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以下哪些符合睡眠卫生()A、避免在床上做不应在床上做的事B、睡前剧烈运

题目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以下哪些符合睡眠卫生()

  • A、避免在床上做不应在床上做的事
  • B、睡前剧烈运动有助睡眠
  • C、睡前放松训练
  • D、用接纳及支持的态度给予正确的睡眠卫生
  • E、药物治疗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 F、药物治疗适合任何人群,但剂量应适当调整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下述催眠药物中可改善起始睡眠,维持睡眠质量,仅用于失眠的药物是

A.艾司唑仑
B.氟西泮
C.唑吡坦
D.阿普唑仑
E.地西泮

答案:C
解析:
考查镇静与催眠药用药监护中的根据睡眠状态选药。为改善起始睡眠和维持睡眠质量,可选用唑吡坦、艾司佐匹克隆。γ-氨基丁酸A型(GABAA)受体激动剂唑吡坦,只有镇静催眠而无抗焦虑、肌肉松弛和抗惊厥作用;药物不良反应少,尤其无宿醉现象,临床优势已超越前几类药,仅用于失眠的治疗。

第2题:

患者,女,69岁,近一个月出现入睡困难,白有头昏、疲倦等不适感,尝试非药物治疗无改善,推荐的药物治疗方案是( )

A. 唑吡坦5mg po qn
B. 苯巴比妥100mg po qn
C. 地西泮5mg po qn
D. 氯硝西泮2mg po qn
E. 艾司唑仑1mg po qn

答案:A
解析:
非苯二氮?类药物 (唑吡坦、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扎来普隆)一般不产生日间困倦,产生药物依赖的风险较传统 BZDs 低,是目前推荐为治疗失眠的一线药物。

第3题:

对睡眠时间短且夜间易醒早醒者()。

A.氟西泮

B.夸西泮

C.氯美扎酮

D.艾司唑仑

E.地西泮


正确答案:B

第4题:

患者女,28岁,护士。反复出现心情不好,躯体不适,睡眠差3年。患者3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出现心情不好,有时候心情好一点,但心情好的时间不会超过1周。总觉得身体不舒服,但多次检查并没有发现躯体有问题,睡眠差,入睡困难,食欲尚可,体重没有明显改变,一直在坚持工作。患者服用帕罗西汀治疗1月,情绪明显好转,睡眠也有所改善,但患者没有坚持服药,在停药1个月后病情反复,又出现了心情不好,睡眠差等症状。此时可作何处理()

  • A、继续服用帕罗西汀
  • B、换用其他抗抑郁药
  • C、电休克治疗
  • D、暗示治疗
  • E、心理治疗
  • F、碳酸锂治疗

正确答案:A,E

第5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

  • A、1周以内
  • B、1~2周
  • C、3~4周
  • D、2~4周
  • E、4~6周
  • F、1~3个月

正确答案:C

第6题:

患者,女,45岁,剧作家,曾患抑郁症2年,主诉:失眠10个月,加重2周,难以入睡,浅睡易醒,睡眠时间减少,适宜使用的催眠药是

A.扎来普隆5mg po qn
B.苯巴比妥100mg po qn
C.阿普唑仑0.4mg po qn
D.氯硝西泮2mg po qn
E.阿戈美拉汀25mg po qn

答案:E
解析:
ABCDE对失眠均有治疗作用,但患者有抑郁病史,故使用阿戈美拉汀,其适用于合并抑郁症的失眠患者。阿戈美拉汀既是褪黑素受体激动剂也是5-羟色胺受体拮抗剂,因此具有抗抑郁和催眠双重作用,能够改善抑郁障碍相关的失眠,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连续性。

