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及作用。

题目

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及作用。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及主要作用。


答案:肺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的,其主要成分是二棕榈酰卵磷脂,以单分子层的形式悬浮在肺泡液层表面。它的作用是降低肺泡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
生理意义是:
(1)维持大、小肺泡的相对稳定。
(2)防止肺水肿。
(3)减小吸气阻力。

第2题:

肺表面活性物质作用增强,肺的回缩力()。


正确答案:减弱

第3题:

肺池Ⅱ型细胞分泌的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____。


本题答案:二棕榈酰卵磷脂(或二软脂酰卵磷脂)

第4题:

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龄18~20周时出现,35~36周达肺成熟水平
  • B、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 C、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不是引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原因
  • D、肺表面活性物质人工制剂优于天然制剂
  • E、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正确答案:A

第5题:

何谓肺表面活性物质?简述其生理功能。


正确答案: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含有卵磷脂的脂蛋白,在II型肺泡上皮细胞内合成,并分泌至肺泡腔内,成为一薄层分布于肺泡表面。其主要生理功能是稳定肺泡张力、防止肺泡萎陷。由于正常人肺泡大小不等,其内部压力也不尽相同,肺表面活性物质可使肺泡腔内的表面张力平衡,从而保持了肺泡相互间的稳定,防止了肺泡萎陷。当肺泡扩张时,脂蛋白膜变稀薄,作用减弱,因而增加表面张力,以限制肺泡过度扩张。呼气时肺泡回缩,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聚集,降低肺泡表面张力,对肺泡起到了支撑作用,使肺泡容易吹张,并增加了抗不张效能。另外,还可减少肺泡表面张力拮抗血浆渗透压,防止肺泡液外渗。

第6题:

关于肺表面活性物质,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肺表面活性物质缺乏不是引起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原因
B、肺表面活性物质人工制剂优于天然制剂
C、肺表面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为蛋白质
D、肺表面活性物质在胎龄28周时出现,35迅速增加
E、由肺泡Ⅰ型上皮细胞分泌产生

答案:D
解析: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由Ⅱ型肺泡上皮细胞产生,28周出现于羊水内,至35周迅速增加,作用为减少肺泡表面张力,是肺泡不易萎缩,有利于肺泡内保存气体。

第7题:

何谓肺表面活性物质?有何作用?


正确答案: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是由肺泡Ⅱ型细胞合成并释放的复杂的脂蛋白混合物,其主要成分是二软脂酰卵磷脂和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具有较强的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能维持肺泡的稳定性,防止肺泡塌陷;减少肺间质和肺泡内的组织液的生成防止肺水肿的发生;降低
吸气阻力,减少吸气作功。

第8题:

请简述山茱萸药材的来源、鉴别特征、化学成分及主要药理作用。


参考答案:山茱萸来源于山茱萸科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肉;表面紫红至紫黑色,质柔软,气微,味酸涩而微苦;主含环烯醚萜、鞣质、有机酸等成分;具有非特异性免疫增强、升高白细胞、降血糖、降血脂等作用。

第9题:

简述影响肺表面活性物质生成及其作用的因素。


正确答案:肺表面活性物质代谢活跃,正常成人约18~24h更新一次,其代谢主要由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排除,正常情况下合成与分解处于平衡状态,其生成或作用异常与下列因素有关。
(1)先天缺乏 如胚胎30周前肺缺血,II型肺泡细胞供血不足,生成表面活性物质能力降低,因此,早产儿因其缺乏而易出现呼吸困难综合征。
(2)任何原因造成的肺血流减少。
(3)吸入高浓度氧所致氧中毒使II型肺泡细胞线粒体肿胀、变性。
(4)长时间吸入脂溶性吸入麻醉药(如氟烷、甲氧氟烷)。
(5)长期吸烟及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人。
(6)急性胰腺炎病人血磷脂酶增加,可加速表面活性物质破坏导致肺不张。
(7)正压呼吸可增加肺部病变处表面物质活性。

第10题:

简述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对呼吸的影响。


正确答案:肺表面活性物质由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并释放,具有降低肺泡表面张力的作用。其分泌不足时可产生一系列不良影响:
①增加吸气阻力,降低肺顺应性,加大吸气功;
②使大、小肺泡容量不稳定;
③引起肺不张;
④易发生肺水肿。原因是肺泡表面张力对肺泡间质起着“抽吸”作用,降低肺间质内的静水压,使肺毛细血管有效滤过压升高,肺内组织液生成增加,促使液体流向肺泡间质和肺泡腔过多,造成肺水肿。此外,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削弱其免疫调节和器官保护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