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农民成为增收主体的关键。

题目

()是农民成为增收主体的关键。

  • A、农业电子商务服务交易服务
  • B、农业电子商务支撑服务
  • C、农业电子商务衍生服务
  • D、农业电子商务生产服务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试分析影响我国农民增收的各种制约因素。


参考答案:

1、农产品价格持续低迷。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农民从农业中获得的收入减少。
2、农业结构不合理。产品质量不高,专用品种少,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农业生产的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
3、剩余劳动力转移困难。大量剩余劳动力滞留在农村,农业劳动生产率难以提高。
4、不合理负担过重。仍存在乱集资、乱收费、乱摊派等现象。
5、农业和农村投资不足。国家对农业和农村投入总量严重不足,欠账较多。
6、缺乏必要的金融支持。农村资金外流问题严重,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过于集中,农村信用体系不健全。
7、深层次的体制问题阻碍发展。如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仍得不到切实的保障,农民一家一户小规模分散经营如何与国内外市场衔接仍然亟待解决等。


第2题:

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是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措施,属拓宽农村外部增收渠道有( )
A.降低农业生产成本            B.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
C.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 D.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


答案:C,D
解析:
农村外部增收渠道CD C.建立农民工工资正常支付的长效机制D.扩大城镇社会保险对农民工的覆盖面

第3题:

2014 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谁来种地”的核心是

A.解决好人的问题,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

B.解决好钱的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扶持力度

C.解决好医疗保障问题,坚强对农民的保障

D.解决好增收问题,切实提高农民收入


正确答案:D
关于谁来种地,会议指出,解决好这个问题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影响深远。核心是要解决好人的问题,通过富裕农民.提高农民.扶持农民,让农业经营有效益,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体面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

第4题:

对农民来说,减负的政策激励效果很可能不如增收。


正确答案:正确

第5题:

2018 年6 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下列选项中,属于农民增收途径的有_______。

A.增加农民家庭经营性收入
B.增加农民政府转移性收入
C.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D.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答案:A,C,D
解析:
本题考查时事政治。
A 项正确,目前,农村经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对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 整,开辟农民增收的新途径,增加家庭经营性收入。要逐步调整农村和农业的经济结构。根据农村的实际情况, 发展适合于本村的特色产业,逐步形成特色规模和专业化生产经营。
B 项错误,政府转移支付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同时防止两极化的重要举措。增加农民政府转移性收入,能使农民享受到的社保待遇进一步规范,但不是农民增收的主要途径。
C 项正确,工资性收入是农民受雇于单位与个人,依靠输出自己劳动而获得的收入。目前,工资性收入对农民 增收的贡献越来越大。要通过促进农民外出务工和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D 项正确,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现在维护农民的财产权利显得越来越紧迫,推 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把集体的经营性资产确权到户,实现农民对集体资产的占有使用和收益分配的权利, 有利于拓宽农民的增收新渠道。


第6题:

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主题是()。

A.千方百计地增加农民收入

B.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C.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

D.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


正确答案:D

[答案]D。[解析]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第六次锁定“三农”。本次文件一共提出了28点措施促进农业稳定发展与农民持续增收,其中包括进一步增加农业农村投入、较大幅度增加农业补贴、保持农产品价格合理水平、增强农村金融服务能力等。无论从文件的标题和主要内容都能看出答案选D。

第7题:

连续28年浙江农民人均收入居于全国省区首位。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①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④符合题意。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②说法错误;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第8题:

2007年,我国农业增产增效取得了重大成绩。粮食总产超过10000亿斤,达到10030亿斤,连续4年粮食面积、总产、单产“三增”。这在新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是首次。农民增收渠道呈现多元化,工资性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农民增收协调性明显增强,粮食主产区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民持续增收取得重大成效。去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 )

A、2000元,增幅超过100元

B、3000元,增幅超过200元

C、4000元,增幅超过300元

D、5000元,增幅超过100元


正确答案:C
2007,纯收入达到4140,2006年增加553,是历史上增加最多的一年;名义收入增长15.4%,实际收入增长达到9.5%,1997年以来增长最快的年份。

第9题:

当前,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背景下,要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一条基本经验就是让更多农民走出土地,让更多农民充分就业,让工资性收入、创业性收入、财产性收入成为农民多元收入结构中的主体支撑。这表明(  )。
①劳动就业是民生之本
②多元化的收入结构是农民增收的前提
③完善分配政策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
④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助推了农民增收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B
解析:
劳动者通过就业取得报酬,从而获得生活来源,使社会劳动力能够不断再生产,①符合题意: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有利于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④符合题意。生产力的发展是农民增收的前提,②说法错误;生产性基础设施是农民增收的物质基础,③说法错误。故本题答案选B。

第10题:

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大力推进农民奔小康,必须推动()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让农村成为可以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

  • A、劳务输出
  • B、高效农业
  • C、观光农业
  • D、产业融合发展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