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原告诉讼的条件及相关问题

题目

作为原告诉讼的条件及相关问题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中原告举证行为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于原告来说,举证只是一种权利,因此是可以放弃的

B.原告在起诉时,有义务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

C.原告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被告在行政程序中未作为具体行政行为依据的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D.被告在行政程序中依照法定程序要求原告提供证据,原告依法应当提供而拒不提供,在诉讼程序中提供的证据,人民法院不予采纳


正确答案:ACD
参见《行诉证据规定》第4条、第59条、第60条。

第2题:

某甲将其自己所有的一处房产出租给某乙,乙又将该房屋偷卖给不知情的某丙,丙对该房屋进行了维修。后丙与甲为该房产所有权发生纠纷,丙将乙诉至法院。在诉讼过程中甲经人民法院同意参加诉讼。后丙经人民法院准许撤诉。本案应如何处理?

A.更换甲为原告,乙作为被告,诉讼继续进行

B.甲作为另案原告,乙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C.甲作为另案原告,乙作为另案被告,丙作为第三人,诉讼另行进行

D.甲作为另案原告,乙、丙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正确答案:D
42.【答案】D 【考点】诉讼参加人【解析】 甲作为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参诉后,原告撤诉,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本诉的原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故D项正确。

第3题:

下列关于行政诉讼原告资格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原告资格是充当行政诉讼原告所应具备的条件

B、有原告资格的人一定而且也只能是原告

C、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具备民事主体资格,具有完全的民事权利能力

D、原告资格要求起诉人必须是其主张权益的享有主体,我国行政诉讼不存在他人诉讼和公益诉讼


参考答案:AD

第4题:

(2018年)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司法解释规定,由推选产生的2-5名当事人作为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的适用情形是( )。

A.同案原告至少5人以上
B.同案原告至少10人以上
C.同案原告至少15人以上
D.同案原告至少30人以上

答案:B
解析:
本题考核行政诉讼代表人。根据规定,如果同案原告为10人以上,则由推选产生的2-5名当事人作为诉讼代表人参加诉讼。

第5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规定,终结诉讼情形有( )

A、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B、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C、案件涉及法律适用问题,需要送请有权机关作出解释或者确认的

D、案件的审判须以相关民事、刑事或者其他行政案件的审理结果为依据,而相关案件尚未审结的


参考答案:AB
答案说明:依据2000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十二条 在诉讼过程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终结诉讼:
(一)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
(二)作为原告的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后,其权利义务的承受人放弃诉讼权利的。
因本解释第五十一条第一款第(一)、(二)、(三)项原因中止诉讼满90日仍无人继续诉讼的,裁定终结诉讼,但有特殊情况的除外。

第6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其证据若干问题规定的精神和内容,以下有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A.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 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B.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有义务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C.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时,有义务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其起诉行为符合法定的条件

D.即使原告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不成立,也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正确答案:ABCD
根据《行诉证据规定》第4条的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向人民法院起诉时,应当提供其符合起诉条件的相应的证据材料。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案件中,原告应当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因此,B、C正确。第5条规定:“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应当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提供证据。”据此,A正确。第6条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据此,D也正确。

第7题:

成为行政诉讼的原告的资格的条件。


参考答案:(1)主体条件,即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可诉的具体行政行为;
(3)主张的权益是合法权益;
(4)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
(5)主张的权益受到损害和行政行为有因果关系。

第8题:

在行政诉讼中作为被告的代理律师不得向原告及证人收集证据。()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对

第9题:

甲、乙、丙分别是某一审民事案件的原告、被告和有独立清求权的第三人。在庭审过程中,甲申请撤诉,法院准许原告撤诉后诉讼应当怎样进行:( )

A.将丙作为另案原告,甲、乙作为另案被告,诉讼另行进行
B.由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灵活处理
C.裁定诉讼终结
D.将丙作为另案原告,甲、乙作为另案被告,诉讼继续进行

答案:D
解析:
考查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的撤诉处理。根据《民诉解释》第237条的规定,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参加诉讼后,原告申请撤诉,人民法院在准许原告撤诉后,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作为另案原告,原案原告、被告作为另案被告,诉讼继续进行。

第10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及《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精神和内容,以下有关原告在行政诉讼中的举证行为理解正确的有(  )。

A.在一般情况下,行政诉讼中的原告可以放弃举证,并不会因此而导致败诉的法律后果
B.原告在起诉被告不作为的行政案件中,原告有义务提供其在行政程序中曾经提出申请的证据材料
C.原告在提起行政诉讼时,有义务提供相应的证据材料以证明其起诉行为符合法定的条件
D.在行政赔偿诉讼中,原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造成损害的事实承担举证责任
E.在行政诉讼中,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答案:A,B,C,D
解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的规定,原告可以提供证明被诉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不成立的,不免除被告对被诉具体行政行为合法性的举证责任。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