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影响鱼类产卵繁殖、洄游,可提出的保护措施有()。.A、优化水库调度方案B、设置渔业增殖站C、建立新栖息地D、人工繁殖放流

题目

工程影响鱼类产卵繁殖、洄游,可提出的保护措施有()。.

  • A、优化水库调度方案
  • B、设置渔业增殖站
  • C、建立新栖息地
  • D、人工繁殖放流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A,B,D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西南山区某水库位于A 江支流B 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 河河口35km,是《A 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2)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 m3,防洪库容0.75×108 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 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 kw?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 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 在坝址上游3.7km 处B 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 在坝址下游11km 处B 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 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为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 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 月-5 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 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 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 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鳃和岩原鲤2 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 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
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 月-7 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 个,坝下3 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3.8km、3.3km;坝上3 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 河干支流无产票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
鳃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鳃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 -32℃之间,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约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 月-10 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 月-翌年4 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小。环评机构判别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期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 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 为保护B 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
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殖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 种鱼类。
问题
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主要内容。
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1.(1) 坝址上游35km B 河汇入A 江河口;坝址上游27.6km 处;坝址上游支流C 河汇入处;坝址下游支流D汇入处;
(2) 坝址下游城镇生活污水和农业污水汇入处
(3) 坝址下游0.5km 农灌提水泵站附近;坝址下游3km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附近;
(4) 坝址下游6.5km、10km、22.4km 处的产卵场附近
2.水生生态=水生生物〈浮祷生物、底栖生物、鱼类) +生境〈水环境〉
参考答案:
(1) 评价范围内水生生物的生境条件,包括水位、水流流速、水质、水温等,特别是鱼类产卵场的水温、
水流条件。
(2) 评价范围内水域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游泳生物的种类、名称、数量、分布。
(3) 评价范围内水域鱼类(特别是鱤和岩原鲤)的种类、数量、分布、生态习性;鱼类(特别是鱤和岩原鲤)
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及洄游通道的分布和范围。
(4) 重点保护鱼类鱤和岩原鲤的保护级别、保护状况、保护要求。
(5) 水生生态现状问题的类型、成因、空间分布、发生特点
3.参考答案:
(1) 生产用水:坝址下游农业灌溉用水需求
(2) 生活用水:居民生活饮用水取水需求;
(3) 水生生态用水:维持坝址下游河道水生生态系统稳定的用水需求
(4) 水环境用水:维持坝址下游河道水质的稀释净化用水需求
(5) 坝址下游景观用水需求
(6) 坝址下游河岸植被和湿地的用水需求
4.参考答案:
解答:不完善
(1) 坝上3 个鱼类产卵场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应选择适宜河段设置人工产卵场。
(2) 鱤为产漂流性卵鱼类,而B 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应选择适宜河段设置人工产卵场。
(3) 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应设置过鱼设施。
(4) 鱤为省级重点保护鱼类,近几年己无捕获鱤纪录,应人工增殖放流,并进行栖息地保护。
(5) 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工程采用底层取水,下泄低温水不利于鱤和岩原鲤等鱼类产卵,应采用分层取水等措施缓解低温水下泄。
(6) 坝下有3 个产黏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在鱼类产卵期3 月-7月应加大下泄流量,满足鱼类产卵需求。

第2题:

某河流有多种涸游鱼类生存,一水电站大坝修筑后可能严重影响鱼类洄游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该工程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护栖息地
B.建造过鱼设施
C.施工期避让鱼类洄游产卵期
D.为保证发电,未设置生态基流保证设施

答案:D
解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3题:

为减缓大型河流梯级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
A. 保护支流
B. 设置过鱼设施
C. 鱼类人工增殖放流
D. 减少捕捞量


答案:A,B,C
解析:
一般来说,在环坪文件中不会提出选项D这样的措施。

第4题:

为减缓大型河流梯级电站建设对鱼类的影响,可采取的措施有()。

A:保护支流
B:设置过鱼设施
C:鱼类人工增殖放流
D:减少捕捞量

答案:B,C,D
解析:
环境保护的需求使得工程建设方案不仅应考虑满足工程既定功能和经济目标的要求,而且应满足环境保护需求,例如,水坝阻隔了鱼类的洄游,需要设计专门的过鱼通道;文物的搬迁和易地重植、水生生物繁殖和放流等,都是新的问题,都需要发展专门的设计方案,而且都需要在实践中检验其是否真有效果。

