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按工地情况修正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题目

施工现场材料的实际称量按工地情况修正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混凝土配合比中,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的是( )设计阶段。

A.初步配合比

B.试验室配合比

C.基准配合比

D.施工配合比


正确答案:B
本题涉及的考点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根据施工条件的差异和变化、材料质量的可能波动调整配合比。

第2题:

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的配合比,应经批准后方可使用,且应在混凝土拌制前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 )。

A.设计配合比
B.修正配合比
C.施工配合比
D.工地配合比

答案:C
解析:
2020版教材P137/2019版教材P133
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配合比后,应填写试配报告单,提交施工监理工程师或有关方面批准。混凝土配合比使用过程中,应根据混凝土质量的动态信息,及时进行调整、报批。通过设计和试配确定的配合比,应经批准后方可使用,且应在混凝土拌制前将理论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

第3题:

搅拌混凝土时,为了保证按配合比投料,要按砂石实际( )对实验室配合比修正,调整以后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A. 含泥量

B. 称量误差

C. 级配和粒径

D. 含水量


答案:D

第4题:

施工现场工人向搅拌机内输送的物料是按( )配制而成的。

A.室验室配合比
B.施工配合比
C.施工配料
D.随意

答案:C
解析:
室验室配合比是按设计强度等级确定的理论配合比,砂和石的含水率为零;施工配合比是考虑了现场砂和石的含水率后的配合比;施工配料是考虑了搅拌机型号后确定的各种物料的一次投料量。

第5题:

施工现场,混凝土是按(  )配制的。

A、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B、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配合比
C、混凝土的设计配合比
D、混凝土抗拉强度的配合比施工时混凝土的

答案:A
解析:
设计配合比要换算为骨料在实际含水量情况下的施工配合比。

第6题: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施工参数规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施工参数规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解析: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第7题:

对高速公路施工现场沥青混合料级配进行检测时。实际结果满足( )。

A.目标配合比
B.生产配合比
C.矿料级配范围
D.经验配合比

答案:B
解析:
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应保持两个一致,即生成配合比与目标配合比一致,对拌合楼生成的沥青混合料级配与生成配合比保持一致。

第8题:

搅拌混凝土时,为了保证配料符合实验配合比要求,要按砂石的实际()进行调整,所得到的配合比称为施工配合比。

A.含泥量

B.含水量

C.称量误差

D.粒径


参考答案:B

第9题:

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正确的是( )

A、施工参数确定→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B、施工参数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原材料检验
C、原材料检验→生产配合比设计→目标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D、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答案:D
解析:
2020版教材P51页
图2B312012-1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图 无机结合料稳定材料组成设计流程是:原材料检验→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施工参数确定。

第10题:

水泥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步骤分为: ①初步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是针对设计要求,根据原材料具有的性能,采用经验的方法提出初步配合比; ②基准配合比阶段:该阶段通过实际拌和实际测定的方法,提出满足工作性要求的配合比; ③试验室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采用增加或减少用水量,通过改变混凝土水灰比的方法,确定满足强度要求的配合比; ④工地配合比设计阶段:该阶段根据现场砂、石含水率,调整施工过程中所有材料的用量,提出工地实际所需的配合比。 上述叙述中完全正确的内容是()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