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奶奶与留守儿媳因管教孩子发生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李奶奶

题目

李奶奶与留守儿媳因管教孩子发生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李奶奶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李奶奶一家,社会工作者除了和李奶奶、李爷爷深入交谈,还请邻居介绍李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

  • A、家访
  • B、咨询
  • C、问卷
  • D、询问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李奶奶今年89岁,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李奶奶最初是在两个儿子家中轮流生活。但因为与两个儿媳的关系都不太好,现在独自居住在社区,每月的费用由两个女儿从外地邮寄。女儿在外地很少来看李奶奶,而两个儿子因为工作较忙,也很少来看她。李奶奶看到周围的老人们经常会有家人来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却没有人来探望。李奶奶有严重的高血压,每当犯病的时候就很难过,她感觉自己被家人抛弃了,没有人管她,更没有人在乎她的存在,于是她想到了自杀。李奶奶以失眠为借口,在药店购买了一些安眠药又向周围其他老人索要安眠药。就在她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被邻居老王及时发现了苗头,并向居委会人员报告了相关情况。随后居委会据李奶奶的情况对社区老人做了相关调查,同时动员李奶奶的邻居及时关注老人的安全。随后居委会上门向李奶奶了解了相关情况,对李奶奶进行了慰问。居委会主任让李奶奶放心,社区一定会帮助李奶奶渡过难关。之后居委会对李奶奶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讨论,采取了协调老人子女、派志愿者照顾李奶奶等措施。
居委会积极协调李奶奶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工作思路表现为( )。

A.来自子女的照顾是老人最可靠的生活保证
B.清官难断家务事,家庭内部矛盾还得家庭分子自己解决
C.孝顺老人,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D.根据老人需求,修复家庭支持系统

答案:D
解析:
李奶奶是因为子女不在身边,无人陪伴,感觉自己被家人抛弃了,缺少了家庭成员的支持,才产生了自杀的想法。所以居委会协调李奶奶和子女之间的关系,其工作是为了让李奶奶重新获得来自家庭的支持,满足老人渴望家庭温暖的需要。

第2题:

乡下的李奶奶被接到城里由儿子照顾,李奶奶和社区里面的人都不熟悉,儿子上班去后找不到人说话,变得郁郁寡欢,身体也没有以前好了。针对李奶奶的情况,家人带她向社会工作者寻求帮助。为了顺利接案,社区社会工作者首先要(  )。

A.聆听李奶奶的想法

B.找李奶奶和她儿子一起家庭谈话

C.将李奶奶送回老家

D.要求李奶奶的儿子多和老人沟通

答案:A
解析:

第3题:

李奶奶今年89岁,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李奶奶最初是在两个儿子家中轮流生活。但因为与两个儿媳的关系都不太好,现在独自居住在社区,每月的费用由两个女儿从外地邮寄。女儿在外地很少来看李奶奶,而两个儿子因为工作较忙,也很少来看她。李奶奶看到周围的老人们经常会有家人来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却没有人来探望。李奶奶有严重的高血压,每当犯病的时候就很难过,她感觉自己被家人抛弃了,没有人管她,更没有人在乎她的存在,于是她想到了自杀。李奶奶以失眠为借口,在药店购买了一些安眠药又向周围其他老人索要安眠药。就在她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被邻居老王及时发现了苗头,并向居委会人员报告了相关情况。随后居委会据李奶奶的情况对社区老人做了相关调查,同时动员李奶奶的邻居及时关注老人的安全。随后居委会上门向李奶奶了解了相关情况,对李奶奶进行了慰问。居委会主任让李奶奶放心,社区一定会帮助李奶奶渡过难关。之后居委会对李奶奶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讨论,采取了协调老人子女、派志愿者照顾李奶奶等措施。
为了保证李奶奶的人身安全,社区工作者目前可采取的最有效、可靠的办法是( )。

A.派专门的工作人员来帮助、照顾李奶奶
B.协调李奶奶子女的关系,说服李奶奶子女放弃工作回来照顾老人
C.为李奶奶联系养老院,将李奶奶送去养老院照顾
D.将李奶奶及类似李奶奶的老人的情况反映给媒体,呼吁人们关注老人生活

答案:A
解析:
题干要求的是目前可采取的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B项说服李奶奶子女放弃工作回来照顾老人,不可行;C项不能解决李奶奶目前面临的心理问题;D项有可能会加剧李奶奶与子女之间的矛盾。

第4题:

(2017年)李奶奶86岁,丧偶,患有阿尔霍海默症,与女儿一家共同生活。由于家人无力照顾,为李奶奶申请入住护理型老人院。老人院的社会工作者在李奶奶等候入院期间应开展的工作有()

A.打电话询问李奶奶的情况
B.帮李奶奶与院内老人结对
C.提供李奶奶入院后的生活计划
D.动员李奶奶的女儿做老人院的志愿者
E.帮助家人缓解对李奶奶住老人院的焦虑

