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偏

题目

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 A、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 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 C、缠袖带过紧
  • D、血压计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患者男,46岁,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后非同日三次测量后,确诊为高血压,血压值为152/90mm Hg,无其他疾病史,此患者应()


答案:以上都可

第2题:

测量血压时描述哪项是正确的

A.袖带过窄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B.袖带过宽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C.袖带太紧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D.袖带太松测得的血压值偏高

E.左上肢较右上肢血压略高


正确答案:A
解析:测血压时袖带缠得过紧致血管在袖带未充气前已受压,测得收缩压偏低.过松可使气袋呈气球状,导致有效测量面积变窄,测得收缩压偏高。袖带太窄,测得数值偏高,袖带太宽,测得数值偏低。右上肢血压通常比左上肢高。

第3题:

罗先生,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较平日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缠袖带过紧

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C.肢体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D.被测者在活动后立即测量血压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正确答案:A

第4题:

护士去给患者测量血压时,发现患者睡着了,此时正确的做法是( )。

A.继续完成操作
B.叫醒患者,告知患者后测量血压
C.查阅病历,判断可否等患者醒后再测
D.不测,按平时情况估计血压值记录
E.等患者醒后再测

答案:C
解析:
护士的行为应体现出专业性以及对于患者的人文关怀,应首先判断病情状况及测量血压的必要性,如果病情不紧急,可以等患者醒后再测。

第5题:


患者,男,42岁,患有高血压病史3年,由于担心长期服药会引起耐药性而未按医嘱坚持服药,入院后测得血压200/120mmHg。

护士定期为患者测量血压,下列方法可使测量血压值偏高的是
A.肱动脉高于心脏水平
B.听诊器胸件塞到袖带下
C.衣袖过紧
D.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水平
E.放气太慢

答案:E
解析:

护理诊断“知识缺乏”的陈述方式比较特殊,其陈述方式为“知识缺乏:缺乏XX的知识”。原发性高血压为医疗诊断。
3级高血压指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
放气太慢,会使前臂淤血,造成舒张压读数增高。

第6题:

患者男,46岁,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后非同日3次测量后,确诊为高血压,血压值为152/90mm Hg,无其他疾病史,患者提出暂缓服药,进行单纯生活方式干预,3个月后测得血压值为148/88mm Hg,此时应该()


答案: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立即加用高血压药物

第7题:

患者男性,45岁,护士为其测得的血压值为145/95mmHg,该患者的血压属于()。

A.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B.临界高血压
C.正常血压
D.高血压
E.理想血压

答案:D
解析:
1993年3月,世界卫生组织在轻度高血压自理准则会议简报中,重新规定了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标准为21.3kPa(160mmHg)以上,舒张压12.0kPa(90mmHg)以下。如果收缩压在18.7kPa~21.3kPa(1 40-160mmHg)之间,称临界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第8题:

患者,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B.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C.缠袖带过紧

D.血压计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E.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正确答案:C

第9题:

患者女,66岁。高血压病史10年。入院时测得血压为188/115mmHg,经治疗血压稍下降,但时有波动,患者紧张焦虑,以下护理中不妥的是

A.定时监测血压变化
B.如血压值偏高应与其基础血压对照后做解释
C.如实告知患者测量结果,使其提高警惕
D.向患者讲解治疗原则,给予健康指导
E.给予心理护理

答案:C
解析:
患者对血压治疗有紧张焦虑情绪,紧张焦虑等精神状态改变可致血压升高,故护士此时不宜将患者实际血压测量结果如实告知,以免加重患者紧张焦虑,对降压治疗造成影响,故本题选C。

第10题:

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护士为其测量血压时发现测得血压值偏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

A.被测者在进餐后立即测量血压
B.用宽12cm袖带测下肢血压
C.测量时,放气速度太慢
D.血压计位置远低于心脏水平
E.缠袖带过紧

答案:E
解析: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