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题目

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西安事变也叫双十二事变。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不断扩大对中国的侵略。蒋介石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政策,调东北军和西北军至陕甘一带攻打红军。东北军将领张学良和西北军将领杨虎城由于受到中国共产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及全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影响,要求蒋介石联共抗日。蒋介石不仅拒绝张、杨的要求,并于1936年12月4日亲临西安督战。12月12日,东北军在临潼华清池扣押了蒋介石,发动了西安事变。事变发生后,以何应钦为首的亲日派主张进攻西安,企图夺取蒋介石的统治权力,进一步与日本帝国主义妥协。中国共产党正确地分析了形势,确定了和平解决的方针,并派周恩来、秦邦宪、叶剑英等前往西安参加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等条件,和平解决了西安事变,对推动国共两党再次合作,团结抗日,起了重大的作用。西安事变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法经》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法经》是战国初期魏国臣相李悝所制。分盗法、贼法、囚法、捕法是追究犯罪人责任和囚禁方面的规定,相当现在刑法的总则。
意义:
1、对当时封建经济的形成和巩固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2、初步确立了封建法制的基本原则和体系。对当时各国立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此外,对后世的立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第2题:

简述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第一次变法的重点是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政治势力。
具体内容是:
(1)整顿户籍,设立连坐法,防止隐匿坏人;
(2)奖励告奸;
(3)奖励农业生产;
(4)奖励军功。
第二次变法的重点是废除奴隶制的土地制度。
具体内容是:
(1)进一步强调分户居住;
(2)取消分封制,普遍建立郡县制;
(3)废除井田制,确立封建土地私有制;
(4)统一度量衡制度。
通过变法改革,促进了封建生产关系的发展,使得秦国国势日强,为后来秦始皇统一大业奠定了基础。

第3题:

简述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主要观点及其历史意义。


参考答案:

(一)、主要观点:一、“三个自然”的理论;二、社会契约论;三、人民主权说;四、分权和制衡理论;五、法律公意说。
(二)、历史意义:古典自然法学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压迫和争取民族独立的重要思想武器,是美国《独立宣言》、法国《人权宣言》或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理论基础。它促进了法律的统一,提高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提出了诸如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罪刑法定主义等新的法律原则。推动了宪法、国际法等新的法律部门的形成以及像《法国民法典》这样典型的资产阶级社会法典的出现,沉重地打击了宗教神学,促使法学摆脱神学的桎梏,为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创造了有利条件。


第4题:

简述乒乓外交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我国在31届世乒赛上,利用中美运动员之间的接触,实现了中美乒乓球队的互访,开辟了中国外交事业的新局面。“乒乓外交”是1949年后中国体育史和外交史上的重大事件。这一事件以中美乒乓球队互访为形式,以两国政府的高层对话为实质,以体育方式解决了一项棘手而又具有全球效应的政治外交问题,是体育在促进世界和平、增进各国人民之间友谊和改善国际关系的典型例证。

第5题:

简述西安事变及其和平解决的意义?


正确答案: 事变的发生:1936年12月12日,在中国共产党抗日主张影响下,张学良、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前来督剿红军的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
和平解决及意义: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从民族利益出发,确定促成事变和平解决的基本方针,并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第6题:

简述西安事变的过程及意义。


正确答案:1936年蒋介石虽然调整了内外政策,但是对日本以及对中国共产党的态度还没有根本性的改变。12月初,蒋介石飞抵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攻打陕甘地区的红军。张学良在对蒋介石“哭谏”无效的情况下,与杨虎城毅然实行“兵谏”,扣留了蒋介石,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召开救国会议等八项主张,这就是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派周恩来等组成中共代表团赴西安谈判。经过与张、杨以及南京方面代表宋美龄、宋子文的和平谈判,终于迫使蒋介石作出了停止“剿共”、联合红军抗日等六项承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局转换的枢纽,十年内战的局面由此结束,国内和平基本实现。

第7题: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具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和平解决西安事变,对当时中国时局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结束了国共两党十年来的对峙局面,停止了内战,又为两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共赴国难,一致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奠定了必要的基础,因此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第8题:

试论乐府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 1.乐府,秦朝管理音乐的官署,汉承秦制,汉初仍设有乐府机构。
2.为了完善制度巩固中央集权,开展礼乐教化,改组扩充乐府编制,使乐府称为采集和表演民间音乐的专门机构,当时乐府规模大分工细,有上千人之多。
3.乐府采集民间音乐的范围很广,北起匈奴南到长江以南西起西域东到海滨,规模之大前所未有。民间音乐进入宫廷后,得到了贵族阶级的赏识和利用,并有力的冲击着人们的传统观念。
4.乐府采集和改编的各地民间音乐,主要用于统治者的郊祭、朝会、宴飨xiǎng
5.西汉末年,国力衰退经济衰败,哀帝时为了减轻负担,节制贵族纵情声色、荒淫奢侈的生活,乐府被撤销。
6.乐府这种大规模有领导的采集工作,是各地区间的民族音乐得到了广泛的集中和交流,对继承和发展民间音乐的优良传统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9题:

西安事变的结果是(),它的历史意义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正确答案:和平解决

第10题:

简述1938和1944《幼儿园规程》主要内容及其历史意义。


正确答案:1.1938,克鲁普斯卡娅,参与制定。目的:以共产主义精神教育儿童,使其全面发展。规定了幼儿园的任务、组织、基本类型,对儿童营养和房舍的要求等。
2.1944,新的《幼儿园规程》规定:幼儿园不论由何团体或机构管理,必须根据《幼儿园规程》和《幼儿园教养员工作指南》开展工作。提供3-7岁儿童手苏维埃教育,保证儿童全面发展。应为儿童入学作准备,关心幼儿健康,发展儿童智力,安排游戏,培养良好习惯和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