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于()。

题目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减租、减息政策实行于()。

  • A、广州政府
  • B、工农民主政权
  • C、抗日民主政权
  •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民主政权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C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減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曰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解决农民土地问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项主要任务。结合此表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答案:
解析:
上表说明,封建势力虽然有所削弱,但封建的剥削关系仍然存在,少数地主仍然占有较多的土地;广大农民,特别是贫雇农,占有的土地仍然较少,他们的经济地位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因此,减租减息政策是一项适用于抗日战争这个特定历史时期的过渡性政策。要消灭 封建剥削制度,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进行彻底的土地改革。 【命题依据】
“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 封建的中国,土地制度极不合理,只占农村人口8%的地主富农,却占有全部土地的70%?80%。要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变中国贫穷落后的面貌,必须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进行土 地革命,实行“耕者有其田”。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土地革命的极端重要性,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到1931年前后,形成了党的土地革命路线。抗日战争时期,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中H民族矛盾的激化,党为了扩大抗日民族统—战线,实行减租减息的政策。这是正确处理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斗争和阶级斗争关系的一种特殊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根据届内阶级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1946年5月4 日发出指示,及时地将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政策改为没收地主土地分配给农民的政策。 1947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国土地法大纲》,这是一个比较彻底比较完善的土地纲领。 1948年毛泽东《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中,对土地改革的总路线完整的概括,即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在这条总路线的推动下,解放区的土地改革取得了伟大胜利。
【解题思路】
(1)本题考査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中关于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中关于没收地主土地归农民所有的政策的理解和应用。
(2)通过两个减租减息的材料考查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3)回答本题采用说理分析法,首先第一问根据所给表格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土地流向及各阶级、各阶层户数的增减,表明封建势力在削弱,农民的经济生活条件得到改善,农村阶级 关系趋向缓和。其次,根据所学理论回答减租减息政策的重要意义,最后说明减租减息政策的局限性。

第2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虽然提出了减租减息政策,但没有放弃没收地主阶级土地的政策。


正确答案:错误

第3题:

在抗战困难时期,中共采取的巩固统一战线的措施有:①建立三三制政权②开展大生产运动③进行整风运动④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正确答案:D
D【解析】开展大生产运动是为了保存并且发展抗日力量;进行整风运动是为了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故排除含有②和③的选项,选择D。

第4题:

五四指示仍然确认“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


正确答案:错误

第5题: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在人员组成上实行()的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在这一时期处理土地问题的基本政策。

  • A、三三制;减租减息
  • B、集中制;减租
  • C、民主制;减息

正确答案:A

第6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在下列历史现象中,体现党勇于纠正错误的有( )。
①八七会议②遵义会议③延安整风运动④“减租减息”政策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

答案:B
解析: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错误;遵义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延安整风从思想上清算了“左”和“右”的错误;“减租减息”政策与题意不符。

第7题:

1946年5月4日,中国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月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

  • A、“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 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D、“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

正确答案:C

第8题:

减租减息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政策。减租又称二五減租,即规定地主的地租一律照原租额减收25%,地租的最高额不得超过37.5%。减息的原则是“分半减息”,规定放贷的年利率最高不得超过10%。下表系1942年至1944年对北岳、太行等五个抗曰根据地调查的数据。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简述实行减租减息政策的意义。


答案:
解析:
实行减租减息政策,一方面有利于争取地主阶级的大多数站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一边,从而最大限度地团结一切爱国力量进行抗日民族战争;另一方面也减轻了农民的负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进而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抗日积极性。

第9题:

1946年5月4日,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清算、减租及土地问题的指示》(史称《五四运动指示》),决定将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的减租减息政策改变为()

  • A、"没收一切土地"的政策
  • B、"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政策
  • C、"耕者有其田"的政策
  • D、"保存富农经济"的政策

正确答案:C

第10题:

敌后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改革是()

  • A、减租减息的政策
  • B、土地没收的政策
  • C、统一战线政策
  • D、消灭富农的政策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