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造型砂箱的特点有哪些?在结构上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题目

高压造型砂箱的特点有哪些?在结构上有什么要求?为什么?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压造型时,砂箱承受压力比普通机器造型承受压力大几倍,为便于实砂和落砂,取消了箱带,所以要设法提高其强度和刚度,防止砂箱变形和侧壁破裂。此外,高压造型线上都采用滚道输送砂箱,用机械手和合箱机进行翻箱和合箱,砂箱受到的冲击力和磨损较大。箱壁的结构形式分两种。单层结构简单,刚度较小,适用于砂箱内框尺寸小、比压不高的情况;双层结构相反。为防止塌箱,箱壁内侧做成弧形或向中部倾斜5°,也可以在砂箱内壁做出凸钉或网形凸条。砂箱两侧设滑道。
如果没有搜索结果或未解决您的问题,请直接 联系老师 获取答案。
相似问题和答案

第1题:

气相干燥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正确答案: ①其全部干燥过程,是在几乎无氧的条件下进行的,因此加热温度可以高达130℃,比传统干燥法几乎高了20℃,可以大大缩短干燥周期。
②用煤油蒸汽做载热体,其凝结热很高,而且凝结后顺器身流下,渗透力强,加热速度快。
③煤油蒸汽放热过程是在被干燥物表面进行的,越是凉的地方,放热越好,因此加热均匀,从而保证了干燥的彻底性。
④由于煤油蒸汽的压力比水蒸汽压力低得多,所以从最初加热到高真空结束的全过程中,绝缘件的脱水可不间断的进行。
⑤煤油蒸汽可以洗去浸油器身上的变压器油污物,使浸油器身恢复到没有浸油时一样。气相干燥是处理返修产品非常理想的方法。

第2题:

砂箱在铸造过程中占有什么地位?对砂箱结构和尺寸提出了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砂箱是铸造生产中必备的工艺装备。砂箱的结构和尺寸合理与否,对获得优质铸件,提高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有很大影响。其结构和尺寸必须满足以下要求:
(1)砂箱的内框尺寸要保证模样与砂箱壁间有合理的吃砂量;定位装置的公差要保证尺寸精度;箱壁和箱带结构尺寸在保证强度和刚度条件下,有利于粘附型砂,便于铸件落砂;箱壁不应阻碍排气,箱带不能妨碍浇冒口设置和铸件的收缩;在使用中砂箱变形要小。
(2)砂箱的吊轴,吊环和紧固装置应有足够的强度,并牢固可靠,以保证安全。
(3)在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其结构应便于制造和使用。
(4)砂箱规格尽量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以减少砂箱种数,便于制造和管理,要运用价廉、来源广泛、坚固耐用的材料,以降低成本。

第3题:

铸造机器造型特点为()

A、不用型砂和芯砂,生产率高

B、不用砂箱,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高

C、砂与砂箱都用,铸型质量高


参考答案:C

第4题:

高压钠灯有何特点?为什么作为道路照明的主要光源?


正确答案:高压钠灯是利用高压钠蒸气放电而发光。高压钠灯的光效很高,达到120~140lm/W,寿命长达24000小时左右,透雾性好,显色性也符合一般道路照明的要求。缺点是光源的色表和显色指数较低。适用于道路、车站、码头、广场等大面积照明。

第5题:

为什么对弧焊电源有特殊要求?有哪些要求?


正确答案: 为了保证焊接电弧稳定燃烧和适应各种焊接工艺要求,弧焊电源具有下列特殊要求:
〈1〉弧焊电源的静特性(或称外特性)——即稳态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之间的关系,有下降特性(恒流特性)和平特性(恒压特性)。
A.焊条电弧焊、TIG焊和碳弧气刨电源的外特性是下降(恒流)特性;
B.CO2/MAG/MIG电弧焊电源的外特性是平特性(恒压特性)。
〈2〉弧焊电源的动特性——当负载状态发生瞬时变化时(如:熔滴的短路过渡、颗粒过渡、射流过渡等),弧焊电源输出电流和输出电压与时间的关系,用以表征对负载瞬变的反应能力(即动态反应能力),简称“动特性”。
〈3〉空载电压——引弧前电源输出的电压。
〈4〉调节特性——改变电源的外特性以适应焊接规范的要求。

第6题:

有盖地坑造型大都要在软砂箱上进行。


正确答案:错误

第7题:

按砂箱特征来区分有哪几种造型方法?什么时候采用三箱造型?


正确答案: 按砂箱特征区分造型方法分两箱造型与多箱造型。
单件小批量生产铸件的形状往往具有两端截面大而中间截面小的特点,用一个分型面取不出模样,因此,需从小截面处分开模样,用两个分型面、三个砂箱进行造型,这种方法,称为三箱造型。

第8题:

一般情况下,砂箱造型比地坑造型复杂;而无盖地坑造型又比有盖地坑造型复杂。()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误

第9题:

对路基有哪些要求?为什么?