第7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

  • A、神经衰弱
  • B、焦虑症
  • C、抑郁症
  • D、神经衰弱
  • E、失眠症
  • F、神经症

正确答案:E

第8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以下哪些有助于了解病史A、询问失眠症的原因

B、查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C、了解睡眠环境的影响

D、以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为标准

E、体格检查

F、心电图、脑电图

G、SAS,SDS,SCL-90

本患者最可能的诊断为A、神经衰弱

B、焦虑症

C、抑郁症

D、神经衰弱

E、失眠症

F、神经症

CCMD-3诊断标准中失眠症的病程应为A、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3个月以上

B、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2个月以上

C、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D、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1个月以上

E、每周至少发生2次,并持续6个月以上

F、每周至少发生3次,并持续6个月以上

有关失眠的病因的描述正确的有A、各种躯体疾病可引起失眠

B、患者常常对健康要求过低,不关注健康可引起失眠

C、夜班和白班频繁变动可导致失眠

D、环境嘈杂、空气污浊、居住拥挤或突然改变睡眠环境可导致失眠

E、饥饿、疲劳、性兴奋可有助于睡眠等

F、酒精、咖啡、茶叶、药物依赖

治疗失眠症一般选择半衰期短、副作用和依赖性较少的抗焦虑、镇静催眠药物,疗程最好为A、1周以内

B、1~2周

C、3~4周

D、2~4周

E、4~6周

F、1~3个月

以下哪些符合睡眠卫生A、避免在床上做不应在床上做的事

B、睡前剧烈运动有助睡眠

C、睡前放松训练

D、用接纳及支持的态度给予正确的睡眠卫生

E、药物治疗是常用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F、药物治疗适合任何人群,但剂量应适当调整

理想的安眠药物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A、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

B、抑制慢波睡眠的药物疗效最好

C、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

D、一周内缓慢起效

E、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

F、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

G、当停药时,不应有戒断症状(如反弹性失眠)

药物治疗失眠的说法正确的有A、病程长者使用最大有效剂量,进行冲击疗法

B、间断给药或短期服药

C、慢性患者可长期小剂量应用短半衰期的药物

D、短半衰期的药物可突然停药,而长短半衰期的药物宜缓慢停药

E、注意停药后的失眠反弹

F、记忆受损、晕倒、过度思睡,特别是高剂量时容易导致交通事故

G、苯二氮类药物合用酒精,可减少苯二氮类依赖的危险性


参考答案:问题 1 答案:ABCEFG


问题 2 答案:E


问题 3 答案:D


问题 4 答案:ACDF


问题 5 答案:C


问题 6 答案:ACD


问题 7 答案:ACEG


问题 8 答案:BEF

第9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以下哪些有助于了解病史()

  • A、询问失眠症的原因
  • B、查找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 C、了解睡眠环境的影响
  • D、以患者对睡眠的主观评价为标准
  • E、体格检查
  • F、心电图、脑电图
  • G、SAS,SDS,SCL-90

正确答案:A,B,C,E,F,G

第10题:

患者女,61岁,汉族,工人,已婚。主诉“失眠20年,加重2个月”入院。患者于20年前生气出现夜眠差,每晚睡眠3~4个小时,主要表现为入睡难、多梦、早醒,白天感困乏。发病3个月后来院治疗,服用地西泮5~10mg/d,阿米替林5mg/d等药物治疗,睡眠比较满意,10余天出院。以后每当睡眠差时就服用地西泮5~10mg,好转时停药。2年前换用艾司唑仑1~2mg/d,睡眠正常。2个月前因生气病情反复自服氯硝西泮6~8mg/d,仍觉睡眠表浅而就诊。理想的安眠药物应具有下列几项特性()

  • A、能够产生快速、有效而愉快的入眠
  • B、抑制慢波睡眠的药物疗效最好
  • C、不应该延长睡眠至非药物作用期
  • D、一周内缓慢起效
  • E、能够维持其有效性至少数周
  • F、长半衰期的药物优于短半衰期的
  • G、当停药时,不应有戒断症状(如反弹性失眠)

正确答案:A,C,E,G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