答案:A,E
解析:
在养老机构入住一段时间后,老年人可能会有新的问题和需要。养老机构的生活常常时 间性很强,非常有规律。对于固定的时间安排老人常常只能遵守,缺乏自主决定权,尤其是 个性化的需求有时会得不到重视,因而会觉得没有自尊。所有的需求都由养老机构满足也逐 渐使他们产生依赖感 。一 些机构或者实行封闭管理,或者远离社区,容易导致老人产生社会 疏离感和孤独感。不少老年人入住老人院后要与他人合住,也会让他们觉得缺乏隐私。社会 工作者要推动老年人关心和参与机构的政策制定与运作,关注老人的个别需求并协助解决。 社会工作者要强化老年人与家庭和社区的纽带,使老年人即便在机构养老,也不会陷入社会 隔离的境况。

第5题:

某县宋奶奶今年78岁,由于年岁渐长,行动不便,也有点耳背,日常生活由儿子、儿媳照顾。但宋奶奶的儿子、儿媳因外出办事遭遇车祸,不幸双双去世。自此,宋奶奶与14岁的孙子陈明一起生活,俩人相依为命。孙子陈明的情况也十分特殊,由于先天性智力残疾,他生活无法自理,也需要人照顾。儿子、儿媳的去世,致使宋奶奶和陈明无人照顾,生活十分困难。?
问题:?
1.根据上述材料,结合特困人员供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如何帮助宋奶奶及其孙子。?
2.浅析如何提升我国特困人员的供养水平。


答案:
解析:
1.根据宋奶奶及其孙子的情况,可为其二人提供特困人员供养的社会救助。 (1)国家对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且无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或者其法定赡养、抚养、扶养义务人无赡养、抚养、扶养能力的老年人、残疾人以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定义为特困人员,由国家提供供养。宋奶奶由于儿子和儿媳去世,失去法定赡养义务人,也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符合特困人员要求。其孙子属于未满16周岁的残疾人,失去父母,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也符合特困人员要求。
(2)宋奶奶和孙子可自行选择在当地的供养服务机构集中供养或在家分散供养。
①为宋奶奶及其孙子提供基本生活条件,解决其生活困境,保障二人日常生活正常进行。
②由于宋奶奶年岁较大,行动不便和耳背,孙子由于智力残疾生活无法自理,需为二人提供基本生活照料。
③为宋奶奶及其孙子提供疾病治疗,维护二人基本健康水平。
2.健全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提升特困供养人员供养水平,可以采取以下方法:
(1)完善供养服务管理设施,扎实开展供养机构或供养家庭安全隐患排查、整改。如制定和完善供养服务管理方案;进一步规范供养机构应急预案和规章制度,消除安全隐患,提高安全系数;形成供养服务工作人员定期学习制度,提升安全管理能力。
(2)全面审计特困供养收支,对不规范、不合格问题督办落实整改。重点审计特困供养财务收支是否合理、财务管理是否规范等情况。对不规范不合格的问题,制定相应整改方案,并严格督办落实整改,以保障特困供养救助资金合理正常运行。
(3)合理配备工作人员,提高特困供养服务水平。做到因事设岗、按需设岗,配备专业工作人员和照料护理人员,以满足供养服务工作的实际需要。也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由供养机构面向社会公开招用、招聘,鼓励和引导更多专业服务人才投入特困人员供养服务队伍之中。
(4)精准核实特困供养对象,完善核查工作实施方案。及时更新特困人员供养情况,完善核查工作实施方案,落实责任、明确任务,进一步精准核实特困供养对象信息资料,实现特困人员供养不落一人,不错一人。
(5)定期举办护理员培训,提高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水平。对有意愿从事特困供养人员护理工作的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根据供养人员的生理、心理等特点和服务需求,开设护理基础、饮食照料等相关课程,让学员熟练掌握护理的知识与技能,并有效应用于特困人员供养服务工作中。

第6题:

李奶奶今年89岁,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李奶奶最初是在两个儿子家中轮流生活。但因为与两个儿媳的关系都不太好,现在独自居住在社区,每月的费用由两个女儿从外地邮寄。女儿在外地很少来看李奶奶,而两个儿子因为工作较忙,也很少来看她。李奶奶看到周围的老人们经常会有家人来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却没有人来探望。李奶奶有严重的高血压,每当犯病的时候就很难过,她感觉自己被家人抛弃了,没有人管她,更没有人在乎她的存在,于是她想到了自杀。李奶奶以失眠为借口,在药店购买了一些安眠药又向周围其他老人索要安眠药。就在她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被邻居老王及时发现了苗头,并向居委会人员报告了相关情况。随后居委会据李奶奶的情况对社区老人做了相关调查,同时动员李奶奶的邻居及时关注老人的安全。随后居委会上门向李奶奶了解了相关情况,对李奶奶进行了慰问。居委会主任让李奶奶放心,社区一定会帮助李奶奶渡过难关。之后居委会对李奶奶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讨论,采取了协调老人子女、派志愿者照顾李奶奶等措施。
站在社区工作的角度,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是( )。

