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国在乙国领土内发射航天飞机(所有权属甲国),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

题目

甲国在乙国领土内发射航天飞机(所有权属甲国),航天飞机在发射升空后偏离轨道,撞到丙国的民用卫星,丙国应当向哪国请求赔偿?

  • A、甲国单独赔偿
  • B、乙国单独赔偿
  • C、甲乙两国连带赔偿
  • D、甲乙两国均不赔偿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甲、乙、丙、丁四国都是一系列外空活动条约的缔约国。甲、乙、丙三国签订条约联合发射“宙斯号”载人航天飞机,发射之前甲国根据条约约定以自己的名义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了发射登记。“宙斯号”载人航天飞机成功发射,顺利进入外层空间轨道,在空间轨道成功运行48 小时后返回地面。但由于操作失误,“宙斯号”航天飞机没有在预定地点降落,而紧急降落于丁国的某沙漠区域。根据国际法的相关规则和实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国以自己的名义向联合国秘书长进行发射登记是违反国际法的,因为甲国并非唯一的发射国

B.对获悉紧急降落于丁国的“宙斯号”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丁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寻找并给予必要的救援

C.当丁国搜救人员找到“宙斯号”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后,丁国有义务迅速将其交还给联合国秘书长,但没有义务交还给甲、乙、丙中任一国

D.当丁国搜救人员找到“宙斯号”航天飞机以及其上的宇航员后,丁国有义务迅速救助宇航员并立即安全地将其交还发射国,但可将“宙斯号”航天飞机收为己用


正确答案:B
【答案】B
【详解】根据《登记公约》规定,空间物体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发射国发射,应由其共同决定其中的一个国家进行登记。本案中甲国根据条约约定以自己的名义进行登记是合法的,故A 选项错误。根据《营救协定》规定,对获悉或发现在一国领土内的宇航员,领土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营救宇航员,并给予他们一切必要的帮助,故B 选项正确。对于发现的宇航员,应立即安全地交还发射国,故C 选项错误。对于发生意外的空间物体应送还其发射国,故D 选项错误。

第2题: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新一届政府决定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

A.甲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武器
B.乙国的行为构成侵略,因为其部署了威胁甲国的进攻性武器
C.甲国的行为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D.甲国为了维护其主权,可以将乙国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

答案:A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的基本原则。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的侵略行为,A正确。乙国只是在其境内部署进攻性武器,虽然可能不符合某些协定,但并不构成“侵略”,B错。自卫在国际法上是使用武力的合法性依据之一,但自卫权的行使必须符合必要性、相称性和安理会主导三项原则。一般而言,自卫权的行使应针对实际已发生的外来武装攻击行为。而本题的乙国尚未进行武装攻击,C错,D也不正确。

第3题:

甲国从乙国发射宇宙飞船将宇航员杨某送上太空后,下列与该太空活动相关的选项中,哪些是不正确的?

A.甲国或乙国应当将其空间物体和宇航员载入其所保存的国内登记册,并向联合国秘书长报告并在其总登记册中登记,即使甲国已经切实知道其所发射的空间物体在轨道上不复存在,也应将有关情况通知联合国秘书长

B.甲国如果只是在月球上设立军事基地和设施,但承诺绝不进行任何类型的核武器和军事演习,则不构成对《外空条约》的违反

C.甲、乙两国因共同发射宇宙飞船,甲、乙应共同进行登记

D.甲国的飞船在返回地球时,如在降落过程中对丙国地面财产造成大量损害,则甲、乙两国依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


正确答案:BCD
78.【答案】BCD 【考点】 外空活动的登记制度和责任制度【解析】发射国应对其发射的空间物体进行登记,包括在本国登记,并向联合国秘书长报告;空间物体由两个以上国家发射,应共同决定其中的一个国家进行登记;如果空间物体已不复存在,也应通知联合国秘书长。故A正确,C错误;《外空条约》规定,禁止在天体建立军事设施,各国对天体的利用要专门用于和-目的,B错误;空间物体对地球表面或飞机造成损害的.发射国承担绝对责任,D错误。

第4题:

★ 甲乙两国是邻国。乙国近年来不断生产和进口进攻性武器,以增强其武装力量。甲国认为乙国行为对其构成威胁,于是同另一邻国丙国协商,通过其领土向乙国境内发射导弹,丙国同意。甲国于是在丙国境内向甲国发射导弹,将乙国一处正在修建的导弹发射装置摧毁。对于此行为,根据1974年《关于侵略定义的决议》,判断正确的是下列哪些项?()
A.甲乙丙三国的行为均构成侵略
B.甲国的行为不构成国际法上的自卫
C.只有甲丙两国行为涉嫌构成侵略
D.乙丙两国行为合法


答案:B,C
解析:
。甲国的行为属于“以另一国的领土为对象使用任何武器”,丙国的行为属于“提供领土由他国使用进行侵略行为”,因此甲丙两国的行为都构成侵略。BC正确。

第5题:

《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规定,空间物体造成损失的赔偿责任应由该物体的发射国承担。那么,如果甲国在其领域内为乙国发射一颗气象卫星,但该发射没有成功。此时造成的损失赔偿责任应如何承担?

