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S分类系统中,高溶解度药物的定义是药物的最大剂量在pH1~7

题目

BCS分类系统中,高溶解度药物的定义是药物的最大剂量在pH1~7.5范围内,在()ml的水溶液中能溶解.

  • A、50
  • B、150
  • C、250
  • D、350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适于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

A.离子型药物

B.熔点高的药物

C.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

D.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E.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


正确答案:E
E    [知识点] 药物的经皮吸收

第2题:

不宜制成口服缓释、控释制剂的药物是( )

A.治疗指数较窄的药物

B.半衰期为2 h~8 h的药物

C.剂量大(dose>1g)和半衰期足够短(t1/2<1h)的药物

D.消化道内吸收没有部位特异性药物

E.BCS分类中属于I类的药物


正确答案:C

第3题:

下列适于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

A.溶点高的药物

B.离子型药物

C.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D.每天剂量大于10mg以上的药物

E.在油中及水中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


正确答案:A

第4题:

WHO把药物不良反应定义为

A.药物在正常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B.药物在正常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C.药物在正常人用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D.药物在正常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E.药物在正常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有害反应

答案:C
解析:

第5题:

有关溶解度的正确表述是

A.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B.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C.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溶解药物的量

D.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E.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正确答案:B

第6题:

WHO定义的药物不良反应( )。

A.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B.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C.药物在正常人用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D.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E.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正确答案:C

第7题:

有关溶解度的正确表述是

A、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B、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溶剂中溶解药物的最大量

C、溶解度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水中溶解药物的量

D、溶解度系指在一定温度下,在溶剂中溶解药物的量

E、溶解度系指在一定压力下,在溶剂中的溶解药物的量


参考答案:B

第8题:

适宜制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

A、离子型药物

B、熔点高的药物

C、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

D、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的药物

E、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都较好的药物


答案:E
解析: 药物的溶解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 一般药物穿透皮肤的能力为:油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而既能油溶又能水溶者最大,即K值适中者有较高的穿透性,使药物既能进入角质层,又不致保留在角质层而可继续进入亲水性的其他表皮层,形成动态转移,有利于吸收。如果药物在油、水中都难溶则很难透皮吸收,油溶性很大的药物可能聚集在角质层而难被吸收。

第9题:

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有

A.每日剂量大于15mg的药物
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
C.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D.熔点高的药物
E.离子型药物

答案:C
解析:
制备经皮吸收制剂一般首选是剂量小、作用强的药物,使用过程中每日剂量不超过10~15mg。相对分子质量大于600的药物较难通过角贡层,离子型药物一般不易透过角质层,熔点高的水溶性或亲水性的药物,在角质层的透过速率较低。适于制备成经皮吸收制剂的药物是在水中及油中的溶解度接近的药物。

第10题:

WHO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定义为:()

  • A、药物在正常人用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 B、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有害反应
  • C、药物在人用最大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 D、药物在人用最小剂量下发生的非期望反应

正确答案:A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