持有他人信用卡,数量较大的;(3)使用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信用卡的;(4)出售、购买、为他人提供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依据本条第2 款规定,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的对象则是“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注意,依前述《关于办理妨害信用卡管理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3 条规定,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他人信用卡信息资料,足以伪造可进行交易的信用卡或足以使他人以信用卡持卡人名义进行交易的,应以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认定。与本题情形不同。另依据《刑法》第175 条之一规定,骗取贷款、票据承兑、金融票证罪、是指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票据承兑、信用证等.给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故A,B,C 三项罪名均不符合该题。

第9题:

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的,构成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罪,并从重处罚。()


正确答案:正确

第10题:

妨害信用卡管理罪与窃取、收买、非法提供信用卡信息资料罪是《刑法修正案(五)》同一条文增设的罪名,并且适用同一法定刑,二者的区别在于()

  • A、犯罪对象不同
  • B、行为方式不同
  • C、犯罪的主体不同
  • D、侵犯的客体不同

正确答案:A,B,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