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历史上,重视儿童教育,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教育家是(

题目

在我国历史上,重视儿童教育,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的教育家是()。

  • A、荀子
  • B、董仲舒
  • C、王守仁
  • D、孟子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以下关于王阳明的说法,错误的是()。

A.他是我国明代的著名哲学家,心学的集大成者

B.发展了朱熹的心本体论和陆九渊的“心即理”学说,构建了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C.王阳明的良知和孟子的良知大不相同

D.王阳明认为“良知”原本是“心之虚灵明觉”,是“天理自然明觉发见处”


正确答案:B

第2题:

我国儿童教育家()不但在理论上重视艺术教育,而且还创作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教育歌曲,如《锄头舞歌》。
陶行知

第3题:

提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的教育家是()。

A、王守仁

B、朱熹

C、王安石

D、王夫之


参考答案:A

第4题:

下列选项与“吾心即宇宙,宇宙即吾心”观点相一致的是()

  • A、未有这事,先有这理
  • B、我思故我在
  • C、气者,理之依也
  • D、世界的本质是“绝对精神”

正确答案:B

第5题:

王阳明对“格物致知”的训诂包括()

  • A、物指事
  • B、事是心在具体存在上的投射
  • C、致知是致良知
  • D、良知是心之本,是一切的根本价值

正确答案:A,B,C,D

第6题:

试论述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的幼儿教育思想。


答案:
解析:
陈鹤琴是我国著名的儿童教育家。他批评当时的幼儿园不是抄袭日本就是模仿欧美,生搬外国的教材、教法,全然不顾中国国情,坚决主张“处处以适应本国国情为主体,那些具有世界性的教材教法也可以采用,总以不违反国情为唯一的条件”。同时,他积极地推进为中国平民服务的、培养民族的新生一代的幼儿教育,于1923年创办了我国最早的幼儿教育实验中心——南京鼓楼幼稚园,创立了“活教育”理念,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的幼儿教育道路。 陈鹤琴主要幼儿教育思想主要可以总结为:反对死教育,提倡活教育。
陈鹤琴先生反对埋没人性的、读死书的死教育。在抗战时代,他抱着实验新教育的使命,创建了活教育。其教育体系包括三大部分:①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人;②方法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③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是我们的活教材。陈鹤琴先生的活教育体系,对中国幼儿教育的各方面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1)陈鹤琴幼儿教育的教育观:要遵照活教育的精神办幼儿园,必须“以自动代替被动”,必须是幼儿“自动的学习、自发的学习”,自己去动手用脑获得知识,教师必须尊重幼儿的自主性,不能搞传统的注入式,消极地管束幼儿等。这样的要求体现了一种全新的教育观,对旧教育的冲击是十分巨大的。
(2)幼儿园的教育目标应当是育人,培养国家民族所需要的新生一代,培养像陈鹤琴先生所指出的那种身体健康、能建设、能创造、能合作、能服务的“现代中国人”。
(3)幼儿教育的方法:实现活教育目标的教育方法,如陈鹤琴先生所说:“非从‘做’做起来不可”,应当是“做中教,做中学”。
(4)幼儿教育内容:以大自然、大社会为活教材,与实际紧密地结合。同时,活教育“做”的过程本身也就是幼儿园最好的教育内容。
(5)幼儿教育原则:陈鹤琴先生提出的活教育的17条原则,如“凡幼儿能做的,让他自己做;凡幼儿能想的,让他自己想”等,体现了尊重幼儿的主体性,重视幼儿动手动脑,重视直接经验的价值等思想,奠定了幼儿园教育原则的基础。
(6)幼儿园课程理论:
①课程的中心:陈鹤琴先生反对幼儿园课程脱离实际,主张根据儿童的环境:自然的环境、社会的环境作为幼稚园课程系统的中心,让儿童能充分地与实物和人接触,获得直接经验。
②课程的结构:陈鹤琴先生认为“应当把幼稚园的课程打成一片,成为有系统的组织。”虽然他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等五项,但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人的手指与手掌,手指只是手掌的一部分,其骨肉相连,血脉相通,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③课程的实施:强调以幼儿经验、身心发展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作为选择教材的标准;反对实行分科教学,提倡综合的单元教学,以社会自然为中心的“整个教学法”;主张游戏式的教学。
④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家庭对幼儿的影响,积极主张幼儿园与家庭合作起来教育幼儿。他说:“儿童的教育是整个的、是继续的”,只有两方配合,才会有大的效果。

第7题:

认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在于“致良知”的教育家是()。

A王安石

B胡瑗

C朱熹

D王守仁


D

第8题:

中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人有知学,则有力矣”,重视知识的力量的教育家是()。

A、孔子

B、荀子

C、董仲舒

D、王充


参考答案:D

第9题:

下列符合理学思想的是()。

  • A、“天下之物皆有其所以然之理”
  • B、“吾心即道”
  • C、“致良知”
  • D、“人人可以成尧舜”

正确答案:A

第10题:

我国古代哲学家陆九渊认为:“心即理,天下万物之理不外乎吾心,格物只需反省内求就可以。”下列选项中与这种观点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A、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 B、气之所聚,理即在焉,然理终为主
  • C、方动即静,方静即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
  • D、致吾心之良知者,致知也;事事物物皆得其理者,格物也

正确答案:D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