A.子女要多关心父母
B.社区工作要多多的关注空巢独居老人
C.老人不应单独居住
D.要正确处理好人际邻里关系,加强邻居之间友好关系

答案:B
解析:
题干要求站在社区工作的角度,AD两项不是站在社区工作的角度。

第7题:

刘奶奶的独子和儿媳长期在外务工,社区民警小杨对该情况十分关注,在对刘奶奶家做入户走访时,遇到刘奶奶的小孙子正在生病,哭个不停,病因不明,刘奶奶非常焦急。根据面对的情况,小杨可以采取的恰当做法有:

A.直接说明来意,开始走访工作
B.等刘奶奶把孩子哄睡再开展走访工作
C.帮刘奶奶安抚哭闹的孩子,并劝慰她不要着急
D.帮刘奶奶把生病的孩子送医并设法联系孩子父母

答案:C,D
解析:
作为社区民警,小杨在刘奶奶小孙子生病不停的哭而急需帮助时,应主动给予帮助,而不理睬而直接说明来意开展走访工作,A项做法不恰当。等刘奶奶把孩子哄睡再开展走访,让刘奶奶独自解决困难,作为社区民警是一种不作为的体现,B项做法不恰当。小杨正确的做法应当是主动帮刘奶奶安抚哭闹的孩子,将生病的小孩送医,并及时设法联系小孩父母,CD做法恰当。因此选择CD选项。

第8题:

李奶奶今年89岁,老伴去世很多年了,她有两个儿子两个女儿,两个女儿都嫁到了外地。李奶奶最初是在两个儿子家中轮流生活。但因为与两个儿媳的关系都不太好,现在独自居住在社区,每月的费用由两个女儿从外地邮寄。女儿在外地很少来看李奶奶,而两个儿子因为工作较忙,也很少来看她。李奶奶看到周围的老人们经常会有家人来看望,只有自己每天等得望眼欲穿,却没有人来探望。李奶奶有严重的高血压,每当犯病的时候就很难过,她感觉自己被家人抛弃了,没有人管她,更没有人在乎她的存在,于是她想到了自杀。李奶奶以失眠为借口,在药店购买了一些安眠药又向周围其他老人索要安眠药。就在她积攒到一定数量的时候,被邻居老王及时发现了苗头,并向居委会人员报告了相关情况。随后居委会据李奶奶的情况对社区老人做了相关调查,同时动员李奶奶的邻居及时关注老人的安全。随后居委会上门向李奶奶了解了相关情况,对李奶奶进行了慰问。居委会主任让李奶奶放心,社区一定会帮助李奶奶渡过难关。之后居委会对李奶奶的情况进行了重点讨论,采取了协调老人子女、派志愿者照顾李奶奶等措施。
材料中居委会工作人员动员李奶奶邻居及时关注老人的安全。这样做最主要的目的是( )。

A.方便及时得到李奶奶的消息
B.增强社区居民的责任感
C.培养社区居民之间互帮互助的意识
D.构建社区居民社会支持网络

答案:D
解析:
本案例中,社区工作者动员周奶奶的左邻右舍来关注老人的安全,主要是为了建立居民的社会支持网络,运用大家的力量来帮助老人。

第9题:

王爷爷的儿子外出打工,儿媳与她常闹矛盾,前天又因管教孩子发生了冲突,儿媳一气之下回了娘家,王爷爷请社会工作者“管管儿媳”。为了有效帮助王爷爷一家,社会工作者请王爷爷和王奶奶详细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李奶奶家的情况。在本案例中,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资料的方法是()。

A.家访
B.咨询
C.问卷
D.询问

答案:D
解析:
直接向服务对象询问,通过面对面的会谈去收集资料,可以为决定介入干预的方法提供依据。除了向服务对象本人询问外,还可向与服务对象有关的系统查询。如从家庭成员、服务对象的工作单位与服务对象关系密切的同事及朋友那里获得有关服务对象的资料。题中,社会工作者请王爷爷和王爷爷讲述事情原委,还请邻居介绍李奶奶的情况。也就是说社会工作者向服务对象本人以及与其有关的邻居询问情况,即通过询问的方式收集服务对象的资料。

第10题:

养老机构的工作人员向社会工作者反映,李奶奶最近闷闷不乐,社会工作者与李奶奶进行初次会谈。根据老人的特点,社会工作者在这一阶段首先要做的是()。

A:与李奶奶进行良好的沟通
B:对李奶奶的问题进行预估
C:与李奶奶讨论介入策略
D:确定李奶奶问题的根本原因

答案:A
解析:
考点:老年人的特点。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