正确答案: (1)具有足够的强度。因为强度不足会导致变形过大,直接损坏路面的使用质量。
(2)具有足够的整体稳定性。因为路基建成以后,改变了原地面的天然平衡状态,尤其地质不良地区,会影响路基的稳定性。
(3)、具有足够的水温稳定性。因为季节水温的变化直接影响强度,应保证路基最不利的水温状况下,应具有一定的强度

第10题:

澳大利亚的气候有哪些特点?为什么?


正确答案: 澳大利亚气候的基本特征是干旱区面积比例最大、年降水量成半环状分布和全大陆普遍暖热。(1)干旱区面积广大、比例最高。全大陆平均年降水量为470毫米,除南极洲外在各洲中是最少的,比非洲还少许多,只相当于全球各大洲平均年降水量的五分之三。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地区(276.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5.9%。
250~500毫米的地区(249.14万平方公里)占32.4%,两者合计占大陆总面积的68.3%;超过1,000毫米的地区(51.36万平方公里)仅占6.5%,远小于非洲和南美洲,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也是最小的。(2)澳大利亚年降水量的地区分布呈向西开口的半环状图式,即自北、东、南三面向内陆和西部沿海减少。北部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2,000毫米之间,东北部的凯恩斯最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206毫米,最大达5,360毫米,中部平原的埃尔湖附近最少,不足100毫米,甚至在50毫米以下。这种分布图式在各大洲中是独一无二的。(3)全大陆普遍暖热,特别是夏季内陆地区炎热程度不亚于撒哈拉沙漠区。最热月一月平均气温在内陆中西部十分之三的地区在30℃以上,塔斯马尼亚岛中部为16℃,东南部高山地区最低,但也在10℃左右。至于一月平均最高气温,除大陆北部受季风调节很少超过38℃外,全大陆南北皆在40℃以上。极端最高气温更高,如马布尔巴为49.4℃,克隆卡里为53℃,中部的斯丢阿特(东经135°,南纬23.5°)达55℃,成为大洋州最热的地方。全大陆夏季不仅炎热,而且热的时间也长,南纬20°~23°的内陆,日平均气温连续超过32.2℃的日数达150天以上,其中有的地区连续37.7℃的高温达64天之久。澳大利亚的冬季与同纬度的非洲、南美洲比较也相当暖热。七月平均气温全大陆绝大部分在10℃以上,15℃等温线横穿大陆中部,北部在25℃以上,东南部山地气温最低,也为8°~10℃,仅个别山头可达0℃以下。极端最低气温,内陆地区夜晚可见霜,甚至降到0℃以下(如阿利斯泉曾有-3.8℃的记录),其余即使南部海岸也少见霜。总之,澳大利亚的气候特点在三个热带大陆中,既不同于南美洲,又有别于非洲,具有其独特性,这是在其所处纬度位置及大陆轮廓、地形、洋流、气压与风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下形成的。
澳大利亚介于南纬10°45′~39°08′间,南北跨28°23′,是跨纬度最少的一个大陆,南北间温差小,气温分布比较简单。南回归线横贯大陆中部,99%的面积属于热带和亚热带,使全年气温都比较暖热,少雨区和沙漠的面积特别广。澳大利亚大陆轮廓比较完整,增加了内陆离海的距离,最大达1,500公里以上,影响了海洋气流之深入内陆。另外整个轮廓又是东西长、南北窄,扩大了东南信风带控制的面积,内陆又无广大河湖等水面调节,使大部地区更加干热。在地形上,广大的中西部地区较低平,起伏不大,气旋回转少,天气稳定,很难致雨,使广大的中西部气候差异变小。另外,东部高大的山地南北长4,500公里、高1,000多米,东坡陡西坡缓,又紧逼东海岸,阻挡了东南信风从东面太平洋上带来的暖湿气流,使东坡多雨、西坡干旱少雨,缩小了东部多雨区的面积,扩大了西部内陆干旱区的范围。中部平原纵贯南北有利于南北气流之运行,使中部内陆盆地并不是滴雨不下的沙漠之地。澳大利亚周围的洋流,在大陆北部沿岸为北澳暖流,东部为东澳大利亚暖流,影响大陆北部和东部沿岸增温增湿成为多雨区。南部沿海为西风漂流,西部沿海为西澳大利亚寒流,影响了澳大利亚南部沿岸的少雨和西部沙漠的形成。从大气环流来看,澳大利亚大陆夏季气压带南移,大陆北部为热低压中心,南回归高压带位于大陆南部,故北部吹西北季风,炎热而多雨;大陆中部和南部都吹东南信风,炎热而干旱;只有大陆东部山地东坡为迎风坡,有较多的降水。冬季气压带北移,与陆上冷高压相结合,高压中心位于大陆北部内陆,大陆上大部分地区为高气压所笼罩,风从高压中心向外吹,所以干燥少雨,只有大陆西南角和东南角吹海上来的西风,多气旋,天气湿润多雨。东部山地东坡仍为迎风坡,有较多降水。塔斯马尼亚岛因位于南纬40°以南,终年吹西风,属温带海洋性气候。所以,从年降水量的分布来看,就成了北、东、南三面多雨,向内陆和西部逐渐减少的图式。