第5题:

某河流有多种徊游鱼类生存, - -水电站大坝修筑后可能严重影响鱼类徊游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 该工程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护栖息地
B.建造过鱼设施
C.施工期避让鱼类徊游产卵期
D.为保证发电,未设置生态基流保证设施

答案:D
解析:

第6题:

西南山区水库位于A江支流B河的中游河段,坝址距B河河口35km,是《A江流域防洪规划》中确定的一座近期建设的大中型防洪控制性水库工程。工程开发任务以防洪为主,兼顾发电和改善下游供水条件。 该工程由混凝土重力坝(最大坝高39.8m)、电站厂房、泄水建筑物等组成,水库总库容1.15×108m3,防洪库容0.75×108m3,为年调节水库。电站装机容量7MW,多年平均发电量0.22×108km?h。水库回水长27.6km,工程建设征地面积8.07km2。 B河大致呈北-南流向,坝址处多年平均流量3.31m3/s。支流C在坝址上游3.7km处B河右岸汇入,河道长68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6.9m3/s;支流D在坝址下游11km处B河左岸汇入,河道长43km,河口处多年平均流量8.0m3/s。 库区及B河下游河段水域环境功能Ⅲ类,现状水质总体良好;坝下区间流域水污染源主要是城镇生活源和农业面源。坝址下游0.5km处有一个农灌提水泵站,每年只在灌溉期3月~5月取水,取水量400m3/d,。灌溉作物有水稻等喜温性作物,生长适宜水温一般不低于20℃;坝址下游3km处有一个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全年无间断取水,取水量3.0×104m3/d。 据现场调查,B河坝下干流无拦河筑坝的水利水电工程。B河干支流共有包括鳡和岩原鲤2种省级重点保护鱼类在内的69种鱼类,上述鱼类均无长距离洄游习性,但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月~7月,大部分鱼类产粘沉性卵,少部分鱼类产漂流性卵。产粘沉性卵鱼类的产卵场相对集中的有6个,坝下3个产卵场上边界距坝址分别为:6.5km,10km, 22.4km。产卵场长度分别为0.3km, 3.8km, 3.3km;坝上3个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B河干支流无产漂流性卵鱼类的集中产卵场。鳡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 鳡为产漂流性卵鱼类,产卵水温在16℃~32℃之间,近几年己无捕获记录:岩原鲤为产粘沉性卵鱼类,产卵水温14℃左右,目前尚有一定资源量。 工程设计采用底层取水方式。水库运行后,受径流调节影响,汛期(5月~10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枯期(11月~翌年4月)流量增加较大。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汛期变化较少。 环评机构判别该书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经数值模拟预测,鱼类产卵坝址处月平均下泄水温度在8.6℃~24℃之间,其中5月份水温下降幅度最大,比同期天然月平均降低2.1℃。为保护B河水域生态系统及鱼类资源,环评机构提出鱼类人工增殖放流、下泄生态流量、水库生态调度、加强运行期水生生态监测及与渔政管理等多种鱼类保护措施。其中增值放流种类为岩原鲤等7种鱼类。 【问题】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 【问题】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调查内容。 【问题】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 【问题】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


