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造成路基边坡失稳的常用处理方法有()。

题目

软土造成路基边坡失稳的常用处理方法有()。

  • A、挤流法
  • B、挤密法
  • C、排水固结法
  • D、置换法
  • E、换填法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产生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 )。

A.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B.超宽填筑
C.填土速率过快
D.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E.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答案:A,C,D,E
解析:
2020版教材P49/2019版教材P45
原因分析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3.换填土时清撤不彻底。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7.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8.边坡植被不良。9.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10.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第2题:

引起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是()。

A、 边坡二期贴补
B、 路基基地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C、 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D、 纵坡大运12%的路段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填筑施工
E、 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上

答案:A,B,C,E
解析:
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治,原因分析: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7.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8.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9.边坡植被不良10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故选ABCE。@##

第3题:

造成边坡下滑力增加,失稳坍塌的因素主要有()。

A、边坡土顶面堆土、料过多

B、边坡系数m小

C、边坡系数m大

D、边坡土体被水浸泡


参考答案:AD

第4题:

造成边坡下滑力增加,失稳坍塌的因素主要有()

  • A、边坡顶面行车或有动荷载
  • B、边坡土顶面堆土、料过多
  • C、边坡系数m小
  • D、边坡系数m大
  • E、边坡土体被水浸泡

正确答案:A,B,C,E

第5题:

某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在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填土速率过快,最有可能造成的路基边坡病害是()。

A、坍塌
B、滑坡
C、雨后冲刷严重
D、浪窝

答案:B
解析:
边坡滑坡病害的原因有:①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②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③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④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⑤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⑥路基顶面排水不畅;⑦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⑧边坡植被不良;⑨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⑩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第6题:

引起路基边坡病害的主要原因有( )。【2014年真题】
A、边坡二期贴补
B、路基基地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C、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D、纵坡大于12%的路段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填筑施工
E、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答案:A,B,C,E
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原因有: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路基基地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填筑施工。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参见教材P33。

第7题:

引起路基边坡病害的原因有()

A、边坡二期贴补
B、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C、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D、纵坡大于12%的路段采用纵向水平分层法填筑施工
E、路基处于陡峭的斜坡面上

答案:A,B,C,E
解析:
2020版教材P43页
,原文:路基边坡病害的防治,原因分析: 1设计对地震、洪水和水位变化影响考虑不充分 2.路基基底存在软土且厚度不均 3.换填土时清淤不彻底 4填土速率过快,施工沉降观测、侧向位移观测不及时 5路基填筑层有效宽度不够,边坡二期贴补 6.路基顶面排水不畅 7.纵坡大于12%的路段未采用纵向水平分层填筑施工 8.用透水性较差的填料填筑路堤处理不当 9.边坡植被不良 10未处理好填挖交界面。

第8题:

在软土地基上填筑路堤时,如软基处理不当,易产生的病害有( )。

A.路堤冻胀

B.路基开裂

C.路堤边坡失稳

D.路堤融沉

E.路基沉降过大


正确答案:CE
30、CE。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在软土地基修建公路的注意事项。在软土地基上修建公路时,容易产生路堤失稳或沉降过大等问题。我国沿海、沿湖、沿河地带都有广泛的软土分布。故CE为正确选项。

第9题:

基坑边坡发生塌方或滑坡的原因有( )。

A.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
B.没有根据不同土质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
C.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引起边坡失稳而蹋方
D.开挖顺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
E.基坑土质为粘性土
确认答案

答案:A,B,C,D
解析:
基坑边坡发生塌方或滑坡的原因有:①基坑开挖边坡的放坡不够,没有根据不同图纸的特性设置边坡,致使土体边坡失稳而产生塌方。②在有地下水情况下,未采取有效地降低地下水位的措施,或采取了措施而未能达到规定要求。③没有及时处理好地面水的侵入,使土体湿化、内聚力降低,土体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使边坡失稳而引起塌方。④边坡顶部局部堆载过大,或受外力振动影响,引起边坡失稳而塌方。⑤开挖顺序、方法不当而造成塌方。⑥局部处土体在开挖时超挖亦会引起塌方和滑坡。

第10题:

针对公司排土场的实际情况,简述排土场边坡失稳的原因及提高边坡稳定度的措施?


正确答案: 边坡失稳的原因:排土段高超过了稳定高度;场内连续排弃了物理力学性质不良地岩土层,从而形成了软弱面,导致边坡失稳;地表水截流不当,流入场内,岩土含水饱和,降低了岩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地表水集流冲刷边坡,河沟水流浸泡、冲刷坡脚等。
提高边坡稳定度的措施:(1)、根据剥离物的物理力学性质及排弃工艺,确定阶段的稳定高度,对于水稳性差的岩土,宜适当降低阶段高度;(2)、设置可靠的排水设施,避免地表水流入场内浸泡、冲刷边坡,掏挖坡脚;(3)、对于物理力学性质差的风化岩土,安排在旱季排弃,并及时将不风化大块硬岩排弃在边坡外侧,覆盖坡脚,或按比例混合岩土排弃。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