A、甲国承担责任
B、乙国承担责任
C、由于发射没有成功,甲、乙两国均不承担责任
D、甲、乙两国共同承担责任

答案:D
解析:
损害赔偿应由该物体的发射国承担。这里的发射国包括:发射或促使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以及从其领土或设施发射空间物体的国家。“发射”包括未成功的发射在内。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共同发射空间物体时,对所造成的损害应承担共同或单独的责任。据此,虽然发射没有成功,但发射国仍应承担赔偿责任。根据公约规定,甲、乙两国应共同承担赔偿责任。

第6题:

国家的领土主权在以下哪些情况下可受到限制?( )

A.甲国为方便内陆国乙国,同意乙国利用其港口

B.甲、乙两国爆发战争,甲国通过与乙国的战后合约,承诺不在靠近乙国的边境地区设防

C.甲国和乙国对某一尚未划定的边境地区进行共同管理

D.甲国与乙国签订条约允许乙国在其领土内捕鱼


正确答案:ABCD

【考点】国际领土主权的限制
【解析】国家领土主权的限制有两种情况:一种是适用于一切国家或大多数国家的一般性限制,如外国商船的无害通过权、外交官的豁免权等;另一种是适用于特定国家的根据条的产生的对其领土主权施加的特殊限制,。主要包括共管、国际地役、租界、势力范围等四种情况。本题AD项属于积极地役,即允许他国在一国领土内作出某种行为。B项属于消极地役,指一国为另一国利益而不在本国领土内作出某种行为。C项属于共管。

第7题:

甲国从其飞船上发射探测器成功登陆了月球,在飞船返回地球时因技术原因偏离航线并降落于乙国境内。乙国搜索到了降落的甲国飞船及所载的宇航员。甲乙两国均为《营救协定》的缔约国。依该公约及相关国际法规则,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

A.甲国发射的探测器成功登陆了月球构成对月球的先占
B.甲国宇航员未经许可降落在乙国,乙国可将其扣留
C.乙国只有在甲国要求的情况下才应对宇航员提供可能的援助
D.乙国应进行一切可能对甲国宇航员援助,并尽快安全地将其送回甲国家

答案:D
解析:
本题考查国际法上的空间划分——外层空间法。A错,依不得据为已有原则,任何国家不得通过主权要求、使用或占领的方法,或采取其他任何措施,将外空据为己有。《营救协定》规定了各国对营救宇航员的三项义务:(1)通知,通知发射当局或联合国秘书长;(2)营救、寻找,宇航员降落在一国领土内,该国应立即采取一切可能的营救措施,并给予他们一切必要的帮助:(3)归还,无论在何地发现了发生意外的宇航员,缔约国都应立即把他们安全地交还给发射当局。D正确。

第8题:

乙国与甲国航天企业达成协议,由甲国发射乙国研制的星球一号卫星。因发射失败卫星碎片降落到甲国境内,造成人员和财物损失。甲乙两国均为《空间物体造成损害的国际责任公约》缔约国。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星球一号发射成功,发射国为技术保密可不向联合国办理登记

星球一号由甲国的非政府实体发射,甲国不承担国际责任

C “星球一号对甲国国民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

甲国和乙国对星球一号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承担绝对责任


C,D

随题解析:“星球一号”对甲国国民的损害不适用《责任公约》甲国和乙国对“星球一号”碎片造成的飞机损失承担绝对责任

 

第9题:

观潮岛位于甲乙两国近海,是本属于甲国的岛屿。40年前甲国内战时,乙国乘机强占该岛,并将岛上的甲国居民全部驱逐。随后乙国在国内立法中将该岛纳入乙国版图。甲国至今一直主张对该岛的主权,不断抗议乙国的占领行为并要求乙国撤出该岛,但并未采取武力收复该岛的行动。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判断哪些选项是正确的?()

A、根据时效原则,该岛在乙国占领50年后,其主权将归属乙国
B、根据实际统治和共管原则,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属于甲乙国共有
C、根据领土主权原则,即使乙国占领该岛50年后,该岛屿主权仍然属于甲国
D、甲国人民在甲国领土上围海造田形成的新观潮岛,其岛屿主权属于甲国

答案:C,D
解析:
国际法上传统的领土取得方式共有五种,分别是先占,时效,添附,割让和征服。每一种均有其适用条件,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领土取得方条件的理解和判断。传统国际法中的时效制度借鉴了民法中的取得实效概念,指的是由于国家公开地、不受干扰地、长期持续地占有他国领土,从而获得该领土的主权。关于取得时效的期限并未确定,时效的适用历来争议很大。本题中,案例里虽然强调了“40年”,“未采取武力收复”等,但案例中“至今一直主张”,“不断抗议”等显示出乙国的占领未能满足“不受干扰的”这一要件,所以即使采用时效制度,题中案例也不能实现领土取得的法律效果。故A、B项错误,C、D项正确。

第10题:

甲乙丙是相邻的三国,乙国是群岛国,2012 年的一天因为恶劣天气甲国一民航飞机偏离航线误入乙国领海上空,同时丙国发射的航天飞机因为恶劣天气发射失败,落入乙国境内,三国都是《1982 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和《责任公约》《营救协定》缔约国。关于本案,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根据《海洋法公约》,飞机和船舶享有在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因此乙国无权将甲国的飞机采取阻止其通行的措施
B.乙国有权要求甲国的飞机立即离开或者在指定地点安全降落,若甲国飞机不听指挥则可以将其击落
C.对丙国的航天飞机坠落乙国,对于丙国的宇航员,乙国要采取一切尽可能的措施尽力营救
D.如果丙国的航天飞机导致乙国的地面人员受伤,丙国要承担相应的过错责任

答案:C
解析:
A 选项,群岛水域的无害通过权只限于船舶,不包括飞机,所以A 错误;B 选项,因为甲国的飞机是民航,所以不能将其击落,所以B 错误;C 选项,根据《营救协定》有关规定,对获悉或者发现在一国领土内的宇航员,领土国应立即采取措施尽力营救,所以C 正确;D 选项,空对地造成伤害的,国家要承担绝对责任,而不是过错责任,所以D 错误。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