答案:
解析:
【问题】1.本项目水质现状监测布点方案中,至少应有哪些代表性断面?【答案】从上游至下游依次为:(1)B河水库库尾(进入库区的水质);(2)支流C汇入B河之前处(支流C汇入B河的水质和污染物量);(3)C河支库库尾(C河在回水区,回水顶托);(4)B河坝出水处(水库输出的水质);(5)坝址下游农灌提水泵站取水断面(农灌用水的水质);(6)坝址下游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断面(饮用水水质);(7)支流D汇入B河处(支流D汇入B河的水质和污染物量);(8)B河汇入A江之前处(B和进入A江的水质和污染物量);(9)沿途城镇生活源排放口和农业面源排放口(以排放口的形式进入B河的面源)处。【问题】2.给出本项目水生生态现状调查的调查内容。【答案】水生生态=水生生物(浮游生物、底栖生物、鱼类)+生境(水环境和湿地环境) (1)浮游生物、底栖生物的种类、组成与分布,优势种,种群密度、群落结构,生物量、底质类型,细胞总数;(2)鱼类(尤其是2种保护鱼类)种类、数量、组成与分布,三场(产卵场、索饵场、越冬场)、洄游通道,保护鱼类的保护级别、要求、现状、问题及措施;(3)水生生物的生境情况,即流量、流速、水位、水温等,及生境改变对鱼类产卵、洄游等的影响;(4)因流量不均匀形成的湿地,是提供水生动物饵料的场所之一。【问题】3.计算本项目的下泄生态流量时应主要考虑哪些类型的用水需求?【答案】要考虑下述不同季节的需水量(表达生态需水量是动态的)。(1)工农业生产及生活需水量(下游灌溉需水量、集中式生活饮用水取水口取水量);(2)维持水生生态系统稳定所需水量(维持鱼类特别是保护鱼类生存的最小需水量);(3)维持河道水质的最小稀释净化水量;(4)下游进入A江段的蒸发量和下渗量。【问题】4.环评机构提出的鱼类保护措施是否完善?说明理由。【答案】不完善。理由:①坝上3个产卵场在水库建成蓄水后将被淹没,坝下的3个产卵场也会受到破坏,应采取措施保护鱼类产卵场。②部分鱼类会在产卵和索饵时作短距离迁移,应采取过鱼措施。③鱼类产卵期主要集中在3月~7月,汛期(5月~10月)坝下流量有所减少,鱤和岩原鲤均喜流水生境,特别是在产卵时需要一定水流刺激,应加大3月~7月下泄生态流量。④鱤近几年已无捕获记录,也应进行增殖放流。⑤该水库为水温稳定分层型水库,下泄低温水,而灌溉作物为水稻等喜温性作物,鱼类产卵温度也比较高,应采取分层取水措施,且优化泄洪方式,减少低温水影响。⑥电站在日调峰运行时,枯期流量、流速和水位有较大变化,应优化调度方式,减少水文情势变化对鱼类生境的影响。⑦保护鱼类的索饵场所(包括湿地),保障鱼类生存的饵料提供。

第7题:

某河流有多种洄游鱼类生存,一水电站大坝修筑后可能严重影响鱼类洄游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该工程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A:保护栖息地
B:建造过鱼设施
C:施工期避让鱼类洄游产卵期
D:为保证发电,未设置生态基流保证设施

答案:D
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第三十二条规定:“在鱼、虾、蟹洄游通道建闸、筑坝,对渔业资源有严重影响的,建设单位应当建造过鱼设施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

第8题:

根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水库建设项目验收时,应调查的社会影响环境保护措施有()。

A:移民安置措施
B:库区文物保护措施
C:鱼类增殖放流措施
D:水土保持措施

答案:A,B
解析:
《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概括描述工程在设计、施工、运行阶段针对生态影响、污染影响和社会影响所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及环境影响评价审批文件所提各项环境保护措施的落实情况一一予以核实、说明。其中,社会影响的环境保护措施主要包括移民安置、文物保护等方面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第9题:

2014-66.某河流有多种洄游鱼类生存,一水电站大坝修筑后可能严重影响鱼类洄游通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该工程建设单位的下列做法中,错误的是( )。

A.保护栖息地
B.建造过鱼设施
C.施工期避让鱼类洄游产卵期
D.为保证发电,未设置生态基流保证设施

答案:D
解析:

第10题:

工程影响鱼类产卵繁殖、洄游,可提出的保护措施有( )。

A.优化水库调度方案
B.设置渔业增殖站
C.建立新栖息地
D.人工繁殖放流

答案:A,B,D
解析:
珍稀、濒危水生生物和有保护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种群、数量、栖息地、洄游通道受到不利影响,应提出栖息地保护、设立保护区等保护与管理措施。对工程影响鱼类产卵繁殖、洄游的情况,应提出优化水库调度方案、设置过鱼设施、建立人工繁殖放流站等措施,并明确各项措施的具体技术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