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

题目

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蔡某属于()。

  • A、主犯
  • B、从犯
  • C、胁从犯
  • D、帮助犯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看了上述案例,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A.蔡某的友人害怕儿子拿了钱后胡作非为,故没告诉他

看了上述案例,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

A.蔡某的友人害怕儿子拿了钱后胡作非为,故没告诉他

B.蔡某的友人忘记了曾在蔡某那里寄存金子的事情

C.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存钱没要字据,说明蔡某值得信任

D.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没留字据,不合常规


正确答案:C

第2题:

看了上述案例,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

A.蔡某的友人害怕儿子拿了钱后胡作非为,故没告诉他

B.蔡某的友人忘记了曾在蔡某那里寄存金子的事情

C.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存钱没要字据,说明蔡某值得信任

D.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没留字据,不合常规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中国公民蔡某与其父母定居意大利。2004年,20岁的蔡某回国探亲期间,与季某订立一份买卖合同,约定蔡某购买季某提供的一台电脑。季某交货后,几经催促,蔡某均未付款。后来,蔡某提出,意大利法律规定的成年年龄为22岁,所以其没有民事行为能力,双方订立的合同无效。季某诉诸中国法院。就此,下列表述哪些不正确?( )

A.应当适用意大利法律,认定蔡某无民事行为能力,所以蔡某与季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无效

B.认定蔡某有无民事行为能力既可以适用中国法律,也可以适用意大利法律

C.应当适用中国法律,认定蔡某有民事行为能力,蔡某与季某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D.认定蔡某有无民事行为能力不能适用中国法律<


正确答案:ABD
【考点】自然人行为能力的法律适用
【解析】定居国外的我国公民的民事行为能力,如其行为是在我国境内所为,适用我国法律。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l8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故c正确,应排除,本题选ABD。

第4题:

第 24 题 蔡某晚上拦路抢劫,从后边拍在前边走的张某的肩膀,让其交出财物,张某回头,蔡某发现是自己的同学张某,便连忙向张某谎称“开玩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蔡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蔡某构成了抢劫罪中止

C.蔡某构成了抢劫罪未遂

D.蔡某构成了抢劫罪预备


正确答案:B

第5题:

丁某和蔡某合谋抢劫出租车,准备凶器和绳索后拦住一辆出租车,谎称去郊区某地。出租车行驶到检查站,检查人员见丁某和蔡某神色慌张便进一步检查,在检查时丁某和蔡某意图逃离出租车时被抓获。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丁某和蔡某不构成犯罪

B.丁某和蔡某构成抢劫罪未遂

C.丁某和蔡某构成抢劫罪中止

D.丁某和蔡某构成抢劫罪预备


正确答案:ABC
丁某和蔡某为共同抢劫出租车准备了工具,并且搭上一辆出租车驶往了郊区,但还没有开始抢劫的实行行为,因此是抢劫罪的预备。

第6题:

蔡某刑满释放后决定改邪归正,某日,以前的同伙张某找到蔡某,要蔡某与他去盗窃某商店,蔡某不愿意,但张某威胁蔡某说要告诉蔡某女友有关蔡某以前的劣迹,蔡某怕失去女友,就同意与张某盗窃商店.共同犯罪中蔡某属于()。

A.主犯

B.从犯

C.胁从犯

D.帮助犯


参考答案:C

第7题:

蔡某原籍是山区茶乡。春节期间,蔡某回原籍探亲,同事吴某委托蔡某买上等茶叶10斤,并付款1000元。春节期间因无茶叶出卖,蔡某将情况告吴某,吴某说你转托一人在春天3月再买吧。蔡某在回城前的一天晚上,陆某正好前来探望蔡某,于是蔡某便委托陆某代吴某买10斤上等茶叶,陆某应允。蔡某将1000元放在信封里交付给陆某。陆某在当晚回家途中,1000元被人所抢。抢劫案未侦破。蔡某回城后将此事告知吴某,为此引起纠纷。吴某起诉到法院,法院对吴某的哪些请求不予支持()

A、请求蔡某赔偿损失1000元

B、请求陆某赔偿损失1000元

C、请求蔡某、陆某各赔偿损失500元

D、请求蔡某、陆某对1000元损失负连带责任


参考答案:B,C,D

第8题:

被告人:高某,男,28岁,工人。蔡某,男,19岁,无业。靳某,女,18岁,无业。

被告人高某得知信用社主任张某贪恋女色,遂即与被告人蔡某预谋,指使靳某以色相勾引张某,以此为把柄,敲诈张某为其提供资金。靳某在高某的授意下,先后两次在树林内与张某幽会。某日下午,靳某按照预谋将张骗至高某的二哥家。高某藏于室内,蔡某先后对张进行殴打、威逼,迫使张为他们提供15万元的贷款。张借故推脱,蔡继续殴打,此时,高某从室内出来,与蔡某一起对张某软硬兼施进行威逼。张某无奈,以自己的名义,亲笔写了一张市内急需2万元现金”的便条,要信用社值班人员支付。蔡某持此便条到信用社取走现金2万元。直到晚上,高蔡才将张某放回。

【问题】对本案,一审法院定为绑架勒索罪,二审法院定为抢劫罪。你认为哪一个正确?


参考答案:

应构成抢劫罪。绑架勒索罪是指以勒索财物为目的,使用暴力、胁迫或麻醉等方法,劫持他人的行为。在本案中,被害人张某到达被害地点,不是被告人将他绑去的,而是他受骗主动去的。被告人不是将他作为人质向其家属或单位要钱,而是以暴力手段强迫他当场写字取财,并且非把钱拿到手不放人,这种行为应当视为以暴力当场索取财物,符合抢劫罪的特征。


第9题:

在清代,吴县有一商人蔡某,蔡某的朋友去世了。他差人把朋友的儿子叫来,要给他一千两金子。对方甚感惊讶和不解。蔡某解释说:“钱是你父亲生前寄存在我这里的。”朋友的儿子问蔡某:“我父亲留下字据了吗?他直到临终也没对我说过这件事。钱,我不能要。”蔡某说“没留字据,但字据在我心中,而不在纸上。”看了上述案例,你认可下列说法中的( )

A.蔡某的友人好怕儿子拿了钱后胡作非为,故没有告诉他

B.蔡某的友人忘记了曾在蔡某那里寄存金子的事情

C.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存钱没留字据,说明蔡某值得信任

D.蔡某的友人在蔡某那里存钱没留字据,不合常规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某珠宝店发生盗窃事件,张某、蔡某、朱某三人有作案嫌疑。
已知:(1)该珠宝店采用特殊的防盗系统进行保护,破解防盗系统需要掌握某种特定的破解技术;(2)如果张某作案,那么朱某也参与作案;(3)蔡某不熟悉破解防盗系统的特定破解技术;(4)罪犯肯定是张某、蔡某、朱某三人中的一个或多个。
根据以上信息,可以推出()。

A.蔡某是罪犯,张某和朱某情况不明
B.朱某是罪犯,张某和蔡某情况不明
C.张某是罪犯,蔡某和朱某情况不明
D.张某和朱某是罪犯,蔡某情况不明

答案:B
解析:
根据(1)和(3),蔡某不懂破解技术,则他不能破解防盗系统,即不能单独作案。根据(2),如果朱某不作案,张某一定不作案,蔡某不能单独作案,则没人作案,不符合条件(4)。所以,朱某必须作案,但是张某和蔡某是否作案,不能确定。故本题选B。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