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在用有机热载体闭口闪点的意义?

题目

检测在用有机热载体闭口闪点的意义?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某在用有机热载体呈黑色,估计40℃时运动黏度30mm2/s左右,检测其运动黏度时选择怎样的毛细管粘度计为宜?


正确答案:由于样品呈黑色,油液流过会产生挂壁现象,影响了液面的判断,因此这种情况下应该选择逆流法,根据黏度估计值和标准推荐的时间计算毛细管黏度计常数根据黏度计算公式V40=C*T40,C=V40/T40,试样的流动时间不小于200s,C=V40/T40=30/200=0.15。根据粘度计常数选择最接近的黏度管或者粘度计常数实际值略小于计算值,所以宜选用常数不大于0.15的逆流式粘度计。

第2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水溶性酸碱的控制意义?


正确答案:水溶性酸碱是指有机热载体中能溶解于水的酸性或者碱性物质,通常是油品处理时加入的中和剂残留物,增设此项指标主要是防止采用劣质原料生产的劣质有机热载体危害锅炉运行。

第3题:

使用中的有机热载体每年应对其残碳、酸值、粘度、闪点进行分析,当有()分析不合格时,应更换热载体

A.1项

B.2项

C.3项


正确答案:B

第4题:

未使用有机热载体进行型式试验的意义?


正确答案:通过型式试验确定有机热载体产品类别,判断产品全面性能(热稳定性、热氧化安定性、流动性、传热性、安全性等),判断有机热载体是否符合GB23971,有机热载体是不是合格产品。未进行型式试验的产品不能用于有机热载体锅炉。

第5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劣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过热超温,对某一有机热载体而言,在使用过程中一旦超过其最高允许使用温度,有机热载体就会发生裂解即部分转化成低沸物、高沸物和不可溶解的裂解产物。
②氧化变质,热氧化安定性不同的的有机热载体与空气中的氧接触后发生不同程度的氧化反应。
③化学污染,化学污染引起的质量变化主要是不同化学性质的物质在高温下有可能发生化学反应或者生成热稳定性更低的物质,在高温下发生热裂解而不同介质的混合又改变了原有机热载体的物性。

第6题:

有机热载体闪点测定的操作步骤?应注意哪些问题?


正确答案: 步骤:将试样装入油杯至环状刻度线处,在连续搅拌下加热,按要求控制恒定升温速率,在规定温度间隔内用小火焰进行点火试验,点火时必须中断搅拌,当试样表面上空间蒸汽闪火时记录此时的温度为闭口闪点。
注意事项:①仪器安装,仪器应放置在无空气流动、平稳的台面上,一般置于通风橱内,但测定时不开启排风系统,检查设备是否完好正常;
②检查试样,不得含有未溶解水、无沉淀或乳化分层现象,否则进行脱水处理;
③试样装入量应至刻度线处;
④合适的预设闪点;
⑤控制升温速度;
⑥点火的控制,点火用火焰大小、与试样液面距离以及停留时间都应严格执行标准;
⑦检测数据应进行大气压修正;
⑧注意消防安全。

第7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残炭增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缓残炭增大速度?


正确答案: 原因:①有机热载体发生氧化后,氧化产物更容易发生裂解、聚合等反应使残炭增高;
②超温过热会使有机热载体发生裂解,而造成残炭增高;
③当有机热载体黏度增大时,其流动性降低,炉壁上的液膜增厚,液膜温度升高也导致残炭增高。
有机热载体系统设计不合理,有机热载体操作条件的改变或操作方式有误引起的质量变化,A所用油热稳定性差,B锅炉设计热流密度偏高,C介质流速不均匀或流速过低造成局部过热,D频繁启停,较高温下停止循环。减缓措施:①采用闭式循环系统,防止高温氧化带来的恶性循环;
②尽量避免停电和间歇操作等造成的超温过热情况;
③选择合适的循环动力装置,保证传热系统的安全流量。

第8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每两年至少取样检验一次。

A

B



第9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的取样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①未使用取样应混合均匀,在不同部位、高度分别取样,取2L作为检验和留样用。
②取样应在系统循环路内通过取样冷却器进行,样品温度不高于50℃,取得样品应质量状况均匀,取样量应满足检验和复检的要求,取样冷却装置利用空气冷却,取样罐的材质最好用不锈钢,容积不小于2L。复验留样的保存时间不应少于40天。

第10题:

在用有机热载体酸值增高的原因主要有哪些?如何减缓酸值增高速度?


正确答案:有机热载体在受热的情况下与空气接触会被氧化,产生醛、酸等杂质,导致酸值增高。锅炉结构设计合理、运行操作正确的情况下,采用闭式传热系统,并在最高工作温度不超过有机热载体最高允许使用温度,可以减缓酸值增大的速度。1.开式运行,2.膨胀罐口温度较高,受热接触空气氧化,3.闭式系统膨胀罐氮封或者液封装置失效,4.与氧化剂或过氧化剂物质接触。合理设计有机热载体传热系统,正确选择工艺条件和有机热载体防止劣质有机热载体危害锅炉安全运行。

更多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